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視角下的《少女歌劇》● 第一期 愛城華戀的“俄狄浦斯王”日神形象 文字先行版


前言
? 在觀看《少女歌劇》的劇場版《燃燒的舞臺》后,電影所給予我的并非是與其他“長頸鹿”一樣覺得空空的感受,反而是一個“謎題”,而這謎題使我陷入了苦思,謎題名為“愛城華戀”,,但其他長頸鹿的解析幫助下,加之,我在閱讀了一位偉大哲學(xué)家的著作后所得的聯(lián)想,一切都茅塞頓開了,那本著作便是——德國哲學(xué)家尼采的處女作《悲劇的誕生》,通過這本書我找到了揭開一切的真相的“鑰匙”,所以今天我將用“尼采視角”來解讀《少女歌劇》的種種疑問,最后來揭曉“愛城華戀”這個謎題。
一、作者與書籍
正式開始前,不妨大家先了解一下尼采這位的哲學(xué)大師,和他的著作《悲劇的誕生》。

在這里提一下,尼采本人作品與以往的哲學(xué)作品相比有一絲“叛逆”的味道,甚至可以說是“離經(jīng)叛道”,而這種特質(zhì)也體現(xiàn)在他的處事作風(fēng)上,其導(dǎo)致本人在學(xué)術(shù)圈中遭人排擠,當(dāng)然尼采不屑于所謂學(xué)術(shù)圈的爭名奪利等的無聊之舉,哪怕是早期,在這本尼采的處女作《悲劇的誕生》也能看到尼采那“與眾不同”的特征,但是對于他的恩師“李契爾”卻是苦惱,在這書出版后,從原本的對尼采感到驕傲,直接變?yōu)椤安恢狄惶帷?,然后寫信對尼采進行一頓痛批并表達失望,信中
“這真是一個可悲的事件”
“最使我氣憤的是他對哺育他的親生母親的不敬,這個母親就是古典語文學(xué)。”
甚至原來一個尊敬尼采的年輕人維拉莫維茨,也借題發(fā)揮寫了一本小冊子對尼采發(fā)出批判。
《未來哲學(xué)!駁尼采的<悲劇的誕生>》
但不可否認(rèn)《悲劇的誕生》這部作品在后世眼光看來還是極具價值的,其中探討了古希臘的悲劇的興衰與其背后的內(nèi)涵,不難看出尼采確實對古希臘悲劇有著獨到的見解,還有古希臘人的奧林匹克神話種種的解析依舊被現(xiàn)在的眾人稱贊。
二、俄狄浦斯
除此之外,我們不僅需要了解尼采,我們還要知曉《俄狄浦斯王》這部悲劇的內(nèi)容,因為古川監(jiān)督在訪談中說道:“自己在幼時讀過希臘神話,所以這個經(jīng)歷對日后的《少女歌劇》的創(chuàng)作有著巨大影響”。
通過這一點,我自然聯(lián)想到尼采的《悲劇的誕生》的內(nèi)容,而其他長頸鹿對《少女歌劇》的中《StarLight》的原型已有論證。

