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故事·諧鐸(十七)
諧鐸(乾隆五十六年刊本)·卷九
79,嘲吳蒙

萬人雋,是吳郡木瀆人,極喜好買書,終日筆墨,日不暇給,手抄文章,收藏著述甚豐。他聽說泰山多有秦漢碑文石刻,便攜筆墨前去觀賞游歷。他來到泰山腳下,因山村岔道多,不知如何行走,可又無處打聽道路。忽見路旁竹籬間有數(shù)間茅屋,有位姑娘正在竹籬下摘花,身后跟著一位雙目失明的老太婆。萬上雋上前問路,老太婆卻不回答。姑娘卻笑道:“你這個人真是迂腐,為什么要向盲人打聽道路?”說罷,推門進(jìn)屋去了。
一會兒,一位老漢出來,對萬人雋說:“是什么地方的嘉客,在此迷了路?如果不嫌棄的話,我的陋屋還是可以稍事歇息的。”萬人雋很高興,跟隨老人進(jìn)到屋里。老人問起萬人雋何處人士。他回答說:“我是吳郡的名士,喜歡閱讀天下奇異之書。如今想在石洞中探奇,以廣為考據(jù)。不想誤入歧途,來到這里過,老人說:“荒村僻壤十分榮幸您這樣名流之士的到來,只是我自愧是鄉(xiāng)愚,不敢貿(mào)然迎接請教。我有一位癡女,粗知一些典籍,我想讓她來此聆聽您的指教、高論,以豐富其見識,望您不要見笑。”于是命瞎老太婆領(lǐng)著姑娘出來,坐在老人身旁。萬人雋看見幾案上的瓶中插著一枝虞美人,極秀麗可愛,便笑著說;“這是楚霸王帳下的香魂啊?!惫媚飬s接過話題說道:“霸王應(yīng)該稱為西楚。不應(yīng)該只稱一個‘楚’字。先生的史學(xué)知識難道就是這樣的嗎?”萬人雋聽了此話十分沮喪。老人忙說:“這是民間相傳的說法。不足為奇?!崩^而,姑娘又捧出《放鶴圖》請萬人雋題詩。萬人雋有以為才識淵博,振筆直書:“修尾全窺黑?!肮媚镞B忙制止說:“先生又錯了!鶴尾并沒有黑毛,所謂黑色,指的是兩只翅膀的尖梢之處,先生大概只見過站立著的鶴,沒見過飛翔的仙鶴吧?”萬人雋更加慚愧。老人卻說:“小女兒太不懂事了,《鶴鳴》第一章的詞義注釋就是這樣寫的,難道能算作先生的錯嗎?”萬人雋笑著說:“我們這些讀書人是根據(jù)注疏作解釋,怎么可能精通蟲魚之類,反而指責(zé)圣人經(jīng)典呢?我之所以能有此雅稱,就因自己胸中真正裝有萬卷書?!闭勗捴g,一幼童背著書包進(jìn)到屋里,老人介紹說:“這是我最小的兒子,今年才有四歲。稍稍懂得《大學(xué)》句讀,還望先生賜教于他?!比f人雋便給他講解《大學(xué)》的第一節(jié)。待朗讀一完,瞎老太婆便拍手大笑起來。老人訓(xùn)斥她說:“老太婆發(fā)狂啦!又拍手,又叫喊,成什么樣子?“老太婆解釋道:“我只是眼睛看不見,又不是耳朵聽不見,剛才聽到先生讀了《大學(xué)》開頭的一行,可別字卻讀了五六個。真不知胸中如有萬卷書,別字該有幾千百萬個呢?”老人問道:“什么叫別字?!崩咸耪f:“就中州地區(qū)的音韻來說,《大學(xué)》的‘大’字應(yīng)讀作‘岱’,‘道’字上音,‘在’字都讀作上音,‘善’字也不讀作去聲,可現(xiàn)在‘大’字不知讀作何音,四個上聲卻都讀作去聲,難道還不可笑嗎?”老人忙說:“先生是吳郡人,未免操有吳地的土音。否則的話,世上博學(xué)名儒,對于《大學(xué)》的第一行能連續(xù)讀出你所說的別字嗎?”
