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熱門:“生而為人”被群嘲,但悲觀有啥不好?
“愚蠢”的“樂觀精神”,正在一點點消磨我們的精神世界。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在勸你樂觀,可是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有多么不容易。
悲觀主義者,才擁有真正的正能量。
悲觀主義者并非是沉浸在傷感中,揮灑熱淚的,相反,他們是清冷的。

01
想象一下以下的幾個場景:
你好不容易休了年假,在網(wǎng)上領了幾十張優(yōu)惠券,兌換了幾百積分,挑挑揀揀,花光一個月的工資,終于定下來了一個貌似性價比極高的豪華三人家庭出行,領著父母出門轉轉名山大川。
沒想到倒霉旅行社坑了你們一家,先是出發(fā)時大巴車遲到,導游不但態(tài)度不好不道歉;
之后到了目的地發(fā)現(xiàn)“景區(qū)”很雞肋:“天鵝湖”原來是人造水塘里放了一只天鵝形狀的船,"塞外大草原"變成了枯黃一片的破草甸子;
民族表演、歌舞節(jié)目讓你看了不少,地方特產(chǎn)、金玉首飾自然沒讓你少逛。

你生氣了,覺得惡心,要投訴旅行社。
但是父母一句“來都來了,就當是呼吸新鮮空氣,散散心,以后和你同事朋友再玩好的地方”,把你的心火全部澆滅了。
你覺得好像有道理,彌補了自己的不平,可內(nèi)心深處總覺得不平,對不起父母,今后每每回想起這件事,都要后悔一番。

過年了,家里的親戚來你家串門,好幾口人圍坐在客廳里說說笑笑,其樂融融。
可總有那么幾個跟你沒什么關系,又不熟識的倒霉親戚,比如什么四姨媽的小姑子、二大爺?shù)挠H家侄子,有事沒事問你的成績學歷工作婚育,嘲笑一番之后賣弄自己的兒女賺錢多兒女多。
末了,他們還裝作什么都懂的樣子,用淺薄的學識評價一句“讀書有啥用,985出來也不過如此”。
你生氣了,覺得惡心,想要回嘴,爸媽拉住了你說“大過節(jié)的,別給大家找不痛快,忍忍就算了”。
你很無語,又不敢違背父母命令,怕招來親戚們的閑話白眼。可是今后的每一次親戚聚會,你一看到這些惡心親戚,就心里發(fā)堵。

或者夫妻之間的尖銳矛盾被引爆,你和老公大吵一架,一氣之下跑回自己家跟父母訴說自己的不容易,父母卻說“這多大點事,夫妻之間吵吵架不是太正常了嗎”。
又或者你在工作中遇到的惡心事向密友到一番苦水,卻只換得對方一句"想開一點,誰都不容易"以及一大堆無用的雞湯。
這些話,從前聽家長親戚上一輩人說,長大了,我們自己也漸漸學會,接著向下一代傳播。
這些“愚蠢”的“樂觀精神”,正在一點點消磨我們的精神世界。
人都說悲觀主義者消極怠惰,如同廢物,沒有任何正能量,可我偏說被悲觀是比樂觀更為高級的精神存在與處世態(tài)度。
悲觀主義者,才擁有真正的正能量。
02
魯迅在《野草》中寫了個特別有意思的故事:
我夢見自己正在小學校的講堂上預備作文,向老師請教立論的方法。
"難!"老師從眼鏡圈外斜射出眼光來,看著我,說。"我告訴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個男孩,合家高興透頂了。滿月的時候,抱出來給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點好兆頭。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發(fā)財?shù)摹?#39;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謝。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幾句恭維。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頓大家合力的痛打。
"說要死的必然,說富貴的許謊。但說謊的得好報,說必然的遭打。你……"
"我愿意既不說謊,也不遭打。那么,老師,我得怎么說呢?"
"那么,你得說:'啊呀!這孩子呵!您瞧!多么……。阿??!哈哈!Hehe!He,hehehehe!'"