在這篇專欄中就提到《StarLight》的原型是《俄狄浦斯王》。
作者我本人也特別贊同這種說法,而巧合的是——在《悲劇的誕生》中“俄狄浦斯”也是一個重要論證點。
故事是這樣的:
?從前在忒拜有個國王名叫拉伊俄斯,他與他的皇后俄卡斯忒十分恩愛,但是他們多年沒有生出子嗣,因此國王心中充滿疑問,便去阿波羅神殿禱告,想從光明神阿波羅得到答案,阿波羅告訴他,曾經(jīng)他的祖輩因為犯下罪過導(dǎo)致其被人詛咒,而你自己也在年輕的時期犯過錯,所以宙斯預(yù)言“在未來的一天,你會被自己的孩子殺死”。
“因此你拉伊俄斯不能有孩子,否則你被會你的孩子殺死?!?/strong>
就這樣國王拉伊俄斯回到自己的宮殿,為了防止被自己的孩子殺死,他不得已對皇后隱瞞了這件事,然后冷落避開皇后俄卡斯忒,可是皇后按捺不住寂寞,在一次宴會后與醉酒的國王結(jié)合,不久誕生一子。為了避免預(yù)言成真,國王只好把孩子拋棄在荒郊野外,讓其自生自滅。
可是國王沒有預(yù)料到他的孩子是如此幸運……
孩子被丟棄后,一個牧羊人撿到了他,并且取名為“俄狄浦斯”,然后他又聽說科任托斯國的國王與皇后同樣一直沒有孩子,希望領(lǐng)養(yǎng)一個孩子,于是他就把俄狄浦斯交給他們撫養(yǎng)。
就這樣俄狄浦斯健康長大了,直到在一次宴會上,國王波里玻斯宣布俄狄浦斯成為下一任國王的時候,一位老臣十分不滿俄狄浦斯的過往行為,憑借酒勁對其謾罵順帶把他的身世說了出來。俄狄浦斯對此感到困惑,便像他生父一樣去往神殿詢問阿波羅——以求獲得答案,同樣阿波羅也把預(yù)言告訴了俄狄浦斯,而且更加惡劣。
俄狄浦斯也恐懼預(yù)言成真,自己會把父親殺害,與母親結(jié)婚生子(因為他一直相信他的養(yǎng)父母是他的親生父母)。
于是就此俄狄浦斯離開了科任托斯國,開始了流浪,最后他來到忒拜城的一段路上,偶然遇見了一行車隊,而其中有位老者,俄狄浦斯所在的小路只能通過一人,于是那老者就粗暴地命令俄狄浦斯讓路,這招致俄狄浦斯的不滿,于是發(fā)生了爭執(zhí),然后兩方大打出手,最后老者被俄狄浦斯打死了,可是俄狄浦斯不知道的是那位老者就是他親生父親——拉伊俄斯。
就這樣來到忒拜城門前,通過周圍居民了解到,一只獅身人面女妖占據(jù)了城門,阻止人們的進入城內(nèi),除非您能答對她的謎語——“什么動物在早上用四條腿走路,到了中午又用兩條腿走路,到了晚上之后后用三條腿走路?!?/strong>方才能進入城中,否則將會被她吃掉。
因此她成為了民眾最大的禍害,而原來的國王已經(jīng)外出尋找答案很久了,至今也沒有回來,因此皇后的弟弟(也就是國舅)宣布,誰能解開謎題打敗獅身人面女妖,誰就能迎娶皇后成為新的國王。
后來勇敢聰明的俄狄浦斯,成功回答了謎題的答案——“人”,致使女妖羞愧難當(dāng)墜崖而死。

就此俄狄浦斯成為英雄,成為新任國王,迎娶了皇后。
但是一個人永遠(yuǎn)不會一直幸福下去……
在俄狄浦斯開明地統(tǒng)治下,忒拜也曾有一段美好的時光,百姓安居樂業(yè),王國富足充滿生氣。
可惜好景不長,一天瘟疫爆發(fā),接踵而來是各種災(zāi)難,洪水,地震,火山爆發(fā)等等。
面對災(zāi)情,俄狄浦斯再次感到痛苦和不解,自己做錯了什么,上天要這樣懲罰他。
這時阿波羅再次出現(xiàn),告訴了俄狄浦斯災(zāi)難發(fā)生的原因——“一個殺人兇手,一個殺死前任國王的人還在逍遙法外,而對于你俄狄浦斯,你的失職——沒有抓捕他,導(dǎo)致眾神對此十分不滿所以才降下懲罰。”
至此俄狄浦斯終于明白了前因后果,便開始尋找兇手。
他先去尋找先知,渴求他們告訴自己真相。
然而先知占卜后,卻告知俄狄浦斯,他不能告訴俄狄浦斯真相,因為他得知真相后只會迎來更多的痛苦。
俄狄浦斯聽后發(fā)怒而后指責(zé)先知,知情不報甘愿別人的做幫兇。
先知不堪受辱,最終還是告訴了俄狄浦斯真相:
“俄狄浦斯,你就是殺害國王拉伊俄斯的兇手,而且你還與你的母親結(jié)合,毫不知廉恥?!?/strong>
沒多久皇后趕到現(xiàn)場,聽了先知的話語也開始指責(zé)他的無知,她的前夫是死在路口上,可那殺人兇手是一名強盜,況且她的親生兒子早就被丟棄到了荒野中去世了。所以俄狄浦斯怎么可能是兇手,但是俄狄浦斯心中卻有所思。
此時科任托斯國使者前來向俄狄浦斯報告他養(yǎng)父的死訊,并且請他回國繼承王位。
俄狄浦斯拒絕了他,并且詢問自己是不是科任托斯國王的親生孩子。
在使者那里,俄狄浦斯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他的確是那個被國王與皇后丟棄的孩子。
一切塵埃落定后,皇后卻不能接受現(xiàn)狀飛快離開了人群。
當(dāng)俄狄浦斯尋找到她時,她已經(jīng)上吊自殺了,
不能接受慘劇的俄狄浦斯,用胸針刺瞎了雙眼,祈求以后自己不會再看到如此這般的罪惡。
在故事的最后,俄狄浦斯自愿流放,離開忒拜這災(zāi)厄之地。

