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學德職上:社工協(xié)助精神康復者保持身心健康的4大技巧
社工在日常入戶探訪過程中發(fā)現(xiàn):較多精神康復者受精神疾病的困擾,缺乏對身心健康知識的了解,不知如何應對自身面臨的身心健康問題。
其次,康復者家屬與社工反映:身心健康問題對康復者的娛樂、社交、家庭關系等多方面的生活造成了一定影響。

如何更好地協(xié)助康復者保持身心健康?社工將結(jié)合從事精神康復領域服務的經(jīng)驗,總結(jié)以下四個可以使用的方法和工具,協(xié)助精神康復者了解保持身心健康的小技巧。
技巧一:構(gòu)建支持網(wǎng)絡,尋求他人支援
建立一個強大的支持系統(tǒng),能為康復者保持個人身心健康提供重要的保障。具體的方法可有:
通過參加興趣小組、社區(qū)活動等尋求支援。在開展活動過程中,第一次參加中心活動,對于康復者來說是最困難的,因為他們對于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不足,此時社工需要給予其更多的鼓勵和支持。
如果康復者在幾次活動中都見到同一個伙伴,且雙方有較多共同的話題,此時,社工可推動康復者試著約對方一起做雙方都感興趣的事,例如散步、打球或出游。如果康復者與對方在一起很開心,可以互相留下聯(lián)系方式,再次相約,保持聯(lián)系,以此構(gòu)建起朋輩支持網(wǎng)絡,在需要時尋求支援。
做義工,為他人做好事是認識新朋友,構(gòu)建支持網(wǎng)絡,促進身心健康的方法。因此,社工在入戶探訪過程中經(jīng)常會采用“康復者義工上門探訪”的形式,增強對被探訪的康復者的朋輩支持。
以康復者梁姨協(xié)助社工入戶探訪的事例為例。探訪前,社工向梁姨介紹探訪的注意事項:做好防疫的安排、關注探訪對象的情況、非評判的傾聽、適當?shù)胤窒淼?。在做好前期的探訪準備后,梁姨與社工一同到達康復者平叔家。
剛開始,平叔對梁姨并不信任,梁姨迅速進入狀態(tài),首先與其聊家常拉進關系,并為平叔送上冬至慰問的棉被。隨后,在平叔提及自己常常會頭暈時,梁姨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
梁姨表示自己也常會頭暈,并分享了自己的處理方法,強調(diào)了頭暈的注意事項及可能導致的風險,并作出示范動作進行講解。
這有效地緩解了平叔的焦慮,令其明白頭暈并非其一人有的,且明白如何做好一些必要的防備工作,并在個人身心健康方面獲得了支持。
在探訪結(jié)束后,梁姨表現(xiàn)較為開心,感受到自己有幫到人,也分享了其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開心一天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不如開心面對。
而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就是愿意來,好像探望朋友一樣,和他們聊天?!鄙绻るS即肯定了其愿意將未見過的康復者視為朋友,并分享經(jīng)驗給他們,同時詢問梁姨日后是否有成為中心正式義工,參與入戶探訪及協(xié)助策劃活動等事情時,梁姨欣然答應,并認為能夠用自己的經(jīng)歷去感悟他人,幫助他人,是一件自豪的事,所以愿意去感染他人,也愿意幫助他人。
社工了解到梁姨時常會主動關心平叔近況,平叔也會邀請梁姨一起品嘗一些新鮮水果或一起結(jié)伴外出活動,互相支援!
