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白領(lǐng)排隊買“兩餸飯”——成年人的體面,都是錢給的

(一)
最近看了一個短視頻,在香港的一個茶餐廳門口,不少人排起了一條長龍,他們都在買一種叫做“兩餸飯”的快餐。這個隊伍里,還有不少穿著襯衫的白領(lǐng)。
有一些不好的評論在指責這些白領(lǐng),像他們這個階層的人,不應(yīng)該是坐在中高檔餐廳吃著精致的午餐嗎?或者,點上一個商務(wù)套餐,坐在有冷氣的辦公桌前大快朵頤。而不是跟著一群低收入人群一樣排隊買一份“兩餸飯”。

什么是“兩餸飯”?
“餸”是常見粵語用詞,意思是下飯的菜,“兩餸飯”也就是兩菜一飯。在內(nèi)地,“兩餸飯”通常被稱作快餐,客人可以按需選擇幾菜幾肉。在臺灣,人們大都稱之為客飯。上世紀60年代開始,兩餸飯在香港工廠大廈飯?zhí)眉爸苓叺貐^(qū)流行開來,少部分還會以小攤的形式在學(xué)校附近販賣,光顧的群體主要是藍領(lǐng)、基層和學(xué)生,“平靚正”就是它的金字招牌。當然,也有人戲稱其為“頹飯”,以反映人們對它的低期望。
以前只是低收入人群光顧的“兩餸飯”,現(xiàn)在也能讓如此多的白領(lǐng)加入其中。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疫情之下,香港基層打工仔的生活壓力。

(二)
8月29日,“拼多多”發(fā)布2022年第二季度財報,營收314.4億元,同比增長36%,市場預(yù)期236億元;歸屬于普通股東的凈利潤為88.96億元,同比增長268%;Non-GAAP凈利潤為107.76億元,同比增長161%。
這是“拼多多”連續(xù)第五個季度實現(xiàn)盈利。財報發(fā)出后,29日拼多多股價大漲,一度漲超25%。
“拼多多”的營利說明了什么?
疫情之下,老百姓買東西做到了“貨比三家”,比來比去還是“拼多多”最劃算。
就像以前戲謔的那句:“拼多多都不嫌棄我們窮,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去嫌棄它?”
當下,不要在跟我們談什么投資理財?shù)脑掝}了?;蛟S,熬下去才有希望!

(三)
疫情已經(jīng)第三年了。
這場疫情,讓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多大的改變呢?
曾經(jīng)滿屏的廣告都是鼓勵消費,讓人忍不住有刷爆信用卡都要買的沖動。
可現(xiàn)在,我們都小心的呵護著口袋里不多的余糧,在有限的“開源”下,盡量做到“節(jié)流”。
不少白領(lǐng)會下班之后,會繼續(xù)做份兼職——如擺地攤,或是“跑外賣”、“跑滴滴”。不會在去高級餐廳追求那份所謂的“小資情調(diào)”,更多的還是自己動手解決吃飯問題。
看到網(wǎng)上有不少的做飯視頻,什么“三百塊伙食費過一個月”、“五百塊伙食費過一個月”。或許,三五百塊放在從前是一頓飯的價格,但現(xiàn)在,居然能吃一個月。
相比所謂的“高品質(zhì)生活”,當下我們更喜歡的是“踏實而接地氣的生活”。

(四)
王爾德曾說過:“在我年輕的時候,曾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現(xiàn)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確如此?!?/p>
金錢的重要性,還不需要等到老,一場疫情就讓我們明白了。
無論是白領(lǐng)排隊買“兩餸飯”,是貨比三家買東西選“拼多多”,還是減少外出用餐,“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都讓我們感受到了——疫情之下,基層人民生活的壓力。
希望疫情早日過去,唯愿國泰民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