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QS世界大學排名》你必須知道的那些事兒!一篇搞定~
《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大學學士排名(ARWU)》、《usnews世界大學排名(US News)》和《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被視為目前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四大排名。
《QS世界大學排名》因其問卷調(diào)查形式的公開透明而獲評為世上最受注目的大學排行榜之一。
?
作為三大權(quán)威世界大學排名之一,QS世界大學的評估標準共有六方面:
Academic Reputation 學術(shù)聲譽(占40%)
Employer Reputation 雇主聲譽(占10%)
Faculty/Student Ratio 師生比(占20%)
Citations per faculty 文獻引用數(shù)(占20%)
International Faculty Ratio 國際教職工比例(占5%)
International Student?Ratio 國際生比例(占5%)

那么2023年的《QS世界大學排名》是如何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北京時間6月9日,QS排名公布了2023年最新世界大學排名。
?
排名亮點:
1、麻省理工學院MIT連續(xù)11年被評為世界上最好大學。
2、劍橋升至第二,牛津保持前五。
3、清華北大沖進前15名,拿到有史以來最好成績。
?
QS世界大學排名解析:
美國
美國上榜的大學可以說是一場大洗牌。麻省理工學院發(fā)揮穩(wěn)定,連續(xù)第十年獲得世界排名第一。在TOP20中,普林斯頓大學躍居第16名,較去年進步了4位;而耶魯大學(第18名)和哥倫比亞大學(第22名)分別下降了3名和4名。TOP50中,晉升較大的要數(shù)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去年32位上升了5名,來到第27位,進入美國前30的行列;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上升1位,來到第24位;紐約大學上升4位,目前排在第39名。前100名的美國院校中,杜克大學(50名)、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51名)略有上升;進階較大的是進步5位來到第80位的華盛頓大學;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83名)和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85名),萊斯大學(100名)分別下降了8位,3位和6位,浮動較大。
加拿大
今年共有30多所加拿大大學上榜QS世界大學排名,較去年新增了2所。有三所進入Top50。加拿大排名領先的大學從去年的多倫多大學(今年第34名,下降8名)輪換為麥吉爾大學(第31名)。這兩所大學真是一對歡喜冤家,一直在QS榜上你追我趕,排名一直不分先后。過去的10年里,麥吉爾大學曾在2012年、2016年還有2017年的高于多倫多大學排名。算上2023年,多倫多的整體表現(xiàn)在近10年的時間里,其實還是略微贏一籌。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較去年下降一位(第47名)。值得一提的是阿爾伯塔大學,16位的大幅躍升,位列世界第110名,全加第四。
?
英國
在TOP 10榜單中,英國劍橋大學時隔8年再次奪回TOP 2的位置,超過英國牛津大學(排名第3);帝國理工學院則較去年上升了一名,位列第6;倫敦大學學院UCL保持在世界第8位。在TOP 50榜單中,英國愛丁堡大學表現(xiàn)出眾,近年排名一路飆升,近年超過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來到第15名的位置。前50名中還有曼徹斯特大學(28名)、倫敦國王學院(37名)。要說TOP 100榜單中較為亮眼的,非近年的黑馬利茲大學莫屬,上漲6個名次,到達了第86名。格拉斯大學,較去年的73名下降了8位。
?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知名院校浮動不小。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從去年27名降了3位,但仍然保持在TOP30;墨爾本大學表現(xiàn)出眾,上升4位來到第33位;悉尼大學(41名),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45名),昆土蘭大學(50名)均下降了1-2位。而榜單前150名中上榜的蒙納士大學(57名),西澳大利亞大學(90名)和137名的悉尼科技大學,均比去年略有提升。
?
歐洲
歐洲排名,瑞士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排在歐洲除英國外院榜首,第9名。同樣來自瑞士的EPFL緊跟其后,歐洲第2 ,世界第16名。法國有5所院校沖進世界前百。PLS巴黎文理研究大學在第26位,巴黎理工學院第48位,索邦大學位居第60。德國的4所院校進入世界前百。慕尼黑技術(shù)大學位列49名,比去年上升1名。慕尼黑大學位列59名,上升5名。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位列58名,下降了3名。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在61名下降了4名。
?
亞洲
亞洲排名方面,亞洲第一仍然來自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位列第11名,而去年亞洲第二南洋理工大學下滑至第9名。中國大陸地區(qū)排名領先的變成了北京大學,首次沖至世界第12名,較去年攀升8名,也是亞洲排名第二的大學;清華大學緊隨其后,上升3名來到第14名,亞洲第三名。在中國香港地區(qū),香港大學穩(wěn)步上升一位至第21名,港中文、港科分別位列第38和第40名;香港城市大學在54名,小幅下降1名。香港理工大學第65名,上升1名。中國臺灣地區(qū),國立臺灣大學挺進前一百,位列77名,和去年相比下降9名。
日本東京大學保持在第23位沒有變化,亞洲第6。日本京都大學排在36位,和去年相比下降3位。東京工業(yè)大學位列55名,比去年上升1名。大阪大學較去年強勢提升7名,今年到達68名。日本東北大學也有所上升,晉升3名到達79名。韓國院校表現(xiàn)也較為亮眼。首爾國立第29名,上升7名。KAIST和我國浙江大學并列42名。浦項科技大學位列71名,較去年上升10名,最為亮眼。緊跟著延世大學73名,上升6名。韓國大學和去年排名一樣7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