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大的悲哀,莫過于缺乏想象力
翻翻網(wǎng)上的熱搜、想想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各種事情,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熱熱鬧鬧的“新聞”和“傳說”,其實翻來覆去都是那幾個單調(diào)而陳舊的主題。表面上風(fēng)云激蕩、變幻莫測,其實卻是換湯不換藥、萬變不離其宗。
這不,“頂流”事件尚未了結(jié),“破冰文化”就突如其來地刷新了大眾的視野。正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只不過——依舊是同一股味兒。依舊是男女關(guān)系、依舊是權(quán)力與角色的博弈,依舊雷同得就像作弊一樣毫無新意。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如此缺乏想象力。
翻來覆去、覆去翻來,縱然千軍萬馬都已潰不成軍,卻還是前仆后繼、樂此不疲。
一切看上去是那么熱鬧動蕩,一切實際上卻又是那么乏味單調(diào)——只不過很多人根本覺察不到。
畢竟他們的想象力實在太過于匱乏了。
而成年人的大多數(shù)悲劇,恰恰來自于這里。
悲劇一:想象力匱乏導(dǎo)致自戕。
一個缺乏想象力的成年人是什么樣子的呢?
對此,《小王子》作了十分生動而有趣的描述。它這樣寫道——如果你對大人們說:“我看到一幢用玫瑰色的磚蓋成的漂亮的房子,它的窗戶上有天竺葵,屋頂上還有鴿子……”他們怎么也想象不出這種房子有多么好。必須對他們說:“我看見了一幢價值十萬法郎的房子。”那么他們就驚叫道:“多么漂亮的房子?。 ?/p>
大人們可真奇怪。小王子說。
是啊,奇怪的大人們總是難以想象這個世界有多少奇妙的、豐富的、美好的事情。盡管他們曾經(jīng)可以。
正如小王子所說,所有大人都曾經(jīng)是小孩,然而只有少數(shù)人記得。
大多數(shù)人越是長大,就越是失去了感知這個世界的靈敏。因為他們?nèi)康淖⒁饬拖胂罅Γ瑤缀醵己翢o保留地獻(xiàn)給了生活中那些最具有誘惑力、然而也最具有迷惑性的事情。比如物質(zhì)、權(quán)力、利益,以及男女之事。他們沉溺其中、興奮不已。
在他們看來,世界無外乎如此。所有的一切也都無外乎可以用這幾種事物來定義和解釋?;蛘哌@幾種事物之間相互定義、相互解釋。
就像在諸多侵害案件中,總有人一拍腦門就能以一種老練的姿態(tài)斷言:錢沒給到位、想上位······諸如此類。
這或許不該怪他們。畢竟像受害人的痛苦、尊嚴(yán)、傷痛這類需要高階感受力的事物,是不可能出現(xiàn)在他們極其有限的想象范圍之內(nèi)的。因為他們的想象力,往往僅限于他們能夠認(rèn)知到的那些有限的事物之中。比如物質(zhì)、權(quán)力、利益,以及男女之事。
魯迅先生就曾辛辣而不失幽默地嘲諷過某些人:“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想像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jìn)?!?/p>
你給他們講服裝文化、講女人的儀態(tài)之美、講神態(tài)舉止、講人對于美的鑒賞能力、或者人看到美麗事物的心情······你可拉倒吧,這一切壓根兒就不是他們可以想象的。搞不好他們還會狠狠地瞪你一眼,罵你“神經(jīng)病”。
曾親眼見過某些人——包括某些名人大V,無論什么時候、不管討論的是什么事情,他們總能落到同一個“點”上:不是物質(zhì),就是性。又或者是他們深信不疑的某個什么??傊?,他們?yōu)樽约旱纳羁毯屠暇毝袆硬灰选?/p>
他們的想象力,就是如此“專注”而單一。
就像那個笑話說的:國王得知老百姓沒飯吃,就一臉震驚地問他們“何不食肉糜”?
沒飯吃?那你們吃肉呀。
可憐的國王。不怪他。除了“肉糜”,他還能有什么別的主意?想象力不允許啊。
也許從某種角度來說,想象力的單一的確可以免去許多“麻煩”,讓生活變得“簡單”而高效。遺憾的是,這一切的代價卻往往是厭倦和空虛。
雷同的“主題”,可以在不同的人身上上演無數(shù)熱鬧的故事。然而對于某個單獨的個人來說,卻極容易演變成“事故”。
試想,一道菜再怎么美味,若是天天吃、月月吃、年年吃,擱誰也受不了啊。這會讓人發(fā)瘋的。
事實上,有的人的確“瘋”了,“瘋”得不知不覺、毫不自知。直到有一天,他們終于成功地將自己“瘋”上了熱搜。
悲劇二:想象力匱乏導(dǎo)致冷酷和麻木。
村上春樹在《海邊的卡夫卡》中表示:責(zé)任來自于想象力。沒有想象力,責(zé)任也就無從產(chǎn)生。
這就是為什么,那些罪大惡極之人總能理直氣壯地拒絕伏法認(rèn)錯,甚至憤憤不平或者深感委屈。因為對于自己之外的一切事物,他們是沒有想象力的。
他們想象不到自己以外的人會有怎樣的思想、感情、痛苦、恐懼,也想象不到自己給他人造成了怎樣的冒犯和傷害。
在他們看來,那些人跟草木蟲獸、泥塊石頭,跟生產(chǎn)線上的機器和零件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對于他們來說,“······像捏死一只螞蟻那樣容易”的話,真的并不是隨便說說而已。那是他們靈魂深處的聲音。
就像臭名昭著的納粹劊子手艾希曼,在瘋狂迫害幾十萬猶太人之后,他卻無動于衷地表示,自己只是按上級的要求執(zhí)行自己的工作而已。
這正是想象力匱乏的最為可怕之處。
再沒有什么比讓一個不具備人類想象力的人生活在人群中更恐怖的事情了。這甚至比人生活在獸群之中更為驚悚。因為這樣的人懂得人類的一切,卻唯一不懂人類的靈性、人類的甘苦。
這樣一來,他們傷害起人來,自然就無所顧忌、得心應(yīng)手。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所謂想象力,正是人之所以區(qū)別于其他動物野獸的關(guān)鍵。
一個人缺乏想象力,就會有一群人受到傷害。一群人缺乏想象力,就會有無數(shù)人受到傷害······
不敢繼續(xù)想象。
為了“世界和平”,愿我們每個人都能多一些“想象力”。哪怕我們已經(jīng)過了富有想象力的年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