萬人雋聽到這里,滿頭大汗,簡直無地自容,急忙起身告辭。老人對他說:“他們這些人所說的是狂言,都不是定論。不過,我倒是有些淺陋之言,還望先生笑納?!比f人雋拱手站立,向老人請教。老人繼續(xù)說著;“喜歡廣博的人多有疏忽,嗜好獵奇的人卻不會有收益。從今以后,希望你只取五經(jīng)、《論語》和《孟子》,潛心細(xì)讀十年,不必再去長途跋涉,索求秦碑漢碣了?!比f人雋連連點頭稱是,告辭離去。從此,他潛心實學(xué),不再去做原來那種抄書匠了。
鐸說:趙普治理天下,只需要半部《論語》就夠了,這樣看來,鄴侯書架上的萬卷書籍,統(tǒng)統(tǒng)可以當(dāng)作廢紙來看待,但那些書癡們,往往以藏書數(shù)量多而自夸,卻不知是否有真才實學(xué)不在于藏書的多少。我想恐怕陸廚和許筒笥,都會被這些只知藏書的別字秀才們教壞了!
80,賽齊婦

旌德某人,被鄰里驅(qū)逐出家鄉(xiāng),隱跡在維揚(yáng)一帶,用千錢娶了一個媳婦某氏。后來家里稍稍富裕,能夠養(yǎng)得起婢婦。用數(shù)百金捐了一個沒有實權(quán)的官職,門內(nèi)紅帽高懸,竹篦【竹子做成的棍子】雙列,封條暄赫,如同一個世家;但是他不從商不做生意,不知道他的錢財是從哪里出來的。晚出晝婦,行跡十分詭秘。他妻子問他。只是說:“商人晚上招待貴客,拜托我代為主持宴席?!睋P(yáng)州一帶商人習(xí)俗,設(shè)宴請客必定通宵達(dá)旦,陪坐的以百十計,妻子因此相信他。但是他一年到頭去參加宴會,從來沒有一個人跟他一起去過。
妻子想要窺視他的蹤跡蹤跡。這天晚上,他又身著鮮衣華帽,軒然出門而去。妻子就一路悄悄跟在后面,見他匆匆進(jìn)到一間廢棄的枯廟里。沒一會兒,就換上短衣草履,頭發(fā)綁成螺旋狀,悄悄出來。一直走到一處僻靜的小巷子,有戶人家的圍墻頗為高聳。某人就拿出斧鑿,“叮叮當(dāng)當(dāng)”半天,灰磚如同腐爛一般掉落。逐漸挖出一個洞穴,僅有斗大。某將腦袋探進(jìn)去,像蛇行一般前進(jìn)。妻子連忙回去,呼喚婢婦,全都換成男裝,高冠華服,扮作巡夜官的樣子,讓婢婦取來衣架上的紅帽戴上,又挾著竹篦出門去。來到那個小巷子,等候在墻下。到了四更天,某從洞中爬出來。眾人將他擒拿,某俯伏在地上,不敢仰視。將他押下打了二十大板。打完后,他提起褲子起來,朝四周看了看,打他的官差都不知道去了哪里。又重新返回枯廟,改換裝扮,等到天亮才回去。妻子問他:“昨夜到哪里去了?”某人還是以參加晚宴來回應(yīng)。妻子又問:“是否有演戲?”某人說:“請的是洪家老樂部。演的《長生殿》?!逼拮诱f:“我聽說昨夜只演了雜劇。開場是《燕子箋·鉆狗洞》,收場是《勘皮靴·打竹篦》也?!辨緥D們在一旁偷偷地笑。某知道是掉進(jìn)妻子的陷阱了,漲紅了臉,不敢說一詞。妻子發(fā)怒說:“你的夜間行為,人情難免,為什么不顧廉恥,到這種地步?請停止這樣的行為,他日不要連累了我們?!闭f完就要拂袖出去,某請稍坐。妻子于是指天畫地,辱罵萬端。某人將盜取的錢財放在桌子上。婦審視許久,忽然大笑說:“雖然在小地方有些委屈,但是能得到大的好處,似乎還算能做。自今以后,晚上隨便你做什么,我不指責(zé)你的瑕疵了!”
