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努力重要1000倍的是逆商
你和成功人士最大的區(qū)別在哪裡?
有人說,是智商。哪個企業(yè)家不是具有聰明才智的人?
還有人說,是努力。一個懶惰的人也談不上成功吧?
?
其實,你和成功人士的最大的區(qū)別就在於逆商。也被稱為挫商。
挫商:在面對逆境時所採取的措施
成功人士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往往表現(xiàn)出高逆商,對他們而言,逆境不過是成功路上的一顆小石子。
而普通人,卻被逆境打擊的一蹶不振。
因為生活里永遠都充滿了逆境,即有大事件,也有小問題。
就像:
努力了很久,卻沒有取得想要的成功的難過。
一場突入其來的災難,讓人難以接受的絕望。
還有:
錯過了一輛等了很久的公交車時的不耐煩。
剛買的小白鞋就被人踩了一腳的氣憤。
而正是這些逆境,造就了一個又一個的成功人士。
摧殘著一個又一個的普通人,讓他們痛苦不已。
事實上,只要還活著,就永遠都會有新的問題出現(xiàn),不論大小。
與其讓逆境擾亂我們美好的生活,不如從改變自己開始,讓逆境成為一個變好的機會。
以下六個方法,讓你在逆境中一點點地變優(yōu)秀。
01 擯棄“習得性無助”
什麼是習得性無助呢?
習得性無助:幾次嘗試失敗後,就覺得做什麼都沒有用了。
國際上有個著名的跳蚤實驗:
把一個跳蚤放到一個加蓋的玻璃瓶裡,跳蚤跳得太高,撞到過幾次頭後,便調整了跳的高度。
哪怕最後打開了玻璃蓋,它也永遠不會再跳出來了。
大部分人不也是這樣嗎?有過幾次拼盡全力的失敗,便不再相信自己,自暴自棄。
而偉人卻從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站起來。
愛迪生髮明電燈失敗了五千多次,他卻覺得那是成功,成功排除了五千多種錯誤的方法,讓他離正確更近一步。
逆境是我們學習的最佳時機,它教會我們堅韌和重新出發(fā)的勇氣。
?
?
?
02 切換“歸因風格”
當你努力了很久,卻沒有通過績效考核的時候,你覺得是什麼問題導致的?
大多數(shù)人給的答案是“我太笨了”。
太笨了=天生的,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潛臺詞就是:做什麼都沒有用。
於是就成為了逃避努力的藉口。
遇到問題的時候,試著把原因歸咎於短暫的且可改變的因素。
準備了很久的一場考試,沒有通過,不是因為能力不行,而是方法不對。
認真做的方案被老闆駁下來,不是太笨,而是下的功夫不夠。
把問題歸咎於短暫因素(還不夠努力)和永久因素(智商不行)的人有很大區(qū)別,一個體現(xiàn)出自知之明,另一個很快被當做懶惰的藉口。
?
?
?
03 停止“災難化”
過度放大一個小問題,進而影響到情緒,最後覺得生活沒有了希望,這是不是你經常做的事情呢?
“工作中出了一點失誤,就覺得老闆要炒自己的魷魚,失去工作,沒有收入,一家老小都要去喝西北風,活不下去了?!?/p>
停止災難化要限制逆境的影響範圍。
工作失誤就只是工作失誤而已。
從錯誤中學習,是人們進步最快的一種方式。
即使老闆解雇了你,你也還有找新工作的機會。
停止災難化還要限制逆境的持續(xù)時間。
“工作失誤”帶來的影響難道會持續(xù)到十年之後嗎?
顯然是不會的。
從未來的角度看當下的問題,就能用更加理性的方式對待。
?
?
?
04 找到自己的目標
尼采曾說過,一個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當你過分地執(zhí)著於細枝末節(jié)的時候,比如“來自同事的一句惡語,客戶的責罵電話”。
這個時候就想想自己的目標,做這份工作的初心是什麼?
找到了答案,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目標的重要性不在於我們一定要去實現(xiàn)它,而是在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它會提醒我們別忘了最初想要到達的那個遠方。
?
?
?
05 把自己“渺小化”
當你覺得快要撐不住的時候,就抬頭凝視著天空吧。
雖然眼下有一場巨大的災難,但是地球依舊不斷地在運轉。
和偌大的天空比起來,人類真的太渺小了,而自己的一點問題,又算得了什麼呢?
06 幫助他人
難過的時候,就去福利院做做義工,去養(yǎng)老院幫助老人。
有句話說得好,當我們看到別人的不幸時,就能以更加謙卑的視角看待自己的不幸。
最後山橘想說:
生活裡有著太多的不容易,這是我們不能改變的事實,那就當一個攀登者吧。
勇敢地接受一個又一個的挑戰(zhàn),從而成為一個更加完整的人。
反正,誰都不能活著離開這個世界,不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