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打壓領(lǐng)主大名的法令為什么促進了日本的城市化?
江戶幕府是日本統(tǒng)治最穩(wěn)固的幕府政權(quán),這與江戶幕府初代將軍德川家康制定的一系列打壓領(lǐng)主大名的法令密不可分。而德川家康打壓領(lǐng)主大名的法令卻促進了日本城市化。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日本古代的“城”分成兩個部分:一是領(lǐng)主、高級武士居住,儲存財寶物資、武器裝備、建有各種防御工事的城堡;二是下級武士、平民、商人、工匠居住,幾乎沒有防御能力的“城下町”。

與城堡相比,城下町更接近如今的城市,城堡與城下町的分離則成為日本城市化的一大阻礙??椞镄砰L、豐臣秀吉都想過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但最終解決問題的卻是德川家康的“無心插柳”。

元和元年(1615年),剛剛滅亡豐臣家的德川家康頒布“一國一城令”,即每個令制國內(nèi)只能保留一座城堡。德川家康的本意是想大量拆除這些軍事城堡,從而消滅大名起兵反抗幕府的基礎(chǔ)。

問題是在江戶幕府之下的三百來個大名中,領(lǐng)地覆蓋一個以上令制國的大名只有十幾家。大部分令制國內(nèi)都存在幾個乃至十幾個大名,實行“一國一城令”就意味著很多大名將徹底失去城堡。

但剛剛滅亡豐臣家的江戶幕府武威正盛,沒有大名敢抵制“一國一城令”。于是除了少數(shù)還能保留城堡的大名之外,江戶幕府之下的大部分大名都被迫拆除了自己的城堡,變成了無城大名。

城堡被拆除后,無城大名只得將自己的住所和管理領(lǐng)地的藩廳安置在原來的城下町之中。于是很多城市的城堡與城下町的分離便隨著“一國一城令”而徹底消失,大大促進了日本的城市化。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