技巧二:嘗試減輕壓力與放松練習
協(xié)助康復者或家屬學習減輕壓力與放松的方法。以家屬緩壓互助小組為例,剛開始社工帶一張輕音樂或古典音樂CD播放,說明音樂或大自然的聲音是如何起到輕松作用的,并請每一位組員慢慢地吸氣和呼氣,把注意力放在他們的呼吸上。
隨后,社工向組員講解一遍靜觀的背景、作用以及操作流程等,并邀請組員一起聽著情緒小貼士放松練習音頻一起操作,在操作的過程中,社工也會對組員如何慢慢放松、平緩呼吸、坐姿等進行指導,最后社工邀請組員自己練習一次,并邀請組員分享在放松練習之后,他們的感覺有什么變化。
有組員表示整個練習過程很放松,中途睡著了好幾次,睜開眼睛后感覺精神多了,輕松自在。靜觀放松的確可以緩解疲勞。
同時社工應鼓勵組員平時多加練習,用時才能有更好的效果。除了上述提及的方法外,社工可以引導康復者挖掘適合自己減輕壓力與放松的方法,鼓勵康復者在生活中運用,從而提升康復者身心健康管理的能力。
技巧三:發(fā)展興趣愛好,轉(zhuǎn)移注意力
每個人都有自己真正喜歡的及特別的活動??祻驼咦钕矚g的活動能幫他將注意力從令他難受的感覺上轉(zhuǎn)移出來,并使他感到放松。所以,列出康復者身心健康行動計劃中會包括發(fā)展興趣愛好,轉(zhuǎn)移注意力的活動。
比如,社工跟進過一位康復者Z,她習慣關注外界離婚、家庭矛盾等不好的訊息,往往因此聯(lián)想到自己失敗的婚姻及對子女人生的擔憂,情緒容易低落。
一次,社工來到康復者Z家中,康復者Z正在小菜地給花和菜除草,社工詢問康復者Z的興趣愛好,康復者Z表示自己沒有興趣愛好,但是沒事的時候就會在這片菜地里除草,感覺心情比較輕松。
康復者Z除草除的很干凈,社工對康復者Z除草仔細表示肯定,并鼓勵康復者Z可以經(jīng)常出來地里干一點活,不僅有利于鍛煉身體,也有利于轉(zhuǎn)移注意力,促使心情愉快,降低發(fā)病的次數(shù)。
接著,康復者Z還教授社工如何除草會除得干凈,如何將草的根部連根拔起,以防再次長出來等。其后,社工還了解到康復者Z經(jīng)常在家中會播放廣場舞的碟,康復者Z給社工指指屏幕并臉紅地表示正在學跳舞,社工表示等康復者Z學會了可以教授社工。
康復者也立刻邀請社工與其一起跳舞,社工學著康復者Z跳了一會。社工對康復者Z學習跳舞這鍛煉的方法表示肯定,并鼓勵康復者Z發(fā)展這一興趣愛好,同時說明持續(xù)地學習跳舞對身心健康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所以,社工也鼓勵康復者Z每天都花時間做一個或幾個她喜歡的活動,如形成農(nóng)療和跳舞的習慣,有助于轉(zhuǎn)移注意力,避免產(chǎn)生不良情緒,從而保持身心健康。
技巧四:制定日常計劃,穩(wěn)定日常作息
調(diào)整或改變康復者日常生活作息,充實康復者的日常生活,減少胡思亂想的時間,可助康復者保持身體健康,改善負面情緒。
社工可與康復者一起制定一個日常作息時間表,這樣他們可以在情緒非常壞,不知道要做什么時候按照這個計劃來做。模板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執(zhí)行過程中康復者自己平時可能習慣了散漫的作息時間,突然之間要按時按點起床做事情,會有點力不從心。
社工對康復者的這種情況要表示同理,并及時和康復者協(xié)商,重新調(diào)整日常生活作息表,慢慢一個梯度一個梯度的縮短計劃流程,同時陪著他一起慢慢嘗試的,給予鼓勵。
協(xié)助精神康復者保持身心健康除了上述分享的4種小技巧外,社工還可以鼓勵康復者寫日記,將自己的感覺都傾吐在日記中,不用害怕被批評,這也是非常有用的保持身心健康工具;
再如若康復者個人認為自身飲食可能正在影響自己的情緒,社工可引導康復者留意自身吃了什么和喝了什么,一般情況當康復者以健康和天然的食物為主時,康復者的感覺更好;科學家還發(fā)現(xiàn),眼睛接受陽光照射,并通過大腦中神經(jīng)遞質(zhì)所產(chǎn)生的活動作用,也有助于我們改善情緒。
所以社工不難發(fā)現(xiàn),部分康復者在秋天和冬天,或連續(xù)陰天時情緒容易變差;最后,記得好的睡眠質(zhì)量對精神健康也是十分重要的。
這些小技巧社工一方面可以運用在小組活動,更可以嘗試結(jié)合情緒放松工具,推進小組進程發(fā)展及,另一方面對于推進個案的改變或許能有一定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