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未有的的卷,世界前10大學offer,從南京出發(fā)!

寫這篇總結的時候,不知不覺這磨人的申請季基本已經度過了,雖然還有個別拖延癥的學校沒有出結果,但是已經拿到了最想去的項目的offer,所以也不打算再等了!回顧自己整個的申請過程,因為疫情和自身專業(yè)的原因,雖說有些波折,但總算還是收獲了比較不錯的結果。如果下文的一些總結能夠對后面的學弟學妹們有些許幫助,就足以讓我慰懷了。
背景&申請結果
我的背景:南京大學
地球系統(tǒng)科學與環(huán)境實驗班——環(huán)境學院環(huán)境科學系(環(huán)境規(guī)劃與管理方向)
GPA: 4.45/5.00;
IELTS: 7.5 R8.0+L8.0+W7.5+S6.5
GRE:項目optional,申請未提交
科研經歷:本校科研3段,1段學院組織的和瑞士德國學校合作的暑期國際科考,海外導師科研2段
暑校:2018年英國牛津大學;2020年昆山杜克大學
Paper:一篇CSSCI(一作發(fā)表);一篇SCI(共一,提交材料時under revision,面試時accepted);一篇SCI(一作,提交材料時working paper面試時under review)
實習經歷:無實習
我的申請情況:
MSc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Imperial College London(去向)
Master of Economics (Theory Stream), HongKong University?
01、時間線
回顧整個大學四年,我應該算是比較早就確立了出國的想法,在反復比較幾家終結之后選擇了世畢盟,事實證明在申請過程中世畢盟確實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
到大四申請季前,其實主要就做兩件事,一是不斷打磨自己的背景,二是提高自己的標化成績。一直以來,我的申請目標就是phd項目,所以從大二下進組開始,大部分的課余生活就是和文獻與數據打交道,由于本科培養(yǎng)模式的特殊(南大地學所謂2+2的實驗班),看似學了各個學科的課程,實際上卻沒有機會深入了解任何一個學科,于是我的科研也就橫跨了最開始的環(huán)境工程的實驗室科研,后來本校老師的環(huán)境健康方向的研究探索以及大三開始加入duke教授課題組開展的環(huán)境經濟學研究,這樣的優(yōu)點是我?guī)缀跎孀懔谁h(huán)境科學領域的所有方向,缺點就是在申請的時候每個方向都沒能做出過硬的成果,這也是最后為什么選擇先讀master的重要原因之一。
關于其他標化成績,GPA的話從大二下分入專業(yè)以來一直就排在前10%,加上專業(yè)課對我的難度不大所以并不是什么大的問題;雅思的話從高考后考第一次開始到最后一次出分已經是第四次考了,由于疫情的原因,一直拖到9月份才拿到有效的雅思成績可以說是有一點點趕了,GRE也是,本來2月的考試一直拖到7月,由于各種事情的打擾一直沒能專心備考,本打算10月突擊一下后來發(fā)現申請項目都不需要,也就不了了之了,這里還是建議大家有時間還是盡早把語言考了,畢竟明年大概率是不會optional了。
從9月開始就是漫長的申請季,盡管10月份差不多材料的初稿都差不多完成,加上邀請老師寫推薦信(非常感謝我的幾位推薦人,都很爽快的答應了我并且應該也是寫了不錯的推薦信),差不多11月中旬遞交完英國主申的幾個碩士項目的材料,12月份陸陸續(xù)續(xù)交了幾所美國的phd(沒有抱太多希望,所以只沖刺了幾個top學校的項目),然后就是等待。1月的時候收到了HKU的offer,然后不出意外陸陸續(xù)續(xù)被幾個phd項目拒了,最后等到3月份收到了IC的面試,面試完當天收到offer基本宣告申請季結束。
02、選校選專業(yè)
一開始我的興趣一直在環(huán)境政策,環(huán)境污染與環(huán)境健康領域,但是暑研的過程讓我逐漸對環(huán)境經濟更感興趣,于是我申請的項目主要包括了偏經濟master(補背景),偏環(huán)境master(背景最符合最有把握),環(huán)境經濟與應用經濟phd(碰碰運氣,phd肯定選最感興趣的但是到申請為止沒什么成果希望不大)。由于疫情的原因,除了美國幾個top項目的phd外,主申的master放在了英國,HKU的申請是當時想試著轉經濟方向,誰能想到還沒交推薦信他就發(fā)了offer還要兩周交定金只能早早拒了,IC這個項目由于課程以multi-disciplinary的課為主,偏向研究并且會有大量的project參與機會一直是我的首選,LSE偏經濟對于我這種理工科背景的人太不友好,而UCL,不出意外申G5都會拿它保底(然而這個拖延癥到現在也沒個消息)。
?