后來某因為盜取錢財?shù)氖虑閿÷?,被囚禁于牢獄,最終斃命。他妻子竟然卷席逃遁,不知所蹤。
鐸說:靠乞食來維護(hù)生活,這是丈夫的不良之處,而妻子因為丈夫的行為而在家中哭泣,這是妻子的賢良之處,而這個故事中的婦人卻先哭后笑,顯然是腹中包藏著禍心。直到最后丈夫被抓進(jìn)監(jiān)獄,她席卷財物逃走,丈夫遭害,對她反而十分有利,這樣的婦人實在不是賢良之人,王孺仲所以不改變自己的節(jié)操,堅持高潔的行為,是因為他有一個深明大義的妻子。
81,村姬毒舌
妻子的姑丈人陳永齋,在清朝乾隆三十四年科舉考試的殿試中得了狀元,皇帝給了他假期回南方探親。走到甜水鋪這個地方,他看到前邊有個小村落,那里綠樹成蔭,郁郁蔥蔥,各種野花盛開,布滿在周圍地里。陳永齋看到這些,很喜歡這個地方。他信步獨自向著村落走去,忘了所走的路程的遠(yuǎn)近了。
走到村落盡頭的地方,看見用半截高竹子編起的籬笆圍墻,左面有兩扇黑大門,一個年輕姑娘倚著大門在那兒斜立著,捕捉風(fēng)中飄舞的柳絮放在手掌上揉搓著,嗤嗤地發(fā)出爽朗憨厚的笑聲。陳永齋斜著眼睛看著她,姑娘長得天姿嬌俏,容顏媚人,他的魂靈好象突然被她奪去了。他不忍離去,因而向前兜攬和她搭訕,姑娘不發(fā)怒也不回答,只是呼喚她的母親快點出來。沒有多久,一個駝背的老婦人從屋里走出來,問她姑娘什么事。姑娘說:“不知道從什么地方來了一個魯莽的漢子,絮絮煩煩地找人說話,煩煞人家了。”陳永齋聽到她的話,感到很不好意思,詭辯地向老婦人說,他要乞求喝杯水。老婦人說:“我們家屋里小,很難容得下客人去坐。小慧,拿杯涼水來?!边@位姑娘高聲答應(yīng)著進(jìn)屋取水去了。陳永齋就和老婦人聊了起來。他問道:“您這位姑娘年齡多大了?”老婦人說:“只記得她生下來的那年屬虎,不知道今年應(yīng)該是多大歲數(shù)了?!标愑例S又問:“她女婿是誰家呀?”老婦人說:“老身我已經(jīng)年老殘廢,就這么一個姑娘,要留在身邊做伴兒,不想打發(fā)她去侍奉別人?!标愑例S說:“女孩兒生下來早晚要給她成家,留在您的身邊也不是長久之計呀?!边@時正趕上姑娘拿著涼水出來到了跟前,聽到了這后一句話,大聲地對老婦人說:“這位客人心里不懷好意,不要和他多談話?!崩蠇D人笑著說:“可以聽的就聽聽,這沒有什么關(guān)系。你一個姑娘家的嘴為什么一定這樣瑣碎!”陳永齋就和老婦人夸講狀元郎,想用使世人羨慕的狀元郎來打動老婦人。老婦人低著頭想了好一會兒,問道:“狀元是個什么東西?”陳永齋解釋說:“經(jīng)過多年讀書,考上舉人,考上進(jìn)士,然后在皇上親自主持的考試中得到第一名,在翰林院當(dāng)官,掌管起草皇上下達(dá)的命令或文告,用所寫的文章使國家增加光彩,是天下第一的人,這就叫做狀元?!崩蠇D人說:“不知道這天下的第一的人幾年一出現(xiàn)?”陳永齋說:“三年?!惫媚镌谂赃呅χf:“我以為狀元是千古第一人呢,原來在三年中就出一個。這等角色,也拿來喋喋不休地向人說道,真是大怪事。”老婦人叱責(zé)姑娘說:“你個小嬌婢子!刻薄的薄嘴片子,動不動就揭人家的短處!”姑娘頂嘴說:“這干您什么事兒,是這個癡呆的人自己找不自在!”說完,她竟然一笑走了。陳永齋很失意地呆了很久,他繼而又對老婦人說:“如果您不嫌棄我,我敬請給您留下微薄的聘禮?!