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游戲本的思路做輕薄本,Redmi Book Pro 2022 這次站在性能釋放第一梯隊

Redmi 品牌今年的首款筆記本產(chǎn)品留給了 Pro 系列,更新了 2022 年款 15.6 英寸 Pro 系筆記本,直接帶來了基于第十二代酷睿處理器的 Redmi Book Pro 15(2022 款),定位輕薄和性能。

小米目前只給它配了一種顏色,名為「星光灰」;官方稱機身外殼采用的是 6 系航空鋁合金材料,表面加上 170 號的陶瓷噴砂處理,外殼的觸感確實比類似定位的筆記本細膩些。
Redmi Book Pro 15 的設計其實不值得展開來說,就是大眾認知中經(jīng)典的「好看的設計」,擺在機海中雖說并不太有辨識度,但用在如此定位的筆電產(chǎn)品上基本不會有差池,略顯保守但不容易膩。

A 面和 C 面都是 CNC 一體精雕成型的,而 B 面是一塊 15.6 英寸,3200 × 2000 分辨率,官方稱其最高亮度可達 400nits,ΔE < 1.5,而相關的屏幕測試我們會在日后再給大家同步。

重要的是這塊屏幕支持最高 90Hz 刷新率,就像給整個 Windows 世界抹了一層黃油,視覺操作流暢了不少,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項更新;另外新增了光線傳感器,能依據(jù)周圍環(huán)境來自動調(diào)節(jié)屏幕亮度,甚至是鍵盤背光的亮度。

Redmi Book Pro 15 定位輕薄性能本,而它實測重量 1793g,這對一款帶獨顯的 15.6 英寸筆記本來說并不重了;至于它的厚度,我也粗略測量了,邊緣最薄 1.2cm、最厚 1.3cm,但擺在桌面測量的最薄處離地高度 1.6cm,最厚處離地高度 2.2cm —— 官方稱其厚度為14.9mm,這差別是為什么呢?

就在筆記本底部有三處腳墊設計,靠近用戶一側的兩枚腳墊較小較薄,而靠近轉軸的一側,這是一條一字型較厚的腳墊,主要用來提升散熱效率的 —— 這方面我們后面再聊。
▉?要輕薄還要性能?
Redmi Book Pro 15 有三個版本,運存和硬盤都是 16GB LPDDR5 + 512GB PCIe 4.0 M.2 SSD 以外,一個核顯的 i5-12450H 版本、一個 i5-12450H 配 RTX2050 獨顯版本,以及手中最高配的 i7-12650H 配 RTX2050 獨顯版本。

這一代 Redmi Book Pro 15 的 CPU 當然得用上最新的第十二代 Core 架構處理器,它們都是 intel 7 制程(10nm),i5 和 i7 版本都是移動端的 H?系,也就是標準電壓版本 CPU,性能和功耗肯定是要比低壓版高的,其中 i5 版本 CPU 為 8 核 12 線程,i7 版本 CPU 為 10 核 16 線程 —— 這也是市面上第一批采用第十二代 Core 架構移動標壓 CPU 的筆記本。
講真,這三個版本設置得挺合理的,個人認為足夠拉開用戶需求。而且經(jīng)過這幾天的使用,它真的可能是同期同價位輕薄本里的性能最強。

這里我也用工具來對手中這款 i7 版本進行了測試,量化的結果更直觀。
先看它的硬盤表現(xiàn),首先它來自群聯(lián),具體型號為「CFESE512GKTCT-E9C-2」,借 HD Tune Pro 來簡單測試它的性能。

從基準測試看,這塊 SSD 的平均讀取速度 1888MB/s,其中最高可達 2433.9MB/s。
而文件基準的測試中,其順序讀寫速度分別約為 2184.26MB/s、1900.90MB/s,單 4KB 隨機讀寫速度折合成字節(jié)速率分別約為 51.45MB/s、197.96MB/s,至于多 4KB 隨機讀寫速度折合分別?481.34MB/s、606.68MB/s。

而隨機訪問方面,也測了 512B、4KB、64KB、1MB,以及混合隨機大小的讀取速度,成績?nèi)缦?,但因分區(qū)的原因,這里暫時沒有測試它寫入方面的相關性能 —— 總的來說,這是一塊性能對得住筆記本定位的 SSD。

接著看 Redmi Book Pro 15 的圖形處理性能,獨立顯卡英偉達 RTX 2050,用的是與 RTX30 系列相同的安培架構,2048 核心,主頻 1.477GHz,擁有 4G GDDR6 顯存,理論功耗45W,但單拷性能可以最高可以到 60W,可以看作是 RTX 3050 的較低帶寬和功耗版本,重要的是同樣支持光線追蹤 —— 這里直接用 3D Mark 來進行測試。

需要說明的是,這里會分別用純電池模式,和插電模式來測試,屏幕亮度調(diào)至 50%,且都切換至「最佳性能」的電源模式,以保證筆記本最大的性能釋放。
首先看「Sky Diver」:插電下總分 26406,其中兩次顯卡測試的平均渲染幀率 118.63fps 和 134.95fps;而脫離電源的純電池模式下,總分 22492,渲染幀率分別為 124.44fps 和 133.66fps。


再看測試強度上一個臺階的「Fire Strike」:插電總分 8272,其兩個測試渲染幀率 44.65fps 和 36.35fps;在純電池供電時,跑出 7431 的總分,渲染幀率分別為 39.92fps。


