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德戰(zhàn)爭初期為什么元首強行讓古德里安南下
? ? ? ? 巴巴羅薩計劃開始后,德軍兵分三路,勢如破竹,在蘇聯廣袤的大地上突飛猛進。其中古德里安所在的德國中央集團軍更是直逼莫斯科。但是微操大師元首同志突然強令古德里安率軍南下,與德國南方集團軍一起奪取烏克蘭。古德里安心不甘情不愿,但是最后還是服從了命令,最終德軍將近百萬蘇軍包圍在基輔,除少量蘇軍逃走外,其余大部分被俘。這就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包圍戰(zhàn)--基輔戰(zhàn)役。雖然德國奪取了歐洲糧倉烏克蘭,但是中央集團軍因為兵力不足,沒法挺近莫斯科,讓蘇軍有時間調集重兵保衛(wèi)首都,為莫斯科戰(zhàn)役的勝利埋下了伏筆。所以基輔戰(zhàn)役在戰(zhàn)術上德軍勝了,但是戰(zhàn)略上卻是蘇軍贏了。后世的鍵盤俠們無情嘲諷元首瞎指揮,認為如果元首聽從了古德里安等將領的意見,或許人類歷史會改變。

古德里安是純粹的職業(yè)軍人,思考問題會從純軍事的角度。而元首作為德國的最高領袖,要綜合考慮軍事,政治、經濟等多方面。身份的不同,導致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為什么元首如此在意烏克蘭?原因有三:第一,德國國內糧食、棉花等日常物資缺乏嚴重。德國軍隊異常龐大,光是侵蘇軍隊就高達500多萬,如此多青年勞動力無法從事工農業(yè)生產,再加上英美等國的海上封鎖,使得德國國內糧食等物資嚴重缺乏,為了滿足軍人戰(zhàn)斗的巨大消耗以及國民的高福利,德國不得不殘酷剝削被占領國人民,但是依然無法完全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耗。為了不重蹈覆轍(一戰(zhàn)就是因為糧食不夠人民造反),所以奪取歐洲糧倉烏克蘭迫在眉睫。
? ? ? 第二,從烏克蘭尤其是克里米亞出發(fā)的蘇聯??哲姛o時不刻不在威脅著德國的主要石油來源地-羅馬尼亞。羅馬尼亞的石油產量本來就不夠德軍的消耗,現在蘇軍還老是空襲石油工廠,導致德軍的戰(zhàn)爭機器的正常運轉受到了威脅。所以德國必須盡快解決克里米亞的蘇聯??哲姡m然克里米亞離羅馬尼亞的海上距離較近,但是無奈德國海軍很弱,在黑海沒有作戰(zhàn)力量。所以只能陸上進攻,先奪取基輔等地,再進攻克里米亞半島。
? ? 第三,奪取了烏克蘭,就有了奪取高加索油田的前進基地。只要奪取了高加索油田,德國的巨量石油消耗才能被完全滿足。相比一下,莫斯科除了是蘇聯首都,象征意義很大之外,沒有多少戰(zhàn)略物資。
? ?如果古德里安沒有南下,而是直取莫斯科,蘇德戰(zhàn)爭的結果會改變嗎?我覺得不會。因為蘇聯的人口、土地、資源都遠遠超過了德國,蘇聯可以無數次失敗,但是德國只要失敗一次基本就沒了。而且蘇聯軍民的戰(zhàn)斗意志遠非一般國家可比,就算莫斯科沒了,蘇聯軍民一樣會戰(zhàn)斗下去。兩線作戰(zhàn)的德國的失敗是注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