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讀書筆記Ep5】談?wù)勀夸泦卧~要點(四)

今天繼續(xù)聊目錄第二頁的部分重點單詞,這一次文化方面的內(nèi)容涉及得比較多,所以我個人寫起來比較舒服——

Medieval——
社會科學(xué)常見專有名詞,中世紀;
中世紀是天主教在西方占統(tǒng)治地位的一個時期,我們對那個時代的刻板印象就是黑暗、壓抑、封建,但是,最有名的文學(xué)流派之一“浪漫主義”便源自于中世紀,包括我們現(xiàn)在流行文化中的“吸血鬼”、“狼人”、“巫師”等等題材,以及知名的《格林童話》都源于對中世紀傳說的收集與改編,而且,建筑層面成就斐然,所以,文藝層面角度來說,那個時代并非一無是處。
Eurasian——
上次聊過,再復(fù)習(xí)一遍——
看到-an,想到European、Korean、African,猜測這是個形容詞,表示歐亞的;
Eur(o)-,前綴,表示與歐洲相關(guān)的;
涉及專業(yè):地理、歷史,Eurasian plate歐亞板塊。
Islam、Islamic——
社會科學(xué)專有名詞,表伊斯蘭教,伊斯蘭教的信徒是,Muslim;
這兩個詞的詞源都是阿拉伯語,Muslim其實是動詞Aslim的一種變形形式;
阿拉伯語的動詞可以按照音節(jié)分類,然后對應(yīng)不同的變形,動詞對應(yīng)過去式(原形)、現(xiàn)在式、命令式、主動名詞、被動名詞五種變形,然后,詞頭的變化比如是a開頭、i開頭、mu開頭、ma開頭等等表示的是動詞形式,而詞尾變化,如以輔音結(jié)尾、a結(jié)尾、u結(jié)尾,則往往表示名詞的性和數(shù)或者動詞主語的性與數(shù),等等;
Muslim是動詞對應(yīng)的主動名詞的單數(shù)陽性形式,在阿拉伯語專指單獨的男信徒,女信徒阿拉伯語口語里讀作Muslima就行了。
形容詞形式:Islamic,表示伊斯蘭教的,這個顯然是入鄉(xiāng)隨俗的構(gòu)詞法了,-ic結(jié)尾表示形容詞。

Mohammed——
實際上是阿拉伯語名Muhammad的誤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圣人穆罕默德,其實在阿拉伯國家是類似于張三的常用名啦;
Mu-其實一般是阿拉伯語主動名詞或者被動名詞的開頭,所以其實這是個動詞的變形啦,表示值得被贊揚的的人。
Conquest——
名詞,表示占領(lǐng)、領(lǐng)地、(對難題)的控制;
專有名詞一:the Norman Conquest諾曼征服戰(zhàn)爭,大意是因為剛剛逝世的愛德華三世沒有孩子,所以引發(fā)了英法兩國的繼承人的王位爭奪戰(zhàn),最后以法國公爵的取勝終結(jié),建立了諾曼底王朝,這一段歷史非常精彩;
名詞搭配二:the?Spanish/British/Russian?conquests 西班牙/英國/俄羅斯征服的領(lǐng)地;
名詞搭配三:the conquest of inflation/cancer遏制通脹/攻克癌癥。
動詞形式:conquer,攻占(領(lǐng)地、人群等)、克服(難題等);
動詞搭配一:conquer peoples/races/territories征服民族/種族/土地;
動詞搭配二:conquer a fear/one's addiction克服恐懼/戒癮。
名詞形式二:conqueror,征服者、勝利者,漫威有一個人物叫做征服者康,也算個知名反派了。

decline——
有名詞和動詞兩種詞性。
名詞:表示減少、下降、惡化;
名詞搭配一:a decline in/of something某事物的減少、下降、惡化,the period of economic decline經(jīng)濟衰退期,a decline in the local bird population本地鳥的數(shù)量減少,the decline of the aristocracy貴族階級的衰落;
名詞搭配二:experience a mental decline情緒逐漸低落;
名詞搭配三:something falls/goes?into a decline某事物始衰落,something is?in?decline某事物正在衰落。
動詞:表示減少、下降、惡化、婉拒;
動詞搭配一:decline something/decline to do something拒絕某事/做某事;
動詞搭配二:something declines from/to/by amount某物從(某個數(shù)量)減少/某物減少到……/某物減少了……。
Caliphate——
名詞:表示Caliph統(tǒng)治的疆域,即哈里發(fā)帝國,又稱阿拉伯帝國;
Caliph來自于阿拉伯語Khalifa,表示(穆罕默德)的繼承者,即帝國的統(tǒng)治者;
在阿拉伯經(jīng)典《一千零一夜》常能看到“哈里發(fā)”這個詞,阿拉伯帝國的最高統(tǒng)治者;
實際上,如果在小說里面看到Kh-這種字母組合,常常會和彪悍善戰(zhàn)暴力野蠻的民族語言相關(guān),比如Khan可汗(源于突厥語Turkic,一看就和土耳其語Turkish關(guān)系密切),或者這里的Khalifa哈里發(fā)(源于阿拉伯語);
在《冰與火之歌》中,多斯拉克人的首領(lǐng)被稱為Khal,應(yīng)該是取了Khalifa的前半部分,而他們的皇后成為Khaleesi按照發(fā)音來說,-ee這個后綴應(yīng)該是正常的阿拉伯語陰性后綴,而-si應(yīng)該來自于其他語言,介于語言創(chuàng)造者本身涉及到的某些語言,老碧沒有接觸過,所以就不瞎說了。
但是,可以列舉一個類似的現(xiàn)象,德語表示人的陰性后綴大多為-in,法語則是-esse,法語王子是le prince,公主是la princesse,德語王子是der Prinz,公主則雜糅了兩種后綴die Prinzessin,所以詞綴重疊,尤其是外來借詞的情況下,其實還蠻常見的。


以后這種文章篇幅都控制住一千字左右吧,兩千多字寫完,時間過去太久了。
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