▉?要輕薄還要散熱?
性能的釋放,需要散熱做支撐 —— 據(jù)說小米用做游戲本的理念來給 Redmi Book Pro 15 做了散熱,雙風扇三熱管再加上新設計的散熱風路,想做到同檔位性能輕薄本的第一梯隊。

那實際的表現(xiàn)如何呢?咱們還是通過我這幾天的使用體驗來說話。

最直接的感受,是無論插電還是純電池狀態(tài)下跑近半個小時的 3DMark,手腕處都基本感受不到高溫,而是在鍵盤區(qū)域的上小半部分,以及鍵盤頂部區(qū)域能有溫熱感,但幾乎不影響使用;而它的 D 面溫度也要比想象中低,基本集中在散熱柵格的中部,手放柵格的兩側能明顯感覺到出風口的風。

D 面一大片散熱柵格,配合一字型腳墊,讓整個 D 面留有足夠的空氣交換空間,避免熱風回流,即使是放在沙發(fā)上也不會太擔心風扇散熱問題;另外,一字型腳墊附近的轉軸散熱口其實也做了設計,散熱風路其實更合理;C 面鍵盤頂部的開孔并不是揚聲器網(wǎng)格,而是另一個散熱網(wǎng)格。
Redmi Book Pro 15 的散熱做得確實好,但難免會帶來一個小問題,就是風扇的噪聲。

在脫離電源時做諸如碼字等輕負載的工作,風扇其實是會以最小的檔位運行著的,只要不是在深夜使用,它的沙沙響聲影響不大;但插上電源后,即使電源管理模式為「平衡」,碼字時也會時不時地聲響比較大的沙沙聲響起,持續(xù)時間不長,但多少還是會影響心情,希望 Redmi 后期能適當調(diào)節(jié)風扇運行的策略。
這里簡單為大家測一下風扇的聲響,還是借助 3DMark,屏幕亮度 50%、使用「最佳性能」電源模式,聲量計擺在 30cm 的距離,錄得的環(huán)境聲為 45dB 作為參考;不插電運行 3DMark,錄得聲音分貝 48dB,而插電狀態(tài)下錄得 50dB —— 所以在插電玩游戲的時候,還是給自己多配一副耳機吧。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作為一款 15.6 英寸屏幕的筆記本,它的鍵盤按鍵并不會小,敲擊感也算不錯,鍵程足夠,反饋也較為明確,再加上 D 面腳墊形成的小傾角,個人是挺愿意在上面碼字的(這篇文章就是在它上面完成的);但槽點也不是沒有,最右一列按鈕對我來說幾乎沒什么用,盲打時卻常常會誤按到。

右上角有一枚小愛同學按鈕,按下直接喚醒小愛同學,可以替你操作家里的米家智能家居;另外 Windows 11 系統(tǒng)內(nèi)還內(nèi)置了 MIUI+ 功能,與小米、Redmi 手機配合能實現(xiàn)與華為類似的跨屏協(xié)作功能,直接在電腦上操作手機等。

鍵盤下方拿的觸控板質(zhì)感和操作感也挺不錯,移動并不拖沓,按壓的力度適中,手勢也比較齊全,但個人覺得尺寸其實能再擴大,畢竟留給觸控板的位置還有不少。


身上的接口并不算多,左三枚、右三枚共計 6 個接口,一個 HDMI 2.0 接口、一個 USB Type-A 接口(USB 3.2 Gen 1),兩個均可充電的 USB Type-C 接口,其中右側的一枚為 USB 3.2 Gen 2 接口,左側那枚是雷靂 4 接口,還有 3.5mm 音頻接口,以及 UHS-II 的 SD 讀卡器據(jù)說最高傳輸速度 312MB/s —— 數(shù)目不多,但種類還算齊全的。
72Whr 容量電池、筆記本本身 80W 額定功耗,配了一個 USB-C 電源適配器,最高有 130W 的輸出,不過這適配器嘛,確實有點傳統(tǒng)有點笨重,不太便攜;用這套適配器,實測 Redmi Book Pro 15 在低電量充滿約耗時一個半小時左右。

至于它的續(xù)航,畢竟是主打輕薄,如果放開來使用還是差點意思的 —— 切換「平衡」電源管理模式,并開啟自動屏幕、鍵盤亮度(約 50% 亮度),即使在 Word 文檔上純碼字,兩小時就掉電近 40% —— 當然啦,如果省點用,關閉鍵盤背光、滅掉一些后臺,用個 5、6 個小時應該不成問題。
▉?適合你嗎?
在全球芯片漲價的大環(huán)境下,2022 款 Redmi Book Pro 15 定價其實也有受限 —— 無獨顯的 i5 版本首發(fā) 5299 元、中配獨顯 i5 6499 元,手中的頂配獨顯 i7 首發(fā) 7199 元,這個價格可以說還是蠻良心的。

從產(chǎn)品的角度看,它是如今同類性能輕薄本定位中不可忽略的一款,整機質(zhì)感很不錯,輸入體驗也不賴,高刷屏帶來明顯更流暢的系統(tǒng)體驗,更重要的是還有非常不錯的散熱表現(xiàn),這給硬件性能提供了更大的發(fā)揮空間。
這么說吧,如果你近期需要考慮一款標壓十二代酷睿處理器輕薄本,且對性能和散熱有一定需求,那么新款的 Redmi Book Pro 15 真的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