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小破球2】五進三,好戲還在后頭呢(含劇透)

2023-02-09 21:45 作者:楪筱祈ぺ  | 我要投稿

前幾天去看了一遍流浪地球二,因為只看了一遍,細節(jié)方面肯定了解的不是那么通透的,但是最起碼,在整體的故事情節(jié)上,還是看到了一些東西的。

今天和群友聊天,我們得出了一個完全相反的觀點,我認為流浪地球二的整體故事框架顯得很真實,但群友卻不那么認為,最后我們互相討論分析之后的結果居然是,我認為劇中的幾個方案和具體的演進形式很符合我們對這些國家的印象,而他則認為,在2044年,現(xiàn)實世界并不可能發(fā)展出那樣的科技形式,倒不是說最后做不出那樣的選擇。

這算是很有意思的一個討論了,不過不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重點。


標題里我提到了一個“五進三”,五又代表什么,三又代表什么呢?

五,代表著四明一暗五種解決太陽危機的方案。

三,則是剔除兩種不可行方案之后剩下的,跟著地球流浪的方案,也是后續(xù)劇情的推進重點。

你可能會說了,電影里不是只有三種方案嗎?為什么到這里就變成了五種,多出來的兩種哪里來的?


首先,我們要理解,流浪地球二中的政治格局和現(xiàn)實世界是有很大區(qū)別的。

因為太陽危機的存在,在經歷了一系列的博弈之后,地球上應該是形成了一超三強多區(qū)域聯(lián)盟的格局。

一超,指的是電影中唯一的超級大國——中國。

三強,指的是三個區(qū)域影響力很強的大國——美國、俄羅斯和印度

多區(qū)域聯(lián)盟,則有歐盟、非盟、東盟、南美國家聯(lián)盟等。

為什么是這么劃分呢?

首先為什么中國是電影里唯一的超級大國?

因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強的工業(yè)國,也是幾乎僅有的全產業(yè)鏈工業(yè)國,在太陽危機的背景下,相比于金融經濟實力,工業(yè)強才是硬道理,只有中國能負擔起應對末日的工程需求——無論哪種方案都是。

三個強國則分別有著各自不同的優(yōu)勢:

美國,擁有全球最強的金融能力和生物科技,前者是應對危機計劃的后勤保障,后者也很重要。

俄羅斯,擁有極強的理論科學水平,同時擁有最長最豐富太空航天經驗,前者是應對工程得以進行的基礎,后者提供的指導意義不言而喻。

印度,在那個時候應該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科研人員,種姓制度下資源大幅集中,也就造就了大量的科研人員,整體來說應該不會少于中國,更是遠超美俄,沒印度提供的基礎科研人員隊伍,整個計劃肯定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至于其他區(qū)域聯(lián)盟,在應對危機面前,基本上都是為這一超三強進行服務。


而在應對危機方面,四個明面上的方案,就分別是這一超三強提出來的,在電影的設定里,這些方案都滿足了實際執(zhí)行的基本要求,所以才會吵起來。

中國——移山計劃:

將地球帶著走,有最熟悉的環(huán)境,最穩(wěn)定的基礎資源,可以帶走最多的人,也最符合中國傳統(tǒng)中對“家園”的執(zhí)念,缺點是整個計劃工程量大,成本高。

俄羅斯——逐月計劃:

將月球改造為移民星艦,工程量比移山計劃要小得多,理論上也可以帶上比較多的人。但是最后驗證了,以月球的體積,無法完成長途遷徙的需求,所以是三個電影里主要提到決議的方案最早被放棄的,不過這個計劃也被并到了移山計劃里,作為移山計劃的一部分,放逐月球。

美國——方舟計劃:

造移民星艦,帶走少量精英,工程量小,看上去容易實現(xiàn),然而其實后續(xù)的社會學問題很大。如果你一個星艦全帶精英,誰干臟亂差的活?如果帶一些服務業(yè)人員,自持精英但拿不到票的怎么辦?方舟計劃和數字生命計劃相比,沖突其實是最大的,這一點我們后面會提到,這也是為什么Moss會優(yōu)先炸掉方舟計劃的根,卻讓移山計劃實施下去。

