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好處,隴南春茶不可負
不同于長河落日氣勢如虹,不似大漠孤煙蒼涼空寂,也沒有雪山草原策馬奔騰的轟轟烈烈。
但這里,有山巒疊翠,曲徑通幽,也有綠水繞村,碧波萬頃,還有炊煙裊裊,雞鳴狗吠。
在這甘肅的最南部,何不令人醉夢一場田園風光。
“空山新雨后,茶園翠芽時”
曾有人說,清明問茶,自然是蘇州、杭州的茶葉最佳,尤其蘇州西山碧螺最為誘人。

但如今,隴南清新綺麗的茶鄉(xiāng)風景更甚,茶園郁郁蔥蔥一片,為隴南大地平添了盎然春意。清明前后,隴南康縣陽壩、文縣碧口、武都裕河也就到了最忙碌的季節(jié)。

晨起有露,晚棲有霞,山上有茶,山下有家
原來采茶制茶的,并不都是電影里身穿青白褂子的少女,這里多的是對這片土地有情有義的茶農,他們臉上有皺紋,手也粗糙,但就是這雙滿是繭子的手,將那細密、潮濕而柔軟的嫩芽輕柔采摘,制出天底下最飽含深情的茶。

茶園如畫般容納著金黃的草帽、樸實的茶農、豐收的歡笑細語、還有那如浪花般飄蕩的茶,而老茶農們便真切踏實地守護著這片青山綠水。

碧口鎮(zhèn)馬家山村:以茶興旅,以旅促茶,“茶旅”融合發(fā)展
春夏時節(jié),每當日出,團團薄霧從山頂越過,帶著霧珠,茶樹蒼翠欲滴,茶葉一片葉芽包裹著一個嫩芽,似旗槍。

碧口鎮(zhèn)馬家山村位于文縣東南部,氣候濕潤,雨量充沛,適宜茶葉生長。全村現有茶園面積1780畝,投產1200畝,年產茶葉2.5萬余公斤,產值500余萬元,先后被評為省級“文明村”“鄉(xiāng)村振興示范村”。

馬家山村立足自然資源稟賦和特色產業(yè)優(yōu)勢,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fā)展理念,按照“產業(yè)打底,旅游增收”的發(fā)展思路,科學打造“茶山+旅游+文化”生態(tài)觀光茶園新模式,將茶葉產業(yè)與鄉(xiāng)村旅游相結合,通過狠抓茶園改良,創(chuàng)新發(fā)展模式,推動以茶興旅,以旅促茶,“茶旅”融合發(fā)展。
龍神翠竹:產于康縣南部陽壩鎮(zhèn)的梅園溝、龍神溝一帶
“龍神翠竹”采用清明前后萌發(fā)之嫩芽,其外形略扁,挺直隱毫似竹葉,色澤翠綠,湯色綠亮,清香持久,帶有栗香,口感清新醇爽。

“龍神翠竹”也先后獲得第三屆“國際名茶銀獎”和第四屆“國際名茶金獎”、“中國知名品牌”等榮譽,也是甘肅的品牌茶。

陽壩珍眉:產于康縣陽壩鎮(zhèn)
珍眉屬細茶之類,采用細嫩、葉背多茸毛的芽葉,加工時不炒不揉,曬干或用文火烘干,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來,這就是它呈白色的緣故,因形似壽星眉毛,故稱珍眉。

珍眉茶性清涼,有退熱降火功效。珍眉茶葉片的葉緣微卷曲,葉背披滿白茸毛,葉面呈銀綠色。珍眉沖泡后芽頭壯實,銀毫密露,色澤鮮亮,香氣純正,味醇甘爽,湯色橙黃。
裕河毛尖:產于武都區(qū)裕河鄉(xiāng)
這里的茶葉只一個葉芽,細嫩頎長,條索緊實纖細,微卷曲。沖泡后,湯色翠綠、香清高、味鮮濃,葉底綠中透黃。
碧綠的茶水注入瓷杯、陶碗,啜飲其香,沁人心脾,閉上眼睛,隴南田園春色便于眼前鋪陳展開;或于忙碌的生活之余沖泡一杯隴南春茶,那種被稱為“茶”的生命在杯中復蘇、升騰,在沸水中舞蹈,如沐春風。

云霧繚繞的茶鄉(xiāng),四季碧綠的茶園,春意正濃的茶葉,萬綠叢中的茶農,歡聲笑語的茶肆,色清味香的茶水......
這一切,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隴南茶韻。
來源?|?知乎甘肅運營中心? 李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