你瞧,祝賀別人家的孩子,說他當大官發(fā)大財長命百歲才是"政治正確",可這些祝福,誰都沒辦法保證能成真。這些祝福都是"空虛"的。
說"這孩子將來會死"的人,講出了事實,卻遭到了他人的痛打。
不論什么事,都要作出樂觀預期,這是我們的傳統(tǒng)習俗。
過春節(jié)前掃房,是為了除舊迎新,掃去霉運;包餃子寓意著得元寶,迎來財富;吃湯圓寓意著一家人能團團圓圓。
婚禮結束后,回到家要在新人的床上撒喜果,寓意著早生貴子;喪禮抬棺時,親屬要大喊一聲“給家里留財”,寓意著逝者能保佑后代好運。

對未來的盼望全部是幸福的、富有的、團圓的,不能是消失的、滅亡的、孤獨的,這也是我們的傳統(tǒng)習俗。
這樣的傳統(tǒng),這些儀式,溫暖了我們的精神,也愉悅了我們的心。
但是它們,卻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們的內(nèi)在,讓我們一遇到什么挫折,就下意識地往好處想,出現(xiàn)在腦海里的第一個念頭一定是如何讓自己開心起來。
“做人嘛,最重要的是開心”,樂觀是處理一切遇到挫折后的悲傷、不平、憤懣的不二法門。除了樂觀,你的腦子里就沒有其他任何念頭。
悲觀,是不應該的。

做人,為什么不可以悲觀?
悲觀為什么就要遭人指責?
悲觀是比所謂樂觀精神更高級的存在。
03
有一次我跟一個朋友聊天。
她告訴我說:
她覺得家人是自己的累贅,所以她不結婚,也不生育.
以后好好伺候父母,把他們送走,自己就徹底自由了,可以放飛自我,肆意揮霍,醉生夢死,把從前沒做過的事都做一次,活上個幾年就去自殺。
父母就是枷鎖,是心上的牽掛。
父母在世,她不敢肆意張揚,怕爸媽擔憂;父母死了,她心無所累,就能把名譽尊嚴生命拋在腦后,盡早在狂歡中摧毀自己,結束無趣的人生。
我大驚,問她為什么。

她說:
有一年大年初一的時候,姑姑工作的醫(yī)院有個人死了,原因是過年的時候單位組織吃飯,領導勸他酒,喝到胃出血。死之前,他在她女兒面前大口大口吐血。
過了不久,醫(yī)院之前的一個副院長也死了,因為癌癥。三個月后她丈夫結婚了。
那個副院長有一個兒子,她媽媽除了死訊什么都沒有留給她。
我覺得,那個喝到胃出血的叔叔死前一定很疼;那個副院長賣了所有能賣的最后還是沒留住一條命,她死之前一定很絕望,死后還不安生。
我突然就想,人這一生究竟在追求什么,努力很久很久最后可能什么都沒有。
想要安穩(wěn)生活的人,他們的一生一眼可以望到頭;追求刺激生活的人,往往還沒向前望就命喪黃泉了。
我們所有的開心只是因為當下發(fā)生的一件事情開心而已,生活本身是不開心的。我不想要不開心。
我不想要過于平穩(wěn)的生活卻也不想每天刺激神經(jīng)。我可以預見到將來我會面對的事情,畢業(yè),工作,也許結婚也許有孩子,面對各種浮于表面的關系,送走我的親人,朋友,最后再送走自己。
我覺得無趣。我不喜歡不開心,也不喜歡無趣。
我想那個叔叔和那位副院長也不喜歡,可他們離開得那么荒涼。
比如讓我直接跳到最后一步,省卻途中的那些沒有意義的情緒。

