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若倒了,中國將面臨四方擠壓;中俄必須聯(lián)手

四邊安全對話(Quad)是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和日本之間年度磋商的一種形式,“本質上是遏制和圍攻中國,以維持美國霸權的工具”。
據(jù)《環(huán)球時報》周六報道,觀察人士表示,美國正將四方會談變成一種工具,以同時應對中國和俄羅斯的戰(zhàn)略目標,這一跡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明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周五的四方會談外長會議上,提出了烏克蘭危機的話題。
布林肯表示,世界對烏克蘭危機的反應正受到“其他國家”的關注。布林肯還警告說,俄羅斯正在集結更多的軍隊,入侵烏克蘭可能“隨時”到來,盡管克里姆林宮否認了這一意圖,并敦促北約克制自己。
專家認為,華盛頓正試圖宣布它能在兩條戰(zhàn)線贏得勝利。因此,它盡最大努力動員盡可能多的盟友和伙伴為美國霸權服務。這一戰(zhàn)略目標,是在對前所未有的中俄關系感到焦慮的情況下確立的。
美國渴望將其所有工具和以美國為首的平臺結合起來,以同時應對烏克蘭危機和中國的崛起。
但他們指出,拜登政府對自己和國際形勢的判斷嚴重錯誤,因為今天的美國深陷分裂和國內(nèi)問題的困擾,既沒有能力同時遏制兩個大國,也沒有領導層保持來自盟友的信任。
美國更像是一個抓著稻草的溺水者。但美國越是想給自己的人民和世界留下一個印象,即它可以同時與中國和俄羅斯的對抗,維護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它的處境就越尷尬,因為它在國內(nèi)治理方面的失敗,在阿富汗撤軍等海外行動中的潰敗,是有目共睹的。
專家表示,美國想要在印太地區(qū)兜售“中國威脅”,在歐洲兜售“俄羅斯威脅”,但卻不清楚其盟友會在多大程度上相信這一點。
四方會談本身并不是一個有執(zhí)行力的機制,幾乎不會產(chǎn)生任何具體的結果,更不用說四方會談成員對俄羅斯成為他們的目標持謹慎態(tài)度。
盡管與俄羅斯存在領土爭端,但日本不會將其視為優(yōu)先考慮,也不會將俄羅斯視為目標。在四方談判桌上,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只能得到口頭支持。
盡管印度可能有動機通過四方會談給中國制造麻煩,但它更關心的是內(nèi)部事務,包括疫情、供應鏈和商業(yè)技術。
美國可能會拉攏日本,為中國制造麻煩。但日本不會完全成為美國的工具,它一直與中國保持對話渠道,以處理問題和管理沖突。
澳大利亞是唯一忠實的美國追隨者,像一個絕望的賭徒一樣把賭注壓在惡化的中美關系上,甚至考慮將目標擴大到俄羅斯,但美國不會感激澳大利亞的犧牲,也不會賠償澳大利亞在政策調整時的損失。
美國拉攏“四方會談”盟友針對俄羅斯。這是對中俄關系“走向新時代”的擔憂。中俄兩國領導人在冬奧會開幕前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中俄雙方呼吁停止北約的擴張。
兩國除了深化能源合作外,還同意建立一個“獨立的金融基礎設施”的問題,以反制美元霸權。按照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的話說就是,中俄關系“沒有終點站,只有加油站”。
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評論稱,中國反對北約東擴,這是非常重要的。這是自中蘇分裂以來,中國首次在歐洲安全問題上采取明確立場,在北約等根本性問題上支持俄羅斯——這一問題與中國的核心安全利益沒有直接關系。
既然四方會談由針對中國,變成針對中國和俄羅斯這兩個大國。這無形中減輕了中國的壓力。中國更應該在歐洲安全問題上支持俄羅斯。俄羅斯若倒了,中國將面臨四方擠壓。中俄必須聯(lián)手!中俄“肩并肩背靠背”,美國就不能也不敢為所欲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