闭f著,就解開口袋從里面拿出了一對金元寶給老婦人。老婦人再三再四地?fù)崦鹪獙殻f:“嗅聞著它沒有馨香的味道,用手握著它就冰涼,這是什么東西呀?”陳永齋解釋說:“這東西名叫黃金,你們得到它,冷了可以用它買布做衣服,餓了可以用它買食物吃,是人世間的寶貝!”老婦人說:“我們家有一百來棵桑樹,半頃田地,很不用擔(dān)心受凍挨餓。這種東西,恐怕在我們這里沒有用處,還是狀元郎留著它過日子用吧:”說著把兩個金元寶扔在地上,又說:“可惜這個瘋魔般的年輕人,全沒有一點兒文雅相,只是想用財產(chǎn)、勢力嚇唬人罷了?!闭f完這話,關(guān)上門進(jìn)屋去了。陳永齋在門前癡呆地站了半天,唉聲嘆氣地返回原路走了。
鐸說:黃口小兒的金子多,戴上烏沙帽當(dāng)官兒勢力蠻橫,從古到今有多少男人,為了得到這些而折斷、磨練自己的一身傲骨。料想不到閨閣中,有這樣善于詼諧的人啊。在這樣的石榴裙底下,應(yīng)該叩頭三千下了。
82,醮婦冰心
平江的張繡珠,是貧困人家女子,和高秀才的妹妹高淑蓀關(guān)系很好。高淑蓀的丈夫姓周,但她還沒嫁過去丈夫就一場急癥死了,哥哥讓她在家守節(jié)。張繡珠的丈夫跟人打架被打死了。張繡珠家里很窮。丈夫死后父親就逼她改嫁。張繡珠無論怎么努力抗?fàn)幎紱]用,最終還是選擇順從。改嫁后,張繡珠來好朋友高淑蓀家里玩,卻被高淑蓀的兄長一頓臭罵。說她是個淫賤女人,不允許她再來他家。張繡珠無從辯駁,只覺得都是命,生了一場大病,不久便死了。得知張繡珠去世,高淑蓀也生了一場重病。
有一天,高淑蓀躺在病床上,突然看到張繡珠站在床前。她很高興,問張繡珠:“你是來接我走的嗎?”張繡珠說:“不是,我想用你的身體守寡。”高淑蓀說:“這個世界上和我有關(guān)的所有事情,以后都有你來幫我。我沒什么遺憾了。”說完高淑蓀就死了,她的家人圍上來痛哭,開始準(zhǔn)備喪事。但高淑蓀突然又站了起來,把所有人都嚇了個半死。張繡珠已經(jīng)占據(jù)了高淑蓀的靈魂。她讓家人把她送去周家,每天勤勤懇懇地勞作,伺候公婆。她再也不化妝打扮。甚至有一天發(fā)覺有男人看她時,回家就用一把刀在臉上亂劃毀了容。
后來公公找了個小孩過繼給她做孩子。于是張繡珠的生活里又多了一份內(nèi)容,供孩子讀書。轉(zhuǎn)瞬就是三十年,三十年后,張繡珠的孩子學(xué)有小成,想為母親請旌。那大概就是為她的貞節(jié)求什么獎賞的事。這個詞我不知道怎么翻譯。不過張繡珠拒絕了。這件事被郡守聽說,于是題了匾額,派人鑼鼓喧天地送來了。高、周兩家的親戚都上門道賀。張繡珠問高淑蓀的兄長:“你還記得張繡珠嗎?”兄長說:“記得,那個淫賤女人,死了干凈?!睆埨C珠說:“張繡珠只是因為家里窮沒有辦法,如果她是我,一定也可以守貞一生的?!毙珠L說:“她是你的朋友你才這么說?!睆埨C珠說:“所以你還是認(rèn)為,我是貞女,她卻不潔?”兄長點頭。張繡珠說:“我就是張繡珠。但我不知道怎么讓你相信這件事,只有用死來證明。”說完,張繡珠閉上眼睛死了。
鐸說:繡珠已經(jīng)死了,卻又借尸還魂,替他人守與自己毫無關(guān)系的節(jié),這就是所說的“李代桃僵”嗎?而繡珠的毅力與志氣,可以使生者為之死,使死者為之生;她的心跡,昭示于天地日月之間。君子知道她的事跡以后,同情她的志向,也體諒她的苦心。