其實在選擇專業(yè)的時候一定要想好自己未來要做什么,從這一點上說沒有直接申到phd也許是件好事,可以讓我在讀master的過程中再思考一下自己的方向,未來的研究是偏向Econ還是Policy Evaluation還是做pollution control和health effects,phd選定了大概率就后悔不了了,當然現在美國的局勢也不明朗,還是先去英國觀望一年在做決定也是先申master的一個重要原因吧(可以說這個想法是疫情爆發(fā)以來種種對我的申請產生的最大的影響)。
03、申請材料&面試
申請的材料是用行動寫出來的,這是我一直堅信的,其實之前三年,你的三圍,CV和PS的干貨,推薦信的內容基本都定了,申請季要做的就是有機整合好之前的所有材料,將最好的自己展現在對方那里。這里尤其要感謝我在世畢盟的培訓師姐姐和mentor不斷地和我meeting幫助我修改CV和PS,從初稿到終稿,我們討論了不下十余次,最終形成了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文書。
?
另外關于推薦信,國內的老師一般都會讓你先給一個初稿,有的教授基本就會原封不動的提交,有的會在這個基礎上做一些修改但是一般不會有太大變動;海外背景的教授推薦信都是他們寫的,就我而言,我是在邀請老板寫推薦信的時候提交了一份個人的summary,這樣可以幫助老板更好地了解你具體做的工作和優(yōu)勢,當然,要給出他們足夠長的時間,建議提前1個月就要聯系,不然臨近ddl會很趕(畢竟越牛的越忙)。關于面試,phd的面試以學術為主,master的話以IC為例,最主要的就是希望你證明你很適合他們的項目,但是只要充分做好準備,保持自信,面試這關應該不難過。
04、關于世畢盟
關于世畢盟,首先非常感謝我的培訓師和mentor,對于整個申請流程的規(guī)劃,各個時間節(jié)點的安排,以及在申請過程中隨時遇到的問題,培訓師都會及時耐心地加以解答;mentor學長是Yale University非常優(yōu)秀的博士生,從最開始大二大三時選擇方向,背景課程的提升,到申請季如何套磁,以及幫助我反復的修改文書的內容和邏輯,mentor都以非常專業(yè)的視角給予我?guī)椭椭笇?。當時簽約世畢盟的時候最看重的就是這種培訓師+mentor的輔導機制和半DIY的申請,對于我們這種相對小眾的學科,在申請過程中有一個專業(yè)領域的優(yōu)秀指導者相當重要,另外,在指導下自己反復推敲和修改CV與PS的內容的半DIY模式比起有的中介直接給你寫文書而言更能提升能力和在文書中真正展示自己的優(yōu)勢,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此外,還要感謝世畢盟南京地區(qū)的吳老師等在申請過程中的關心與幫助。
05、 寫在最后
說實話,疫情對于這一屆的出國黨來說還是有影響的,去美國的風險變大了,人文社科的phd縮招了,去英國今年真的是前所未有的的卷,身邊也有很多同學選擇了保研或者直博就留在了國內,但我并不后悔當初選擇要出去闖一闖,畢竟坐井觀天如何知道天之大,跳出舒適圈有更多的挑戰(zhàn)也有更大的機遇,選定的路就勇敢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