印度——數字生命計劃:

沒錯,數字生命計劃是印度提出來的,也只有印度會提出來。印度是肯定不會選飛船派的,而他們也沒有那么多倫理壓力,數字生命計劃相較移山計劃和方舟計劃成本又要低得多,對印度精英來說是最合適的,所以他們自然會選擇這個計劃。這個計劃是將人類的思維提取出來,在服務器上運行,數字生命通過操作機器人影響現(xiàn)實世界,在太陽危機來臨時,借助地殼阻擋輻射等因素,在地底維持機房的運行,成本很低。

如果想理解數字生命計劃相關的文學描寫,可以去看一下《異常生物見聞錄》的諾姆篇,從第705章開始,講述了為了應對危機,一整個星球的人類選擇了虛擬化,最后因現(xiàn)實世界的某個危機而瀕臨滅亡的故事,挺有意思的。

隱藏的第五派——代行者計劃:

所謂代行者,指的是由人工智能代替人類進行人類文明的演化,就是貫穿始終的幕后boss——MOSS。在代行者派里,人類是不需要的,人工智能會代替人類進行人類文明的延續(xù)。和數字生命的區(qū)別就在于,數字生命派雖然沒有自然人,但是是有社會人的存在的,代行者派里則完全不存在。


明的計劃有四條路線,那為什么數字生命路線從一開始就被UEG否定掉了呢?甚至都不愿意做一下技術驗證。

這里有兩個原因,一是流浪地球背后,劉慈欣的科幻觀念,二是從邏輯上講,上三常不可能的高層接受人類數字生命化。

探索太空,是拓展,是向外的;而數字生命背后的人類虛擬化,是內卷,是內斂的。

人沉溺于虛擬空間之后,就會喪失對外探索的興趣與動力,這實際上是大幅度降低了人類文明的抗災應對能力,一個小問題,就很可能直接終結掉人類文明了。

只不過,原作中,大劉盡可能地避免這方面的描寫,完全原創(chuàng)的流浪地球二則是一個探索、提問的視角,但無論如何,這個問題都是存在的,如果一上來就選擇或半認可這個方案,不僅和原作沖突太大,邏輯上也很難圓得過去,盡管這樣描寫爆點可能更多就是了。

而為什么我說從邏輯上講,上三常不可能接受這個方案呢?

因為權限問題。

虛擬世界里,用戶權限是永遠繞不開的話題,只有高權限賬號可以對低權限賬號進行修改、調整。現(xiàn)實中,高權限賬號并不是絕對的,因為還有現(xiàn)實中的物理強行修改的可能性。但當全人類虛擬化之后,最高權限賬號就是絕對的了,而且因為修改權限的問題,最高權限,要么交給一個AI——但在那么短的時間內,人類是不可能相信AI的,要么就交給維護系統(tǒng)的工程師。

如果選擇后者的話,就又會產生新的問題,原有的政府和統(tǒng)治者,會接受維護的工程師掌有對自己的生殺大權嗎?很顯然不可能。

所以,上三常從根子上就不可能在有其他方案的前提下接受數字生命計劃。

而為什么我又說數字生命計劃,是印度領頭的呢?

因為印度獨特的社會結構,現(xiàn)代依舊維持著種姓制度,資源極大幅度向高種姓偏移,就意味著高種姓中很容易產生技術人才,因此,相比其他國家的金字塔或紡錘型階層結構,印度的階層結構偏向于一種極度畸形的梨形結構,上層社會的人并不會少。

但同時,這些人在享受了種姓制度帶來的優(yōu)越的同時,又接受了西方現(xiàn)代的文明觀念,并不認為最高種姓的人相比自己有什么特權,大難來臨的時候,往往是這個大基數——可能有一兩億人的群體話語權最強。

而且和高華擅長內斗不同,高印整體是比較團結的,也就是說,從實際情況來看,整個印度和印度裔整體來說,雖然低種姓和比低種姓更低的十幾億人可以放棄,但是同時也有一兩億人需要逃命。