83,地師身后劫
豫章人王晉,清明節(jié)帶家眷上墳。他家墳后不遠(yuǎn)有座荒墳,沒人整理,幾乎和地一樣平,不知道是誰家的。王晉有個小兒子,看到那里野花盛開,就去采摘,不小心踩在荒墳上,里面的棺材腐朽,小兒的腳陷入墳里,踩斷了朽骨,嚇的大聲哭喊。王晉把他抱了出來。
回到家中,王家兒子就病了,忽冷忽熱。王晉來到床頭安慰,小孩兒忽然怒目瞪著父親說:“我是羅漢章,堪輿的大名家。生前多少豪門貴族把我奉作座上客,你一個沒落的小戶人家,竟敢縱容孩子踐踏我的墳?zāi)?,踩碎我的骸骨,不可原諒?!蓖鯐x急忙道歉認(rèn)錯,許諾做法事超度。鬼還是附在孩子身上說:“仇恨深入骨髓,一定要取你兒子的性命。”王晉跪地哀求,鬼就是不肯罷休。不得已,他去城隍廟祈禱。
晚上,王晉夢到城隍召了他去,說道:“你約束孩子不夠嚴(yán)格,應(yīng)當(dāng)有此禍患,但是厲鬼擅自作威作福,也干擾了陰間的法紀(jì)?!泵税蚜_某也拘來。不一會兒,羅某來了,撇著嘴角,縮著脖子,一看就不是善類。城隍責(zé)備他擅自作祟,羅鬼滔滔不絕的辯論。城隍問他生前的職業(yè),他說自己是地師,給人看墳地為生。城隍神拍案大怒說:“你生前既然是地師,為什么不給自己找個好墳地,保護(hù)好自己的骸骨?看來你看墳地的本事也稀松平常。無非是串通無賴把風(fēng)水不好的地方當(dāng)作寶地賣。被欺騙人的不知有多少,今天被踩斷骸骨,實在是報應(yīng),不是那個小孩兒的罪過!”羅鬼極力申辯自己沒做過昧良心的事。不一會兒,大堂下來了一些投訴的鬼魂,都是羅某給選擇的墳地。有的被葬在不安全的地方,而傷了尸骨,有的被葬在了絕地,而斷了后人,有的因為聽了羅某的話,五六十年還沒入土。神勃然大怒,說:“罪不容誅!”命令把他押入惡狗村懲罰,眾鬼齊聲稱快,叩頭散去。城隍又對王晉說道:“幸虧羅某自己有罪,不然你兒子也得懲罰。以后,教育孩子還應(yīng)該加倍嚴(yán)格?!蓖鯐x拜謝出來,下臺階的時候忽然跌倒醒來。再去看兒子,已經(jīng)有說有笑的痊愈了。
后來聽說羅某的朽骨被野狗拖出來四下拋散,滿地狼藉。原來惡狗村就是人間的報應(yīng),陰間沒有這個地獄。
鐸說:那些風(fēng)水師們經(jīng)常欺騙民眾說,栽種瓜果的土地能使靈魂安定,要使骸骨安定必須有湖燈,反正山川不能說話,也就任由風(fēng)水師胡言亂語。風(fēng)水師們也就利用這一點作為掙大錢的方式,他們所信奉的書,如《青烏》、《赤雪》,以及劉家玉盡、郭氏錦囊,滿紙都是些害人的糟粕,造孽極大。這些風(fēng)水師們死后,恐怕連惡狗都不愿意吃他們的尸骨,而城隍卻只罰羅漢章進(jìn)人惡狗地獄,實在是太寬大了。
84,節(jié)母死時箴

荊溪某姑娘,十七歲那年嫁給一戶做官人家當(dāng)媳婦,半年后就成了寡婦,生下一個遺腹子。她撫養(yǎng)遺孤堅守節(jié)操,一直活到八十多歲,孫輩、曾孫輩的孩子像樹林一樣生長開來。
臨終時,她把孫子輩、曾孫輩的媳婦叫過來,讓她們環(huán)立床邊,說:“我有一席話,你們要恭敬地聽?!北娤眿D說:“好的?!崩咸f:“你們做我們家的媳婦,如果全部能與自己丈夫白頭偕老,那原本就是家族的福份。倘若萬一不幸年紀(jì)輕輕就處于寡婦的境遇,那就自己估量一下能夠守節(jié)就守節(jié),不能守節(jié)的話就向上匯報給長輩,最終改嫁,也是一件方便的事?!北娙寺犃撕艹泽@,認(rèn)為老太太是昏沉糊涂說胡話。老太太笑著說:“你們認(rèn)為我的話是不對的嗎?守寡兩個字,是很難說的。我是經(jīng)歷過的人,請允許我給你們講些過往的事?!北娙遂o靜地一齊聆聽。
