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一起充電居然會“搶電”?作為電車車主這點你應該知道

由于前兩年的疫情原因以及種種不可抗力因素,有許多朋友的春節(jié)小長假出行計劃已經擱置了多年,今年的春節(jié)由于疫情的緩解,因此自駕中短途出行成為了非常多人度過假期的選擇。
基于這一背景,今年的春節(jié)再度上演了道路大堵車、服務區(qū)“人頭攢動”以及這幾年“興起”的新能源車充電難等情況。不過除了上述幾點,小編在與身邊朋友閑聊的時候了解到了新能源車春節(jié)出行時遇到的又一尷尬情況,就是“被搶電”。

傳統(tǒng)意義上的“被搶電”指的是在充電時被人惡意拔掉充電樁或者是在爭奪充電樁時發(fā)生沖突,然而小編這里提到的“被搶電”指的是車輛在使用雙頭充電樁充電時,車輛的補能功率強行被隔壁充電的車輛分走。這種情況造成了一個現(xiàn)象,就是明明你來得比別人早,可是在別人開始充電之后你的車輛充電效率變得極低,別人能花更短的時間完成車輛的補能,你卻只能在原地干著急。

在查閱了相關資料以及與身邊遭遇這一情況的朋友探討之后,小編得出了結論,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充電樁分電不均
現(xiàn)如今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普及率已經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準,不過其中有一大部分充電樁屬于是第三方的充電樁,同時不同品牌的雙頭充電樁也有著不同的分電邏輯。
經過實際測試,小桔的雙頭充電樁采用的是“先來后到”的充電邏輯,簡而言之就是先進行充電的車輛能夠分得該電樁70%的充電功率,而后來的車輛則會分得30%的充電功率,那如果按一般的國網充電樁功率(120kW)來算,先來的車輛能夠分得84kW的充電功率,而后來的能夠分得36kW的充電功率。而在其中一方拔槍離開之后,另一方的充電功率則會重新拉到100%。

而星星充電樁的功率分配邏輯則較為公平,采用的是55等分的分配方式。當你單獨使用這個充電樁時能夠100%的使用該充電樁的功率,而在其他車輛與你同時使用充電樁時充電功率則會被隔壁車輛分走50%,直到一方拔槍離開之后充電功率才會回到100%。(需要注意的是即便你的充電功率被分走了,充電的費用也不會因此而打折。)

當然,上述這幾點僅是充電樁的功率分配邏輯,具體的分配情況還需要參考下面的第二點。
不同車型之間會“搶功率”
小編根據(jù)身邊許多不同品牌新能源車主在使用多頭充電樁時的具體情況,進行歸納總結后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由于車型年份不同以及三電配置不同,在使用多頭充電樁時,部分充電樁本身的功率分配規(guī)則會被強制打破。其中年份較早的新能源車型大概率會成為“被搶功率”的對象。

而車型品牌方面,特斯拉旗下的車型(實驗車輛為特斯拉Model 3 P版)在使用第三方多頭充電樁時最容易成為被“霸凌”的對象。

在與蔚來以及比亞迪等眾多新能源品牌車型共同使用一個多頭充電樁時,特斯拉品牌的車型往往會被隔壁的新能源車強行分走三分之二甚至更多功率,這種情況將直接造成特斯拉車主的充電補能效率大打折扣,進而出現(xiàn)“隔壁來得晚,走得早”,而自己充電緩慢的尷尬情況。
寫在最后
相信許多新能源車主在使用多頭充電樁補能時也經常會遇到上述“被搶電”的尷尬情況,這樣的現(xiàn)象不僅耽誤了大家出行的時間,同時也讓許多新能源車主的充電費用直線上升。那么基于上述總結出的規(guī)律,小編推薦大家在充電補能時盡量避開已有人在使用的多頭充電樁,采用隔樁充電的方式。如果只有多頭充電樁,那么也盡量選擇分電邏輯較為平均的充電樁。

總而言之,雖然當下的新能源相關產業(yè)已經發(fā)展多年,但仍舊處于起步階段,當下圍繞新能源汽車所產生的相關問題仍舊層出不窮,要想最大程度的維護好所有新能源車主在用車途中的利益,不光需要廠商方面的技術突破,更需要廣大車主的自覺維護。那么對于充電途中的“搶電”與“被搶電”,你是怎么看的呢?在評論區(qū)留下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