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還是工作?
面臨選擇,進退兩難。盡管心里已經有既定的答案,但是總會冒出來一些“但是”,其中包括他人的觀點,建議。
?
一方面,出主意的對方可能只是熱衷于出主意,而并不保證主意執(zhí)行的效果,這些外面的聲音在耳邊縈繞,不免干擾自我的判斷。另一方面,是自我將個人價值建立在他人的評判上。
?
這么做,是好的。那么做,是不好的。
?
如果一條道走到黑,絕對忠誠于某一信條,不失為一種幸福的策略。
然而,在內心聲音與外界聲音產生差異時,自我意識不堅定,容易被外界影響的朋友,就容易搖擺,焦慮,慌亂。
?
選擇困難時,試著排除想象中的,可能出現(xiàn)但并沒有出現(xiàn)的不利因素,試著發(fā)現(xiàn)即將入手的選擇,絢麗多彩的優(yōu)勢。
?
有的朋友在上完了一定程度的學后,疑惑要不要繼續(xù)升學。
?
但凡產生了這個懷疑,一方面因為,本身對學術鉆研毫無興致,又對腦海中的職場環(huán)境過度構建,另一方面又因為,對升學的好處隱約了解,這種了解又不足以覆蓋對職場的向往。
?
這還是站在了徘徊的門前。既沒有在書海中遨游徜徉,又沒有在職場里奔騰馳騁。
?
沒關系,沒有什么選擇能萬事大吉,也沒有什么選擇會勞而無功。
?
現(xiàn)在想工作,就工作。工作后也能繼續(xù)讀書,相比而言,那時經歷了更多,更明白缺陷所在。有了更強的目的性或者更大的誘惑,也許比現(xiàn)在更催人奮進。
?
如果覺得,幫助不大,時間不夠,精力不足,那說明這件事本身不值得做,那就更不用因為沒做而扼腕嘆息了。
?
此刻的遲疑,不如看做中途的暫停。好比一段關系,累了,就分開。但分開不代表全然消弭。選擇分手,便能感念往昔的時光,選擇重逢,便能共赴未來的悲歡。
?
不管選什么,都不算浪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