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書》”
巖井俊二的情書,我仔細(xì)想想也沒有什么能夠配BGM。
給我的感覺像是帶著塵埃的記事本,巖井俊二很努力很努力地去掀開厚厚的封面——我想,其實他的內(nèi)心是很抗拒的,書中的人物看似在回憶往事情愫的林林總總,其實更像是在舉辦一場對往事決絕的告別儀式。一如開頭那場大雪紛飛間的掃墓。
初戀什么的青澀又美好,回憶乙中帶著傷感與清甜,不是么?
人不能總活在過去呢,不是么?
《情書》給我從某種方面來說,很像很像真的《昨日之歌》。用一種那個年代日本文化所獨有的,使本就迷惘與困惑的歲月更加地迷惘的與困惑——人們追憶的可能就是這個。
我最喜歡,我覺得很有韻味的場有兩個。
一個是秋葉和雷公的對話
“你還想登山嗎?“
“這個……不可能了?!?/p>
“為什么?“
“我已經(jīng)害怕了?!?/p>
我看到這個回答覺得有些意料之外。我想著怎么才算是和過去的告別,巖井俊二給了我一個很漂亮很漂亮的回答——害怕了。因為害怕,所以不登山了。所有所有的年少輕狂都理沒在了那座山中,那一首松田圣子的《青色珊瑚礁》中那座山,那次災(zāi)難,像是一個征。它是往事的象征,是所有回憶的象征。它究竟是不是山,藤樹死與活真的不重要。當(dāng)博子的“我很好”聲音與回音交織在一起時,她達成了自我的和解。
另一個是結(jié)尾。很漂亮的結(jié)尾
“我一面佯裝平靜,一面想把卡片揣進兜里。然而不湊巧,我喜歡的圍裙,上下沒有一個兜?!?/p>
我讀者著就感覺應(yīng)該要收尾了,任何一句活都是多余的。暗戀這種事情,巖井俊二用不那么含蓄的語息卻又很含蓄地寫著,傳達的東西是合蓄的。博子在給藤井樹回信中說“:恐怕你也是喜歡他的吧?!?/p>
“恐怕你也是喜歡他的吧!”起來有一種輕飄飄的美——像是春天中一朵櫻花在盛開,只有一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