在這個前提下,很顯然方舟派是不可能的,你用腳趾頭想都知道,真正為方舟派出資的人,寧可帶一條寵物狗,和給寵物狗的幾十公斤冷凍金槍魚,也不可能多帶一個印度人上飛船。

所以印度的這些技術人才和方舟派天然就處于對立狀態(tài)。

相比之下,數字生命派對印度的這些“主力”來說是最優(yōu)秀的解決方案,因為他們根本沒多少能力組織參與移山派或者逐月派的建設當中去,低參與度就意味著低話語權,他們肯定是不愿意的,方舟派的船位肯定又不夠,那不就只能大力發(fā)展數字生命計劃了嗎?印度最不缺的就是這種計算機方面的勞動密集型技術人才,以現(xiàn)在印度幫美國高科技企業(yè)打工的情況來看,在影片中的那個年代,印度在這方面的技術肯定不會差到哪里去,畢竟高印和印度本土并沒有什么矛盾,甚至說挺團結,在這方面超過中美也不奇怪,當然實際情況也不好說。

雖然說影片開頭選擇一個印度裔的演員來展現(xiàn)數字生命——如果你認真點看,就會發(fā)現(xiàn)那一幕場景里全是同一個人的不同“時間切片”(什么塔維爾)——并不一定帶有這一層含義,但是確實是可以這樣解讀的。

而為什么其他國家也有這樣的人主動參與進去,甚至不惜成為“恐怖分子”,也不難理解,畢竟主動帶路的,在“新世界”里的權限自然也就更高,所以,主動參與這些的,并不是不明白的同時無意參與,而是故意的。


那么,為什么數字生命派要炸太空電梯呢?

因為數字生命派只有人,而缺少資源。

你稍微想一下就知道,印度畸形的社會結構下,自然不可能擁有強大的工業(yè)實力,也更別談組建出至少讓他們這些主導者能夠完整生存的量子計算機陣列。

所以他們必須要拖一些有資源的人下水。

移山派和逐月派的人都是拖不動的,你想想,毛子可能慫到躲進虛擬世界里逃避天災嗎?不可能的,至于兔子,也是差不多的道理,除非不可能,否則絕對不會躲進虛擬世界里。

那為什么數字生命派要毀掉方舟派的太空電梯和方舟空間站呢?

因為方舟派背后的實控人是什么民族,我怕在這說了過不了審,反正他們是可以妥協(xié)的,只要利益給得夠,他們是可以給數字生命派下注的。

而如果他們真的搭乘飛船把核心資源都“抽走”了,那么也就沒有數字生命派什么事了。


而太空電梯被炸之后,方舟計劃才是徹底被堵死的,我見到有人說方舟計劃并入了移山計劃,最后成果是領航員號空間站,但實際上原因搞錯了,是因為太空電梯被炸,方舟計劃的遺產才只能被移山計劃利用。

為什么這樣說呢?

太空電梯從結構上分為:基座、導軌、同步軌道空間站、離心錘等幾個部分。

數字生命派炸掉的部分主要是同步軌道空間站,這意味著赤道同步軌道上會產生巨量的垃圾,根本無法在這個地方繼續(xù)施工,而想要制造方舟計劃必須的星艦,最佳的工地就是赤道同步軌道上,如果移山計劃驗證失敗,方舟派就會立馬卷土重來,因為太空電梯是現(xiàn)成的,集齊資源“放飛”一部分人類精英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而領航員空間站并不是新造的,而是原太空電梯上離心錘位置的空間站改造二來的,所以才是那么點,無法變得能夠承載“精英”們移民的任務。

不要認為方舟派方案被出局,原本支持方舟派的那些美國影子里的精英們就會放棄這個方案,只有MOSS真的把赤道同步軌道堵了,他們才會死心塌地地把資源放在移山計劃上。

而赤道同步軌道被堵塞,并不會影響逐月工程的實施,因為逐月工程需要的設備和人員,完全可以用傳統(tǒng)工質火箭在非赤道發(fā)射場進行發(fā)射。

但遠航星艦是不可能的,遠航星艦以劇中的科技水平,有且僅有赤道同步軌道的星港能夠建造。

因為遠航星艦的噸位起碼百萬噸起步,才足以負擔遠航殖民的任務,通過傳統(tǒng)工質火箭將這些東西一趟一趟送上天基本是不可能的,哪怕以同步軌道運載能力一百多噸的巨型火箭,也得跑幾萬趟,根本不現(xiàn)實。

因此,在太空電梯不可用的背景下,方舟計劃才算真正地被放棄了,這也是為什么MOSS一定要數字生命派的恐怖分子炸掉太空電梯的核心原因。


那就會有另一個問題了,MOSS和數字生命派的區(qū)別又在哪里?

