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 Dynasty》紀錄片 觀后感
自己有時候也會陷入一種獅子老虎等受傷害后,自己竟被蟲子豺狼也來欺負的不勝煩躁之感。看了幾集BBC拍攝的動物的紀錄片,心里有了很多的想法,特別是最近剛看完郭曉鵬的故事,他說的那幾句話,有種隱隱的震撼之感。猩猩頭在群架中落敗身受重傷時,整個家族因為生存的緣故,不得不整個族群進行遷移,母猩猩雖然很關(guān)心猩猩頭,但也只是在其身邊稍作停留以舔舐受傷者的斷肢,便帶著孩子繼續(xù)前往有水源有食物的地方,猩猩頭最后憑借自己強大的免疫系統(tǒng)又重新在猩猩爭霸中取得勝利,看到猩猩頭努力補充食物積蓄力量,盡管自己身體還比較虛弱,但也要強扮實力雄厚借以鼓舞族群信心,心里會有點暖暖的感動,猩猩頭在筆者的眼里,只是一個扮演守門人的角色,它終其一生都是為了執(zhí)行保護族群的生存,打贏群架、霸占優(yōu)先與異性交配的權(quán)利、獨處、盡可能多地繁育自己的后代、被下一代敢于挑戰(zhàn)的勇者擊敗、坦然死亡的動作。這讓我有一種生命是一道早已被設(shè)置好的程式,一切都是固定不變的流程,而萬事萬物均在改變,唯有變不變。喜好“墨守陳規(guī)”的自己其實挺開心,自己登上并非自己決定的舞臺,自己扮演著并非自己決定的角色,內(nèi)心以為種種喜怒哀樂皆源自于本心,也許這一切早被不知名的生物“玩弄”于股掌,也許是這個世界需要我哭泣,所以我扮演的角色就悲憤難自抑;也許是這個世界需要歡樂,所以我扮演的角色就哈哈大笑;也許是這個世界需要無因的反叛,所以我扮演的角色總時時醞釀著推翻一切的“陽謀”;也許...
“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p>
是活得太認真了嗎?自己總會有種幻滅感,一切都是毫無意義。當生活水平達到了生存的最低要求,對更高更多的物質(zhì)就開始提不起非常多的興致,內(nèi)心覺得可能是自己神經(jīng)太過細致吧,思而不學則惘。
郭母親說的話,讓筆者感覺挺有意思,她說其實生物界的動物到一定年歲也就走了,人為什么能活那么久呢?是因為人自己會給自己看病,曉鵬你相不相信,如果不治病,媽十年前就走了。
是啊,僅僅對我自己而言,想鍛煉身體、強健體魄,但萌發(fā)了不愿意治病的念頭。知道一切最后都會失去時,心里比我想象中平靜,想要很多很多的珍惜,珍惜陽光、珍惜空氣、珍惜時間、珍惜食物。希望每一天都能活出自己的快樂,就是認認真真的活下去,不依賴任何外界力量,就想憑借自己的雙手和大腦來掙扎生存,“如果我的能力只能使我窮困潦倒,那么窮困潦倒就是我的價值”。郭曉鵬給我的印象很深刻,雖然看著文弱,但時刻都在磨練自己的意志,他活得如此的平靜,又如此絕望,自己時刻擁有著能瞬間毀滅他人的能力,卻隱忍不發(fā),在生存的關(guān)鍵時刻又能以雷霆之勢壓倒性震懾住對方。而簡單的殺或者不殺,實在乏味,如何在最大程度上折磨仇人的心智也許才能稍稍寬慰他的心。
可當心中大仇得報,又隱隱看到了這個世間值得自己投入一生去追求、去維護的瑰寶,內(nèi)在的空虛感和后悔感排山倒海而來,自己在錯誤的路上已經(jīng)走得太遠、走得太久,人生還能重來嗎?自己將無數(shù)寶貴的時光投注在復(fù)仇上,可當仇人灰飛煙滅的那一刻,自己只想鄙夷過去時光里的那個孤獨的小孩,為什么要同這樣一個生物糾纏如此之久?愛與恨都是太過激烈的情感,然而生活終歸要回到平衡的狀態(tài),如同化學里面的動態(tài)平衡,無限的恨終歸是會激發(fā)無限的愛,特別是在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終點才發(fā)現(xiàn),原來生命還可以像陳獨秀、李大釗、蔡元培...他們這樣為了理想而奮斗,清澈的愛,只為了腳下的土地,身邊的愛人,遠方的夢想,而即將被押赴刑場的自己只能靜靜懊悔。
細雨問師父,人生還可以重來嗎?師傅說,死者乃為生者開眼,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未來已成現(xiàn)在,現(xiàn)在已成過去,隨心去吧,看,能得否。
看到帝企鵝們努力地尋求配偶、生育、抱團熬過風暴、為了撫育幼兒,還能忍住幾個月的饑餓,母親或者父親在生存的掙扎中或死亡、或落單、或為謀求生存而果斷拋棄幼兒,或用嘴巴翅膀奮力攀爬不放下幼兒,或幼兒逐漸長大便被父母一腳踢出“育兒室”,這個世界真的怪有意思??粗鼈兡敲磁Φ叵胍钕氯?,而大自然選擇無為而治,靜靜看著眾生的“表演”,心里竟有一種莫名的神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