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9 紀錄片《讀書的力量》 全5集 1080P

世界最早的文字——兩河流域蘇美爾文明的楔形文字,刻于泥板之上。
中國的甲骨文、鐘鼎文均出現在商朝,其中前者雕刻于龜甲或獸骨之上,流傳較廣,現已發(fā)現約四千五百字,破譯的有兩千五百字。中國的文字承載物,實現了從甲骨、鐘鼎到竹簡、木牘(簡牘),帛錦,最后到紙張的轉變。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是文字載體發(fā)展史上一大飛躍。而北宋時期的畢昇雖然發(fā)明了活字印刷,但在中國傳播并不廣泛,后傳入歐洲,催生了鉛活字印刷,開啟了機械印刷之先河。
造紙術的改進、活字印刷的出現,為文字的廣泛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二者的基礎上,軸心時代的偉大書籍得以橫空出世,掀起世界文化波瀾,如《論語》、《道德經》、《福音書》、《談話錄》,而后《馬可波羅游記》得到廣泛傳播,推動了地理大發(fā)現時代的到來,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貫穿了工業(yè)革命始終。
商殷都,今河南安陽。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