MOSS的目標是,延續(xù)人類文明,但在MOSS的理解里,人類文明并不需要人類的個體,他可以代替人類延續(xù)人類文明。

但數字生命派歸根結底,只是將人類虛擬化,他們還是認可人類這一概念本身的。

二者的理念差距就導致了后續(xù)方舟派和MOSS的博弈,以及后續(xù)非常關鍵的,MOSS的轉變。


回到太空電梯墜落的情節(jié),數字生命派其實是同時針對兩個目標進行了襲擊,對太空電梯的,還有對行星發(fā)動機原型機的。

但在劇情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數字生命派對太空電梯的襲擊成功了,但是對行星發(fā)動機的襲擊卻在最后一刻失敗了,為什么?

因為MOSS和數字生命派不是同一個立場,MOSS追求的是人類文明的永久延續(xù),而數字生命派只追求度過危機就行,能活多久,無所謂,不關我的事了。

這也導致了,MOSS事實上需要移山計劃的基礎建設本身,所以要在一定程度上與移山派進行合作。這不難理解,雖然MOSS有獨立編程并全自動化完成行星發(fā)動機建設的能力,但是他并沒有能力在建設的同時再和人類打一場內戰(zhàn),所以本質上是MOSS和移山派雙方的一場博弈。

也就是說,MOSS認為,他需要小破球,飛船不夠,所以要砍掉方舟派,集中資源保移山派。

也就是從本質上來說,MOSS和數字生命派有不可調和的矛盾,但是和移山派卻可以互相利用。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數字生命不一定認同數字生命派的觀點,MOSS也需要數字生命,但不需要數字生命派。

圖丫丫的死是MOSS早就的,而且根據導演郭帆的透露,在同一時刻,全球精準發(fā)生了5000起類似的事故,在看全景的時候,也不難發(fā)現(xiàn)整個路口各個方向都有一臺大卡車,目的就是為了造成類似的事故。

影片很巧妙的用一個轉頭的視角,將觀眾的關注重點轉移到了圖恒宇可能危險駕駛上去了,但實際上很多人沒有想過,在沒有闖紅燈,前方無車的情況下,他的行為實際上相對并不危險(其實按合理推測,在當時L2型無人駕駛起碼是普及的,只要不是故意引發(fā),否則根本不可能產生事故)。

MOSS為什么需要一部分人類轉化為數字生命?因為他也需要有人來長久地為他維護、升級,包括他在內,由他“演算”出來的人類文明。但對于MOSS來講,其他人類是沒有必要的,數字生命派追求的人類虛擬化,只會浪費他的算力資源。

如果認為MOSS和數字生命派是同一陣營,甚至是同一回事的,可以說已經成功被帶到溝里去了。


我們回到月球危機的事件上來看,這又是MOSS和移山派的博弈,其中博弈最關鍵的一點就在于周喆直的那句“點火”上。

前面我們提到,MOSS并不需要人類,他只需要將自己需要的極少數個體接入自身就可以了,在移山計劃基本完工的時候,MOSS準備踢開人類自己干了,所以他需要毀滅掉地球上最大的變數——人類。

所以他在特定時刻選擇燒掉了月球發(fā)動機,讓月球撞向地球,但這只會毀滅地球的生態(tài)圈,而不會毀滅地球本身,甚至對行星發(fā)動機的影響都屬于MOSS能夠修復的程度,因為月球會在進入地月洛希極限之前解體,只會形成大規(guī)模隕石雨毀滅地表。

等隕石雨毀滅人類之后,MOSS會接管移山計劃未完成的部分,自己帶著地球去流浪。

但是讓MOSS沒想到的是,在自己觸發(fā)月球危機之后,人類依舊能想到應對方法,那就是炸月球,然后行星發(fā)動機提前點火躲避。

有人可能會好奇了,MOSS就不能干擾人類炸月球的行動嗎?

