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溫度如何影響顏色變化和測量結果
客戶經常會詢問我們這樣的問題:為什么設備已經維護到位,但測量結果還是在波動?為什么測量結果每天都會有細微的變化?
通常熱變色性是罪魁禍首,季節(jié)變化時尤其如此。
每種材料的顏色都會隨溫度改變。這些變化使得材料的光反射波長產生偏移,進而影響我們的感官。
顏色偏移通常是肉眼察覺不到的。如果您負責把關顏色關鍵產品的質量,就需要充分了解熱變色性對顏色、測量結果和鑒定能力的影響。

哪些材料有熱變色性?
從染料到陶瓷再到塑料,大多數(shù)材料和顏色都是易變的。遺憾的是哪些顏色會變化、變化程度如何很難預測。必須通過測試檢查材料的反應。
一些制造商巧用熱變色性生產出有趣的產品,如變色指甲油、T恤和飲料杯。

顏色轉變需要多大的溫度變化?
熱變色性因材料和顏色而異。例如,瓷磚只需溫度變化在15°C就可以測量出色差。瓦楞紙板上的印刷品可能需要更大溫度變化才能出現(xiàn)色差。
為了解釋熱變色性對陶瓷樣品的影響,我用工業(yè)設備中常見的綠瓷磚做了一個實驗。首先在室溫下進行測量,建立標準。然后放入冰箱,冷凍至華氏35度(約攝氏度2°C)。然后在其回到室溫的過程中,我用Ci7860每隔幾分鐘測量一次。下表顯示了溫度變化對瓷磚顏色的影響。

當溫度從室溫華氏73.9°(約攝氏度23°C)降低華氏2.9°后,測量值從合格降至臨界。溫度再次降低華氏5.9°后,測量值失敗。試想在實際應用中,此顏色在華氏72°(約攝氏度22°C)實驗室中會通過,而在華氏68°(約攝氏度20°C)實驗室中則失敗。

熱變色性會給哪些領域帶來風險?
以下是熱變色性導致問題的常見情況:
1季節(jié)性氣候變化
如果是季節(jié)溫差較大的地區(qū),請務必警惕熱變色性陷阱。試想在夏季設定標準,此時實驗室內溫度達30°C,等到秋天,早晨室內溫度只有18°C,公差問題就會凸顯。
2擁有多個分支機構的公司
分支機構處于不同氣候區(qū)時該問題尤其明顯。即使使用經過認證的儀器測量相同的標準,在30°C的工廠和20°C的工廠分別測量,熱變色性也會造成讀數(shù)差異。
3在不同冷卻階段測量樣品
以塑料薄膜為例,剛剛擠出成型的樣品與室溫冷卻后的樣品肯定有不同的測量值。薄膜處于高溫時可能合格,室溫時卻有可能通不過客戶的驗證檢查。
4非可控區(qū)域采購
從非可控區(qū)域采購原材料時,請警惕環(huán)境控制不佳造成的讀數(shù)波動。
以穩(wěn)定性克服熱變色性
這不是說不能在高溫或低溫下測量,或者拒絕不同氣候區(qū)的供應商,只是更強調一致性。如果在30°C環(huán)境下測量,則應始終保持該溫度,否則必須設法補償差值。許多新型愛色麗設備在內部傳感器檢測到溫度偏移時會提示重新校準。新型工業(yè)儀器還會隨附綠色瓷磚,既可用于檢查儀器漂移,又可測量熱變色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