這個朋友和其他人并沒有什么不同之處,有一點高冷,有一點沉默,可是話匣子一打開,照樣能滔滔不絕。
只不過,在朋友面前講話并不刻意營造溫暖與快樂的氛圍,說話之間總是帶著幾絲無奈。
我能看出來她是個容易悲觀的人,但她從來沒有在任何時候,任何人面前,流露出一絲悲傷,也從不吐槽自己的生活多么難以忍受,或是透露過自己想死的欲望。
她是我見過活得最明白的人。在我悲傷的時候,她能用短短幾句話破開縈繞著我的混沌,把我快滴下來的眼淚收走。
只有她看透過我。

但是我從沒有想過,她會說出這么一番話。
因為在我眼里,她總是這樣不悲不喜,靜靜地活著。
可能你們認為悲觀是哀慟,是一蹶不振,是抑郁質,是懶惰的托辭。
悲觀主義者并非是沉浸在傷感中,揮灑熱淚的,相反,他們是清冷的。
當事與愿違的時候,他們幾乎不會傷心,他們早已預料到最壞的結果,所以違背與否,對他們來說已經(jīng)不重要了。

一般人普通人總是期盼好運,悲觀主義者則會對未來減少期待,他們要做的,只不過是設定一個目標,然后向那里努力罷了,結果如何,他們根本不在乎。
一般人總是無法對殘忍的天災人禍,對黑暗的人性失望悲哀,悲觀主義者則無動于衷。因為他們的體悟告訴自己世事無常,人性,也就那個樣子。
一般人急著找對象,談一場甜甜的戀愛,悲觀主義者則認為甜蜜短暫,覺得"誰把誰當真",一生的相濡以沫,才是他們對戀愛的期待。
對現(xiàn)實,他們釋懷,既不會逃避,也不會故作超然世外;對他物與他人,他們冷眼旁觀,既不會批評,也不會贊賞。
他們會比一般人更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因為他們知道這是一轉即逝的。
怎么說呢,悲觀主義者知道世界的本質是失去與痛苦,知道人生必然走向寂滅,"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所以,他們根本不會在乎任何東西,也再不會對任何愿望或者信仰抱有任何執(zhí)念。

他們比一般人都要老成持重,都要通透,因為他們活著什么都沒有,又什么都滿足了。
他們活著什么都不為,又可以輕易地設置一個目標,然后安安心心地閑庭信步到終點,抑或是走到半途,隨心改道。
什么都困不住他們。
所以,悲觀主義者活得辛苦嗎?他們消極負面嗎?
不,他們可能比一般人更輕松,比一般人更明白。
羅曼羅蘭說: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熱愛它。
真正的悲觀主義者,看清了生活真相,也不會如同佛教所主張的那樣遁入空門。
相反,在物極必反的原理下,他們會因為悲觀獲得莫大的幸福、莫大的正能量。
他們活著,為了死去。他們活成了生活本身。
04
心想事成的秘密,也正潛藏在悲觀主義者的心目中。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么個體驗。
當你辛辛苦苦地完成一件事的時候,你肯定會對事情的結果抱有極高的期待,可往往你的期待越高,伴隨著你的對于事情失敗的恐懼也越高,因為你不想讓自己的心力白費。
所以,你越期待,你就會越患得患失,你的心態(tài)就會越崩,大腦越不聽使喚,當然,你失敗的幾率也越大。
但是悲觀主義者不在乎結果如何,即使是失敗,他們也無所謂。
成功在他們心里是一坨無意義的空虛,所以他們也越泰然自若,相反,他們成功的幾率也越大。
而失敗,也會因為悲觀主義者早就預料到并做好了心理預期,而變得無足輕重。
當然,我不是讓你們盲目模仿悲觀主義者。學習悲觀如同修仙,出一點差錯就會"走火入魔",陷入無止盡的哀傷之中。
我想讓你知道的是,悲觀并不是不好的東西,你完全可以勸自己悲觀一點,不要那么努力地安慰自己,要認清現(xiàn)實就是如此,不需要計較。
畢竟,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在勸你樂觀,可是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有多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