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林悟道《韓非子-解老》第七十二章 恬鬼

紅林悟道《韓非子-解老》第七十二章?恬鬼
紅林悟道《韓非子-解老》上一章韓非子給我們講了圣人的作用。從整體來看,中國是一個沒有純粹宗教信仰的國家,即使是佛教,皈依與相信的人那么多,但從神學的角度來講,這不是正真的宗教信仰。真正的宗教信仰,相信上帝創(chuàng)造了一切,是將命運交給上帝,但中國人相信是“道”創(chuàng)造了一切,是將命運交給自己。中國人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而西方人認為只要自己懺悔就能得到上帝的原諒,命運就能改變。中國人崇拜天地,并從中汲取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西方人崇拜上帝,遵從上帝就是生命的意義。中國人供奉自己的祖先,并從祖先那里承襲生存的技能(耕作)與思想文化,西方人在圣經(jīng)中尋找人類生存的智慧,可他們最終發(fā)現(xiàn)上帝的智慧就是東方思想的根源“道”。
中國沒有成為一個純粹意義上的宗教信仰的國家,要功歸于歷代圣賢,是他們讓我們崇敬與崇拜天地,而不是神鬼。而且在所有的正統(tǒng)經(jīng)典中,都有反對迷信神鬼的論述,在圣賢們看來將人的命運與事物的發(fā)展交給神鬼是愚蠢至極,是禍國殃民的行為。圣賢們總是向世人闡述天地的無私與包容,也總是強調人性的光芒,人是事物的主體,同樣,他們?yōu)榱瞬蛔屔窆沓蔀槭廊说木窠y(tǒng)治者,將君主刻畫為“天子”,讓其擁有了與“道”一樣的特質,這就是中國人寧肯相信人,也不相信神鬼的原因。
當然,天地之道的無形無相,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特質,讓普通老百姓有些不知所措,認識不清,自然會將一些美好的愿望轉化到“神鬼”之上,希望它們能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韓非子也承認這一點,所以他才說“人處疾則貴醫(yī),有禍則畏鬼?!边@一點是可以理解解的。但,有一點是明確的,既是古代的祭祀占卜,也是以敬拜天地,祭祀祖先為前提,我們總是沿著前人指引的方向繼續(xù)前進。正是占卜才有了中國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開啟了中華民族的文明史,讓文明有了記錄。
其實,不管是西方的純粹宗教,還是中國世俗式的圣賢經(jīng)典,目標與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勸導世人向上向善,讓人不受痛苦,生活幸福。退一步進,按中國人的思想,只要百姓生活幸福,信什么都無所謂。在中國凡是歷史的勝利者,恰恰是讓百姓生活幸福,才得到了全國民眾的信任,如果這種幸福能夠持續(xù)并有所提高,這種信任就變成了崇敬,隨之就會升華為信仰。我們只為能給自己帶來實實在在好處的引路人立碑,這就是世俗,世俗社會是以人為中心,宗教社會是以神為中心。
宗教所描繪的極樂世界對于世俗社會中的民眾來說是只能是鏡中花水中月沒有實際意義。對于我們來說無病無災,平安幸福就是最好的,沒有禍害得痛苦,誰還相信神鬼,所以韓非子說“夫內(nèi)無痤疽(jū)癉(dān)痔之害,而外無刑罰法誅之禍者,其輕恬鬼也甚。”意思是體內(nèi)沒有痤疽癉痔等疾病的危害,身外沒有刑罰誅戮的禍患,這樣的人就會把鬼神看得很輕淡。老子也認為:“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意思是按照法則治理天下,鬼神也就不靈了。依法治國,百姓幸福,鬼神自然就沒有了作用。因為百姓跪拜鬼神也只是為了平安健康,生活幸福,現(xiàn)在這些愿望都實現(xiàn)了,而且會越來越好,誰還會相信鬼神呢?
【夫內(nèi)無痤疽癉痔之害,而外無刑罰法誅之禍者,其輕恬鬼也甚。故曰:“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但,這里有一個問題,就是人的欲望,欲望是無窮的,再好的依法治國都無法滿足這樣的欲望,所以韓非子說“圣人在上,則民少欲;民少欲,則血氣治而舉動理;舉動理則少禍害?!笔ベt經(jīng)典,不僅是治國良策,還是思想養(yǎng)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