筆記預(yù)警:帶你強勢進入世界公民的思想世界【許小亮老師】

課代表來啦!括號內(nèi)是課代表結(jié)合自身經(jīng)歷添加的案例/補充說明,如果覺得還不錯,記得給我點個贊~
筆記使用說明
紅紫色字是專有名詞,有附帶解釋。
藍色字主要是起到分層,方便看筆記的目的。

-前言-
現(xiàn)象:面對“世界公民”公共議題,人們往往陷入感情用事 意氣之爭,并很容易發(fā)泄自己的情緒。
(這就是為什么網(wǎng)上一到話題爭議比較大的時候會出現(xiàn)不文明用語,導(dǎo)致對線 吵起來--課代表作為風紀委要判斷的“違規(guī)”眾議任務(wù))
原因:看不到理性的分析框架、細節(jié)論據(jù),會讓我們在處理關(guān)系/面對爭議會呈現(xiàn)“緊張”狀態(tài),焦慮不安。
老師:建立世界公民的思維方式很有必要。

一、世界公民歷史演化和發(fā)展的傳統(tǒng)

1.斯多亞(斯多葛)--道德主張(唯一正解)

??濃縮的世界公民主張,不能展示全面認識。

老師主張 1傳統(tǒng)的“認識”
?城邦政治 被 帝國政治 取代,很多人就從原有封閉的城邦體制中解放出來。
?去到廣袤 不同的政治空間/風俗民情/思維方式
?在不同政治空間里往返流浪
?看到思維開放性的可能
?從不同思維視角思考問題
②認識:普遍
?主張帝國普遍統(tǒng)治
?理解宇宙城邦理念
?宇宙城邦:現(xiàn)實投影=帝國政治
?考量:政治>哲學
?考量涉及哲學的原因:最終需要理想化陳述,但不構(gòu)成方法和思維的核心


2.康德
不要求唯一正解
唯一正解只是時間意義,不是空間意義上的
空間意義正解是有多個時間意義上的正解組合來的
?在不動的位置上通過自己的理性能力,去處理世界提供給TA的信息、事件、圖像等外在雜多的東西
?在自己的思維世界里形成知識
?必須有理性程序給信息、事件、圖像設(shè)定條件,缺少條件無法形成確切的知識,接著會沒辦法把握世界 形成判斷、論據(jù)
?需要做出主張/發(fā)表態(tài)度,需要和其他主張相互競爭,闡明自身主張存在的條件和論據(jù)(類似辯論、律師在法庭做的)
?不同主張會尋求類似主張的支持
?最終會在理性主體面前,形成兩種相互獨立的判斷和主張,并各自有自己的論據(jù)/子項和合理性/合法的范圍
(類似磁鐵只有兩級 N和S,其他都會被吸引-有磁感線,發(fā)出的卻只有兩個相反的方向)

?需要理性甄別
?在某一范圍內(nèi),主張是正確的。而不能說明整體時間里,該主張都是對的。
(像食品有有效期,過了有效期就無效)
?沒有哪一方對于另一方有絕對的優(yōu)先性
?結(jié)論:沒有謬誤,不具有實體意義,僅僅具有程序上的意義。

課后推薦閱讀書籍(希臘哲學史)
1.王子嵩先生 主編的《希臘哲學史》的有關(guān)斯多亞主義的論述
2.康德:《什么是啟蒙運動》《世界公民觀點下的普遍歷史觀念》
3.進階:《純粹理性批判》- “理性作為裁決法庭”的隱喻論證??康德最精妙的哲學闡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