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Station 25周年,它改變了人們玩游戲的方式
25年前的12月3日,初代PlayStation在日本發(fā)售,索尼開始進入游戲主機行業(yè)。為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索尼將于今日舉辦PlayStation Awards 2019暨PlayStation誕生25周年頒獎典禮。

PlayStation的誕生要感謝索尼一位工程師:久多良木健,以及一家企業(yè):任天堂。20世紀90年代初,索尼和任天堂達成協(xié)議,幫助后者開發(fā)一款兼容SFC的新游戲主機。

主持開發(fā)工作的正是久多良木健,在他和一眾工程師的努力之下,新主機于1991年CES正式亮相,原型機于當年年底被制造出來。

然而,時任任天堂社長的山內(nèi)溥認為索尼在合作中所擁有的權(quán)益過大,因此全盤推倒了該計劃,改而和飛利浦合作。

失去合同的索尼只能選擇自行發(fā)售這臺新主機。1993年年初,在久多良木健的帶領(lǐng)之下,索尼工程師廢棄了原有設(shè)計方案,重新開始了新主機的研發(fā)工作。
1994年12月3日,索尼工程師研發(fā)了2年的新主機PlayStation在日本發(fā)售,與其同臺競爭的,是任天堂的N64和世嘉土星。

憑借著《斗神傳》《皇牌空戰(zhàn)》《山脊賽車》等3D游戲,PlayStation在日本大獲成功,在上市的頭半年里就賣出200多萬臺。

PlayStation平臺上共誕生了7000多款游戲,截至2007年,游戲的累計出貨量達9.62億套,即將于2020年3月3日發(fā)售的RPG大作《最終幻想7:重制版》,其最早正是誕生于PlayStation平臺。

截至到2006年停產(chǎn)為止,在長達十多年的生命周期當中,初代PlayStation(包含衍生機型)全球總出貨量達1億249萬部,戰(zhàn)勝了世嘉土星和任天堂N64,成為當世代主機大戰(zhàn)的勝者。

PlayStation使用CD-ROM格式作為存儲媒介,索尼官方的定義是“電腦娛樂系統(tǒng)”:這臺主機既能玩游戲,也能播放音樂CD,部分機型還支持影音光盤的播放。
雖然PlayStation并非首個使用光盤格式的游戲主機,但卻是首個最成功使用光盤格式的主機,并促使卡帶介質(zhì)主機走向消亡。
初代PlayStation的誕生正式拉開了PlayStation家族的序幕,而在2020年的12月,我們即將迎來家族中的最新成員——PlayStation 5。

PlayStation 5又將給游戲行業(yè)帶來怎樣的改變呢?或許25年前初代PlayStation的那句廣告語在今天仍具有指導意義:“Live in your world, Play in Ours.”(活在你的世界中,玩我們的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