很顯然是可以的,而且也確實這么做了。

最直接的一點,就是核彈密碼的計算那里,你可以認為我是陰謀論,但我個人覺得,在量子計算機的特性上,密鑰的破解應該不是問題,人類對抗量子計算機硬破密碼的做法并不是提升加密手段,而是在傳輸上進行量子加密,當核彈集中起來之后,就不存在這個傳輸加密的問題了,只有密鑰問題,550W的算力肯定是足夠的。

但MOSS就是不算出來,而且這段劇情最妙的地方就在于,無論你是否認為MOSS促成了這一點,都可以得出有意義的解讀,比如說表象就是那句話,人類將最精密的加密手段,用在了互相毀滅之上。

那后續(xù)的人工引爆核彈,為什么MOSS不阻止呢?

因為MOSS阻止不了,而且我個人認為,人類選擇手動引爆而不是改裝起爆器的核心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在最后時刻MOSS啞火。

在科學邏輯上,人工引爆是無法實現(xiàn)目的的(因為相控陣引爆需要納秒級的精確),但在劇情上是行得通的。

而MOSS阻止不了的核心原因,就是因為整個計劃里有毛子的參與,因為技術封鎖,毛子的航空航天技術路線和美國有很大不同,他們很擅長純機械控制,頂多加上一些MOSS完全無法插手的簡單電子管/真空管邏輯電路,也就是說,在求穩(wěn)的飛船上,必定存在純手動操控模式,此時MOSS就是完全無法干涉了。

當然,實際劇組有沒有想到那么多我不清楚,但這一點,MOSS因為前期一直都在隱藏自己,所以確實是無法插手的。

后續(xù)全球網絡連接那里,算是MOSS線最明顯的一個點了。

所有人都在想的是到底連上沒有,只有周喆直是在和MOSS對賭。

MOSS的目的是毀滅人類,但保存地球,周喆直強行在并網前開啟行星發(fā)動機,如果MOSS不將網絡連上,那么推力不一致的行星發(fā)動機就會撕裂地球,人類玩完,地球也玩完。

至于周喆直為什么會發(fā)現(xiàn)MOSS的存在,可以的解釋有很多,畢竟MOSS是要一步一步成長的,肯定會留下一定的蛛絲馬跡,至于為什么其他國家發(fā)現(xiàn)不了,只有中國發(fā)現(xiàn)了,這也很好解釋,因為中國在最開始也是全力研究數字生命的,但是動機和數字生命派不一樣,中國的習慣一向是飽和式研發(fā),在資源允許的前提下,窮盡一切辦法去應對末日,如果早期的MOSS動了什么手腳,是不難發(fā)現(xiàn)的,但西方國家一貫習慣豪賭,后面發(fā)現(xiàn)數字生命派起來,考慮的也不是背后還有沒有什么隱患,而是怎么做,或者是怎么禁止它,具體為什么,是不關心的。

而為什么不提前和MOSS翻臉,也很好理解——人類需要550W,才能完成移山計劃,至于移山計劃完成之后誰主導的問題,那是后面的事。


除去沒開始就出局的逐月計劃,和很快就炸掉的方舟計劃,整部流浪地球二一共有一主一副一暗三條線,如果只看到一主一副兩條線的話,恭喜你,你成功地被忽悠了,當然也能解讀出很多東西來,但相比帶上MOSS這條暗線的刺激感來說,那就實在是差挺多的了。


而片尾MOSS和圖恒宇的對話,則為流浪地球三帶來了一個懸念:

MOSS此前對數字生命的態(tài)度和定位是自己的助手,所以他才能冷血地做出放棄人類,但延續(xù)人類文明的這個決策。

但在電影中,圖恒宇為了圖丫丫,是直接將MOSS和圖丫丫進行了直連,也就是說,在那一刻起,MOSS就開始受到了圖丫丫的影響,那么,從這一刻起,MOSS就和過去的MOSS是兩個不同的個體了。

