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發(fā)明:禁止俄羅斯還錢,然后指責“歷史性違約”

文/行走斯圖卡
欠債還錢、天經(jīng)地義;以前我們只聽過有人欠錢不還,但是攔著別人不讓還錢還指責別人違約,只會讓人覺得“還能這樣無恥”?但美國真就干了!
據(jù)路透社當?shù)貢r間4月5日報道,美國政府禁止俄羅斯政府通過其在美國銀行開設(shè)的賬戶支付超過6億美元的債務(wù);分析人士指出,華盛頓此舉意在加大對俄羅斯的壓力,并消耗其持有的美元。
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人在無恥程度方面,總會給我們各種各樣的驚喜;是的,不讓俄羅斯還錢,然后借機調(diào)低俄羅斯的主權(quán)信用評級,指責俄羅斯“歷史性違約”;這種手段讓人大開眼界,更讓世界上其他國家不寒而栗:這種事情能發(fā)生在俄羅斯身上,就能發(fā)生在任何國家身上;但是這種小聰明,短期內(nèi)確實可以給俄羅斯制造困難,但是長遠來看就是提醒別人:珍愛生命、遠離美國銀行。
更重要的是,盡管美國已經(jīng)連底褲都不要了,但是俄羅斯經(jīng)濟似乎還沒有出現(xiàn)它們期待的大崩盤情況。眼下美元兌盧布匯率回到了83的水平,抹平了美國扔下金融核彈后造成了匯率跌幅——“盧布結(jié)算令”不僅讓西方措手不及,而且效果如此之好,確實讓很多人大跌眼鏡。
不少專家都對普京的“盧布結(jié)算令”予以了高度評價,認為這是“揚長避短”的典型范例,將自己的“強勢油氣”與“弱勢盧布”捆綁,在減少金融損失的同時打亂西方制裁的步驟。
資料顯示,歐盟約40%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如果莫斯科決定關(guān)閉閥門,可能引發(fā)整個歐洲地區(qū)的供應(yīng)短缺、工廠關(guān)門和能源成本高漲,簡單來說,歐洲真的要“斷氣”——盡管美國承諾今年增加150億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但歐洲的缺口高達1500億立方米;有專家估算,就算歐洲用上極端手段,充其量也只能減少三分之二的需求,還有三分之一的剛需無能為力。
在這樣的壓力下,歐盟特色的一盤散沙開始表演了:有人“寧為玉碎、不為氣全”,有人“桌面上強硬、桌底下低頭”,也有人“攤牌了,不演了,我就是投降”。
美國的金融核彈對上俄羅斯的油氣盧布,莫斯科在逆風局里打得風生水起,這點確實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同時也給我們一個提醒:美國的金融制裁能力,并非無懈可擊,只要找準弱點,一樣可以揪住它的肺管子使勁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