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子治瘡
為子治瘡
故趣舍合
? ? ?劉安《淮南子·齊俗訓(xùn)》
【原文】
故趣舍合,即言忠而益親;身疏,即謀當(dāng)而見疑。
親母為其子治扢禿,而血流至耳,見者以為其愛之至也;使在于繼母,則過者以為嫉也。
事之情一也,所從觀者異也。
【今譯】
故趣舍合,因此取舍相合的人,就會因忠直之言而更加親近(即言忠而益親);與自己疏遠(yuǎn)的人,身疏,即使謀劃得當(dāng)也要被懷疑(即謀當(dāng)而見疑)。
一位母親為她的親生兒子治療頭瘡,親母為其子治扢禿(頭瘡),而鮮血從小孩的頭上流到耳朵邊,血流至耳。
看到的人認(rèn)為這位母親對兒子愛得極深,她的母愛之心是那樣的深,見者以為其愛之至也。
假使這樣做的是后母,是位繼母在為孩子治?。ㄊ乖谟诶^母),那么經(jīng)過(看到)的人就會認(rèn)為這位繼母是出于嫉恨之心,憎恨孩子,則過者以為嫉也。
事情的情形是一樣的,事之情一也,旁觀者卻會得出相異的結(jié)論,各人所觀察的立場是不同的(所從觀者異也)。
【賞析】
“為子治瘡” 故事說明同一件事情,由于干這件事的人身份不同,人們就會有不同的議論。
本文選自《淮南子·齊俗訓(xùn)》,齊俗訓(xùn)題解中說:“齊,一也。四宇之風(fēng),世之眾理,皆混其俗,令為一道也,故曰《齊俗》?!?/p>
“俗” 是不同時代、社會、制度遺留下來的大眾的、通行的禮俗制度。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