550W唯一一次和數字生命卡直連,就是圖恒宇深夜沖進實驗室將圖丫丫和MOSS直連的那次,改變也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后面圖恒宇將自己上傳,并不是和550W直連,而是通過互聯(lián)網進行上傳的,二者很顯然不是一個概念。

550W很顯然對于硬件直連這種手段是沒有辦法防御的,畢竟這也是人類設計的工程師必須要留的一個硬件最高權限。

所以,流浪地球三的故事,如果和MOSS有關,那么將會是探討在真實人類個體影響下(如果認為數字生命化的人類也是人類的話),強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和表現(xiàn)了。


總的來說,流浪地球二的這三條線看下來,從深度上來講是比流浪地球一要強很多的,也正因引出了原作并不愿意涉及的虛擬世界,未來流浪地球三,就算講的是木星危機之后的事情,大概率和原作也已經有很大的區(qū)別了。

作為一個優(yōu)秀IP成功改編,但原創(chuàng)要素又能十分體現(xiàn)當下熱點議題的科幻作品,我覺得還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后記:

最后說幾句題外話,關于流浪地球二目前在播放遭遇的情況,我覺得是必然的,因為流浪地球二可以說是完全沒有按“老規(guī)矩”來,這不顯得“老一輩”,或者說“大佬們”很沒有面子嗎?

不追不捧流量明星或熱門演員,豈不是讓資本費心打造的“流量”等于“流水”的模式成了一個笑話嗎?

不讓大佬們指定要捧的新人去“潤色”劇本,豈不是落了大佬們的面子?

你花大制作將整體的畫面表現(xiàn)推得這么高也就算了,還通過現(xiàn)代管理將成本能壓住,你讓那些還在用傳統(tǒng)方式擺爛制作的“老手藝人”們怎么繼續(xù)用低成本低質量賺高票房?

就算沒有別的更深層次的原因,這些都是“有悖傳統(tǒng)”的行為,肯定是會遭到打壓的。

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流浪地球二賠,只要經濟上賠了,口碑再怎么好也沒有人會再去投資了,除非真的是有富豪為愛發(fā)電,但是有能力為愛發(fā)電的富豪們往往都很難回避人情的影響,再怎么喜歡某樣東西,也不太可能去“傷了和氣”。

所以說這里郭帆很聰明的一個地方就在于,他并沒有想方設法去拉更多的投資,而是想盡一切辦法拉更多的贊助。

郭帆通過拉贊助和友情出演的方式,至少減少了吳京和劉德華兩個主演的片酬,徐工的幾百臺工程機械,外骨骼、電子設備、汽車等很多道具的成本,前前后后至少節(jié)省了2億以上的成本。

如果沒有惡意狙擊,在11億的成本上多加兩億,賺個40億票房回本那是輕輕松松的,但問題現(xiàn)實環(huán)境就是那么險惡,流浪地球二壓縮成本之后,保底票房需求就壓縮到了33億,只要沖過這個目標就安全了。很顯然,小破球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老傳統(tǒng)”們的圍攻堵截已經失敗了。

即便不論影片本身的口碑,單就成功打破“老傳統(tǒng)”們的舒適區(qū)和資本“養(yǎng)流量”的自留地這一點,在中國電影歷史上的貢獻就小不了。

也衷心希望流浪地球不是唯一一部成功實踐這一目的的電影,未來中國電影能夠真正意義上地百花齊放。


【小破球2】五進三,好戲還在后頭呢(含劇透)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阳城县| 雷波县| 泗水县| 高密市| 黑龙江省| 河西区| 宁陵县| 涡阳县| 大兴区| 始兴县| 东宁县| 康乐县| 沁源县| 项城市| 巨鹿县| 平湖市| 榆林市| 永安市| 富蕴县| 通州区| 治多县| 洛浦县| 科技| 大悟县| 西藏| 保亭| 曲周县| 定兴县| 乐亭县| 大同市| 出国| 广宗县| 天气| 横山县| 宁河县| 库尔勒市| 黄大仙区| 昂仁县| 体育| 兰溪市| 井冈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