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景泰帝在位八年,一夜間被哥哥奪位,只因他太嫩
景德八年正月十七的早上,已經(jīng)做了八年皇帝的朱祁鈺正在沐浴更衣,準備上朝和大臣們商量國事,忽然聽到外面喧嘩不已,就讓身邊的宦官去打聽。結(jié)果,回來的宦官告訴他,太上皇昨晚已經(jīng)坐上了皇位,現(xiàn)在正在大殿上接受群臣朝賀呢。
朱祁鈺一下子就懵了,難道不是我才是皇帝嗎?怎么在一夜之間就變了天呢?
奪走他皇位的不是別人,正是他唯一的哥哥朱祁鎮(zhèn)。朱祁鎮(zhèn)是前任皇帝,由于在“土木堡之變”中被瓦剌活捉,以此要挾明王朝。所以,以于謙為首的眾大臣就擁立朱祁鈺當上了皇帝,此后君臣一心打退了瓦剌軍隊。
到如今,此事已經(jīng)過去了八年,雖說此后一年多瓦剌就將朱祁鎮(zhèn)放了回來,但回來后就被囚禁到了南宮做太上皇了,這到底怎么回事?
原來,這段時間朱祁鈺病重,他手下的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覺得他不行了,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就策劃并發(fā)動了“奪門之變”,半夜里把太上皇朱祁鎮(zhèn)從南宮放出來,兵不血刃地來到了奉天殿,朱祁鎮(zhèn)就這么堂而皇之的坐上了皇帝寶座。前來上朝的大臣們見到皇帝寶座上換了人,頓時目瞪口呆,面面相覷,這時候徐有貞站出來大喊:“太上皇復辟了!” 朱祁鎮(zhèn)也對百官宣布道:“景泰皇帝病重,群臣迎朕復位,你們各人仍擔任原來的官職。 ”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于是眾朝臣跪倒參拜,朱祁鎮(zhèn)就這么奪位成功。
看到這里,大家不禁要問,朱祁鈺已經(jīng)在皇位上經(jīng)營了八年,怎么會如此輕易就讓自己哥哥奪走了皇位呢?我認為,朱祁鈺至少犯了三個錯誤,才會導致今日的結(jié)果。

編輯
第一,政治上過于“稚嫩”。
朱祁鈺是在一個非常特殊的情況下當上的皇帝,因為當時的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國不可一日無君,為了保住大明江山,這才在于謙等人的擁立下登上了皇位。此時朱祁鎮(zhèn)并沒有死,只是在瓦剌手中而已。
朱祁鈺上臺后,重用于謙、石亨等人打退了瓦剌,這是沒有問題的。有問題的是,從那之后,朱祁鈺就堅決不與瓦剌和談,對瓦剌提出的一切條件都不答應(yīng),要錢不給,要地方也不給。瓦剌一看,自己手中的明英宗不僅不能為自己撈到任何好處,反而成了燙手的山芋,于是很快便找了個理由將朱祁鎮(zhèn)放了回去。
這個地方,就看出朱祁鈺在政治上過于“稚嫩”了。他當時可能考慮的是國仇家恨,也可能考慮的是自己態(tài)度強硬些,瓦剌一怒之下就會殺了朱祁鎮(zhèn),但是他沒有想到,人與人之間是仇恨,但到了國家之間,就是政治利益的交換。如果他擺出一副和談的架勢來,即使不答應(yīng)瓦剌的條件,也可以一直拖下去,這樣瓦剌看到朱祁鎮(zhèn)還有利用價值,那就說什么也不會放他回來了。反之,朱祁鎮(zhèn)沒有了利用價值,瓦剌還留著他干什么?
與此相似的是宋朝,當時徽欽二帝被金國擄去后,宋高宗趙構(gòu)就深諳其中的道理,他一邊任用岳飛等人打仗,另一邊卻積極與金國和談,結(jié)果談來談去,徽欽二帝直到死也沒回得來,趙構(gòu)的皇位坐得四平八穩(wěn),盡管趙構(gòu)沒有兒子。所以,和趙構(gòu)比起來,朱祁鈺在政治上,稚嫩的就像三歲的孩子一樣,太純潔了。

編輯
第二,做事時太多“顧忌”。
第一步走錯了不要緊,但朱祁鈺接下來的第二步也走錯了。在朱祁鎮(zhèn)平安從瓦剌回來后,朱祁鈺竟然沒有殺他,只是將其囚禁在南宮,還好吃好喝的供著。難道說你搶了人家的皇位,還想著和人家和解,一家人其樂融融地過日子不成?
從史料上來看,朱祁鈺不是沒有對朱祁鎮(zhèn)動過殺心,但他做事實在是“顧忌”太多,想著既要殺朱祁鎮(zhèn),又不想留下殺兄的罪名,所以曾嚴刑拷打朱祁鎮(zhèn)身邊的人,想要給朱祁鎮(zhèn)按上個罪名,好使自己可以名正言順的殺他,不過朱祁鎮(zhèn)規(guī)矩的很,沒有留下把柄。
但是,沒有借口就不殺了嗎?
皇宮大院,每天不知道發(fā)生多少齷齪事,你派個人去行刺,或者叫個人去給朱祁鎮(zhèn)下藥,實在不行你在南宮放一把大火,事情不就一了百了了嗎?非得找個正大光明的理由,結(jié)果七年的時間也沒找到,最后養(yǎng)虎為患,自己的皇位反而被奪走了。

編輯
第三,逆境中不能“奮起”。
在得知自己皇位被奪后,朱祁鈺的反應(yīng)簡直出人意料,他沒有想著怎么奮起反撲,奪回皇位,而只是淡淡的說了一聲“好,好,好,”,就又回到床上面朝里睡下了。
我的天!這是皇位爭奪,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zhàn)爭,朱祁鈺竟然就跟小孩子過家家似的,一賭氣什么都不管了,躺回床上睡覺去了。其實,當時朱祁鎮(zhèn)雖然奪位成功,但時局并未形成定局。朱祁鈺當了八年皇帝,肯忠于他的大臣還是有不少的,只要振臂一呼,擁護朱祁鎮(zhèn)的人肯定不如擁護他的人多。
再者,當時的兵權(quán)主要還是在兵部尚書于謙手里,如果朱祁鈺能及時聯(lián)系于謙等重臣,一起殺回奉天殿,未必沒有翻盤的希望,而且應(yīng)該說翻盤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但朱祁鈺自己放棄了,他像鴕鳥一樣把自己的腦袋埋進土里,對外面的事不聞不問,錯失了最后的翻盤機會。
但是,他再怎么裝糊涂,朱祁鎮(zhèn)也不會放過他。在“奪門之變”后僅兩個月,朱祁鈺就莫名其妙的死了,到底是不是病死的,沒人知道。而且,由于他的“不作為”,使得“大明第一忠臣”于謙也被復位后的朱祁鎮(zhèn)構(gòu)陷致死。
綜上所述,朱祁鈺雖然當了八年皇帝,政績也還算說得過去,但卻實在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心不夠黑,臉皮也不夠厚,最后被自己哥哥奪走皇位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