老太太說:“我守寡時,年紀(jì)才十八歲。因為出生在有名望的家庭,嫁在做官的人家,同時又懷著孩子,所以不敢又生別的想法。但是每天晨風(fēng)夜雨,冷壁孤燈,這樣的生活是很難承受的。公公有個表外甥,一次從蘇州來做客,晚上睡在客房。我在屏風(fēng)后偷偷地看,發(fā)現(xiàn)他長得很英俊,不覺有些心動。晚上等公公婆婆睡熟了,我想去客房找他,拿了燈走出門,低下頭自己覺著羞愧,就轉(zhuǎn)過身又回到自家房里;但是心里的那點沖動就像猿猴一樣難以控制,我又拿了燈走出房門;終究認(rèn)為這樣的事是可恥的,長長地嘆了口氣又回到自家房里。像這樣進(jìn)進(jìn)出出了好幾次,最后決心去找他。就在這時,我聽到灶間里丫環(huán)在輕輕說話,趕緊屏住呼吸回到自家房里。我把燈放在桌上,疲倦地打了個瞌睡,夢中來到客房,那個年輕人正在燈下讀書,我們見面后各自說些心里話。不久我們便拉著手一起進(jìn)入睡帳,發(fā)現(xiàn)有一個人盤腿坐在帳子里,頭發(fā)蓬亂,臉上還有血跡,正拍著枕頭大哭。我就近細(xì)看,原來是我已故的丈夫,我大喊著從夢里醒來。這時桌上的燈閃爍的光居然是青色的,打更的地方正在打三更的鼓,我的兒子在棉被里哭著找奶吃。我起先是害怕,而后是悲傷,緊接著的是非常非常的后悔。男女間的情欲,已不知道消失在哪里了。從這以來才洗凈這方面的欲想,才做起了好人家的守節(jié)婦女。假如當(dāng)時灶間的丫環(huán)睡得昏天昏地,睡帳中沒有可怕的夢,我還能保住一生清白,不給九泉下的丈夫、父母們抹黑嗎?因為這些體會所以我知道守寡的難處,你們千萬不要強(qiáng)迫自己去這樣做?!崩咸屪约旱膬鹤影堰@個意思寫下來,流傳下去作為家法中的一項內(nèi)容。她帶著笑容離開了人間。
后來這個家族和同宗族的支派十分興旺,每一輩都有守節(jié)的婦女,偶爾也有改嫁的。一百多年來,女眷個人生活清白,從來沒有穢亂的事發(fā)生。
鐸說: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私奔,到如今仍然受到人們的指責(zé),卓文君之所以私奔,大概是因為她父親卓王孫勒令她在家守節(jié)才導(dǎo)致她不顧一切逃出家門,因此,這個故事中老太太所說的一番話可以填補(bǔ)歷來閨訓(xùn)的不足之處。當(dāng)初,范仲淹的母親改嫁給朱姓男子,范仲淹也跟隨他母親一起前往;后來范仲淹的長子純祐死了,范仲淹讓大兒媳婦再嫁給王陶作妻子,并沒有強(qiáng)迫她在閨中守節(jié)。在中國歷史上,宋代的儒生是最講究禮法的,但范仲淹母親和兒媳婦的改嫁并沒有遭到后人的非議,這是為什么呢?這大概是因為人們認(rèn)為,丈夫死后,妻子如果不能為他守節(jié)而再嫁,這樣總比表面上為丈夫守節(jié)而暗地里與人偷情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