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哆咪育兒:寶寶該吃什么油?初哆咪來告訴你
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而脂肪是均衡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體積的脂肪可以提供2倍蛋白質(zhì)或碳水化合物的能量,所以相對于蛋白質(zhì)和碳水化合物而言脂肪的產(chǎn)能高,體積卻小。
在生命的早年,脂肪的來源對孩子成長和大腦發(fā)育至關重要,有充分的證據(jù)證明人乳因子對嬰兒脂肪吸收的重要性,因為母乳喂養(yǎng)兒對脂質(zhì)的內(nèi)吞作用的效率是人工喂養(yǎng)兒的2倍以上。
但是,寶寶到底應該吃哪些油呢?別著急,初哆咪這就告訴你。
我們常吃的油可以分為植物油和動物油。動物油以飽和脂肪酸為主,如豬油、黃油;植物油則主要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如紫蘇籽油、亞麻籽油、核桃油等。其中,不飽和脂肪酸又分為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
接下來跟著初哆咪來看一下這三種脂肪酸的特點:
飽和脂肪酸:容易增加成年人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美國心臟協(xié)會建議,控制飲食中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但對于2歲以下的嬰幼兒無需特別限制攝入。
單不飽和脂肪酸: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風險,但目前并沒有制定嬰幼兒的建議攝入量。
多不飽和脂肪酸:含有必需脂肪酸——亞油酸(n-6)和α-亞麻酸(n-3)。歐洲食品安全局認為,必需脂肪酸攝入不足,會對生長發(fā)育產(chǎn)生不利影響,飲食中我們可以獲得較多的亞油酸,但α-亞麻酸一般難以獲得,被稱為必需脂肪酸。
中國營養(yǎng)學會建議:寶寶的食用油推薦以富含α-亞麻酸的植物油為首選。
在各類油脂中,紫蘇油和亞麻籽油中的α-亞麻酸含量最高,所以寶寶的輔食添加,初哆咪推薦優(yōu)先選擇這兩種油。

但這并不代表著其他的脂肪酸就不需要攝入,為了平衡脂肪酸的攝入,可以將其他類型的油作為備選,交替給寶寶添加,保證營養(yǎng)均衡。
初哆咪推薦寶寶食用油一覽表:
亞麻籽油、紫蘇籽油
這些油中富含α-亞麻酸,但它們的發(fā)煙點很低(如亞麻籽油在107攝氏度時就會冒煙),冒煙之后油的成分就會開始變質(zhì)裂解,還會產(chǎn)生各種有害物質(zhì),所以不適合高溫煎炒,適合用來做涼拌菜、燉煮或者在寶寶輔食制作完成后滴幾滴進去。
核桃油、玉米油、大豆油
這些油中富含亞油酸,其中核桃油中的亞麻酸含量為14%,亞油酸58%,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油酸)為13%,各種油酸的比例最接近推薦值,是目前最科學的日常食用油。同樣,核桃油的煙點也不高,不適合高溫煎炸,涼拌或直接食用會比較好。
山茶油、橄欖油
這些油中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氣味清香,口感好,寶寶容易消化吸收,能有效促進腸胃蠕動,預防兒童便秘,其中山茶油的煙點高達230°C,耐熱,適合炒菜,是寶寶的專屬熱烹油。
初哆咪不建議寶寶食用的油:
不建議寶寶攝入的油主要包含人造黃油、豬油、起酥油、椰子油、棕櫚油等,這些油以飽和脂肪酸為主,不易變質(zhì),耐高溫,適合煎炸,但建議寶寶盡量少吃或不吃。
另外,植物油反復高溫加熱很容易產(chǎn)生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沒有好處,反而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寶寶盡量不要吃過度高溫加熱或反復使用過的油。
初哆咪總結(jié):
每種油中所含的脂肪酸都是不同的,如果缺乏了某種脂肪酸,將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fā)育。所以說,寶寶吃油要混著吃,而不能光吃一種油。初哆咪也建議媽媽們平時給寶寶購買油的時候,可以多種油交替選擇,以保證油脂攝入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