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科大: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怎么辦?這樣做,孩子才敢于面對困難
對于每個孩子來說,從小父母要是不讓孩子受一點苦的話,等到孩子長大后稍微經(jīng)歷一點困難的話,孩子心理就會承受不住的,父母這樣做不是為孩子好,而是會害了孩子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讓孩子去接觸一些比較困難的事情,如果孩子辦不到的話,就會嘗到失敗的感覺,自然心理承受能力也會變得很強。那么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怎么辦?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吧。

1、適當?shù)刈尯⒆訃L試到失敗的體驗
家長從小不要把孩子保護的太好,也不要一直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必須要做到完美。家長應該適當?shù)淖尯⒆訃L嘗失敗的體驗,孩子在面對失敗,不幸的時候,自己心理承受能力可能就會變得強一些。經(jīng)常見到在一些家庭里成長的小孩,根本不用自己去處理一些事情,因為自己的父母每次都會幫孩子把所有的事情都處理好,其實這樣對孩子來說不是很好的,因為父母不可能一輩子會陪伴在孩子的身邊幫孩子一直處理事情,總有一天孩子是要長大的,也是需要獨自去面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的,如果孩子從小就沒經(jīng)歷過一些失敗的話,那么孩子在遇到一些事情時候,不但心理承受能力差,而且內(nèi)心也是不能接受的。
2、讓孩子懂得思考
在我們的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挫折,即使是沒能克服這些困難挫折也沒有什么好怕的,下一次繼續(xù)努力就可以了。家長要引導孩子反思這些問題,從困難挫折中學到重要的一課。再遇到這些難題的時候,孩子才能夠自己找到解決的方法,而不是一次次陷入迷茫痛苦之中,甚至多次被同一塊石頭絆倒。
3、給孩子傳遞一些積極的情緒
家長在平時的時候,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其實也是會影響到孩子的。家長可以平時多向孩子傳達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并且要告訴孩子生活很美好,沒有跨不過去的坎兒。比如,孩子這次考試沒考好,家長可以鼓勵孩子下次要努力了,但是千萬不要告訴孩子,“你這一輩子完了”這樣消極的話。
4、幫助樹立獨立意識
孩子缺乏獨立意識會影響信心勇氣和能力,而這些是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根源所在,作為父母,在日常要盡量讓孩子有獨立意識,自己決定以及處理個人事情,不要一味幫助孩子做決定,也不要過多干涉,在能接受的范圍內(nèi)讓孩子自己處理。
5、及時對孩子做心理疏導
在成長的過程中,各種各樣的心理壓力會讓孩子感覺不焦慮不安,如自尊心受辱、成績不良、家庭不幸等,這時需要給孩子及時做心理輔導,讓孩子對人生挫折有一個正確的認知,讓他們提高受挫能力,不會因為一點小事情而承受不了。
6、表揚要適當
現(xiàn)在的孩子有點小成就,父母就會格外表揚,大部分孩子是在充滿贊揚的環(huán)境中成長,甚至有些犯了錯誤,父母也會因為心疼而護短,卻不知這樣容易讓孩子形成任性、虛榮以及自我為中心等性格,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沒辦法面對困難和挫折。
7、要從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入手
不少家長都說,哪里找那么多的挫折來鍛煉孩子?其實沒有必要刻意去“找挫折”,只需要在我們的生活細節(jié)處入手,就能夠給孩子鍛煉的機會。比如當孩子寫作業(yè)寫得比較煩躁的時候,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正視問題,不要馬上就想到放棄,就是這樣的小細節(jié),會讓孩子的心理素質逐漸強大起來,不容易輕易被問題所擊倒。
上面講述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怎么辦?我們知道孩子從小受到的家庭教育對孩子影響是很大的,如果孩子從小就一直生活在舒坦的家庭環(huán)境中的話,孩子一點抗挫能力都沒有的話,那么心理承受能力也就不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