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清醒:思想的覺悟,也許只需要一場“大病”!
一個人的思想改變非常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當人的思維模式固化之后,就會伴隨人的終身。
所以我們會看到一些人老了后不但沒有改好,其所作所為反而是變本加厲了。
壞人是不會改好的,很多人一直到老都是頑固不化,不可改變。
從某種意義上講,三歲看老這個說法有道理,一個人一輩子什么樣,是從出生時候就埋下了種子。
那么,在人生的過程中,就真的不能有思想的覺悟和改變嗎?

思想的覺悟,也許只需要一場“大病”
人生就是生老病死,這四種狀態(tài)對應的是成住壞空,是世界萬物的四種“相”。其他暫且不論,我們只談“病”的問題。
在小時候,我對病的體會就是難受,好像是在做噩夢,想要擺脫卻擺脫不了,感覺就跟快要死了一樣。
其實我覺得“病”或許就是“死”的預演,而且有些病確實能夠帶來死亡。另外,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疾病對人的影響還是蠻大的。
只有自己有了切身的體會,才會有真正的覺悟和改變,在這點上,大家都一樣。但如果事到臨頭才醒悟,那又太晚了。
事物都有自己的反面,得病這個事既然不可避免,那我們不妨從積極的一面去看它,是它帶來了人生的實相。

病從何來?何為實相?
任何疾病的生發(fā)都不外乎內外兩方面的因素,外有風寒雨濕,內有憂愁成疾,內外合一,就是鐵漢也經受不起。
而在病中,人容易看到人生的實相:
1、身體是自己的,只能靠自己負責,身體不行了,一切成空。對于健康,不能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2、當你得了大病,你會發(fā)現(xiàn)誰才是真心實意對你的人,誰是你人生的重要人物,誰不過是浮云而已。
3、名利權情不算什么,人在病中,會有不同的感受和視角,比如時間變慢了,變多了,外界的很多東西都看淡了。
4、人生確實是美好的,但過程充滿了痛苦。

所謂人生,猶如一場大病
此病非彼病,我的意思是,以假為真,以壞為好,夢里不知身是客,反任他鄉(xiāng)為故鄉(xiāng)。
比如我們在社會上奔波忙碌,片刻不得停息,白天殫精竭慮,晚上醉生夢死,天天想的是自己的欲望,是想要得到什么。
這樣的狀態(tài),豈不就像是得了一場大???
要知道人生不過區(qū)區(qū)幾十年,爭名奪利,機關算盡,到頭來又能剩下什么?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大多數(shù)人一輩子就跟草一樣,不知自己為何而活,也不知如何去活。

塵中老盡力,歲晚病傷心
這是杜甫《病馬》中的一句詩,其實人生就像是這樣一匹馬,人在風塵中,不得不勞頓不止,盡力而為,在病中的時候,往往是讓人傷心不已。
不過呢,我更喜歡的是劉禹錫的那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人可以得病,但越是容易顧影自憐、自怨自艾的時候,就越要奮發(fā)向上,欣欣向榮。要知道,人的存在本身就是生機盎然,精神可以干預物質,你的所思所想,精神狀態(tài)確實可以影響你的身心健康。
生老病死皆苦,你我皆在苦海沉浮,能夠在苦中修出甜來,化痛苦為快樂,才是真修行。
最后,愿大家都能早日脫離苦境,一念菩提,大徹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