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里的興慶宮為什么會與長安的民居相鄰?
這幾天《長安十二時辰》憑借優(yōu)秀質量在社會上引起熱議,而劇中的多條線索也開始匯聚到圣人所在的興慶宮。但奇怪的是,興慶宮為什么會與長安的民居相鄰以至于龍波可以輕易混入呢?

唐朝長安城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皇家宮禁、坊(居住區(qū))、市(商業(yè)區(qū))。根據唐朝規(guī)定,已經成年的李姓皇親不得繼續(xù)住在長安。少數(shù)被允許住長安的皇親也不能在皇家宮禁中居住。

因為不能住在皇宮里,所以住在長安的李姓皇親把自己的府邸都放在長安的各坊之中。在唐玄宗李隆基當藩王的時候,他的王府設在長安隆慶坊之內,兄弟們的王府也在隆慶坊附近的坊中。

李隆基當皇帝后,隆慶坊因避諱而改名為興慶坊。年幼喪母的唐玄宗與兄弟們的感情很好,不愿意住的地方離兄弟們太遠。另外,非嫡非長卻當了皇帝的李隆基對這些兄弟們也不是特別放心。

于是唐玄宗決定將自己昔日王府所在的興慶坊改為興慶宮,而唐玄宗把兄弟們的府邸也都安置在興慶宮周邊。這樣唐玄宗既可以隨時與兄弟們見面維系感情,也可以監(jiān)視兄弟們的日常行為。

但按照隋唐長安城的設計,興慶坊本是一般居民區(qū),不是用來建皇宮的。唐玄宗又出于節(jié)儉的考慮而沒有對興慶宮周邊進行大規(guī)模改造,因此興慶宮就成了緊鄰長安一般民居的皇宮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