三、日神“阿波羅”(Apollo)||:「夢」
回顧動畫無論是劇場版還是TV版,我們都可以看到愛城華戀和俄狄浦斯一樣,都有一段如夢般美好的經(jīng)歷。

但是往往在這段經(jīng)歷后,我們的主人公終究會陷入痛苦,所以這是我們需要反思“這段如美夢般的經(jīng)歷意味什么?

這時我必須要認(rèn)識一位神靈“日神阿波羅”,尼采在《悲劇的誕生》中是對這位神靈是如此解釋的:

日神,作為一切造型力量之神,同時也是預(yù)言之神。按照其語源,他是‘“發(fā)光者(格外補充一點:在德語為‘der“schiende”,外觀制造者’)”,是光明之神,也支配著內(nèi)心幻想世界的美麗外觀?!岵伞侗瘎〉恼Q生》
這一說法來源于德語的“光”(Schein)一詞,因為在德語中“光”除了具有“光明”的涵義外,同時也有“外觀”的,因而尼采自然把阿波羅與外觀聯(lián)系起來,這一點我們需要格外牢記,后續(xù)我還會提到。
“按照盧克萊修的見解,壯麗的神的形象首先出現(xiàn)在夢中向人們的心靈顯現(xiàn),偉大的雕刻家是在夢中看見超人靈物優(yōu)美的四肢結(jié)構(gòu)的?!薄岵伞侗瘎〉恼Q生》

《刺客信條 奧德賽》中阿波羅的雕像
更何況作為所謂外觀藝術(shù)的雕塑和建筑,尤其是在阿波羅神廟(斐德爾神廟)中他的體現(xiàn)在那些柱子上,而這些作品的藝術(shù)家都是日神的藝術(shù)家。

當(dāng)然每個人在創(chuàng)造夢境方面都是完全的藝術(shù)家,而夢境的美麗外觀是一切造型藝術(shù)的前提。
而“夢”是一個經(jīng)典要素,它在許多作品中作為彌補現(xiàn)實中不完美的要素存在。
例如《魔法少女小圓》劇場版 叛逆的物語 中吼姆拉自身的靈魂寶石被污染后,而產(chǎn)生魔女結(jié)界就是一個美好的夢境,來彌補曾經(jīng)她得不到的幸福,因為之前的她什么都做不到(密碼正確.jpg),在這里——她什么都能得到。

——這正則是體現(xiàn)了“日神的作用和要素”。
四、日神要素與作用
這里為了方便我們直觀了解這些概念,我們依舊以《魔法少女小圓》劇場版——叛逆的物語 為樣本參考。(當(dāng)然不是有個角色特別像吼姆拉罷了)

正如前面說道,這是一個美好無暇的夢境,要知曉其中作用的緣由,我們必須了解夢的形成原因。在排除外因(例如圓神的干涉和魔女結(jié)界的特性)后,其內(nèi)在更多是吼姆拉(曉美焰)自己的潛意識想法。此刻,一切都是那么完美無瑕,對于曉美焰而言,這就是自己想要的。正是因為TV版的結(jié)局,小圓以自己的存在換來魔法少女的終結(jié),并非是完美的,尤其在曉美焰看來這樣的決定是Bad End(同樣這種類似情況華戀也經(jīng)歷過,因為這種相似性存在,所以我自然把“叛逆的物語”作為映照對象)。
這種用犧牲換來的所謂勝利,恰恰是吼姆拉不能接受的。
因此她的內(nèi)心留存著一個“空洞”,而這一次利用魔女結(jié)界的特性,替自己創(chuàng)造了夢境,朋友們,這時我們能看出當(dāng)“夢”的作用。就像是受傷的孩子,向母親渴求安慰和庇護般,人需要一個樂園來治愈傷痛,在這一刻,夢便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人人都會做夢。
但如果要具體講述,這需要我們?nèi)チ私夤畔ED人的的“恐怖智慧”。
在《悲劇的誕生》中寫到:
? ?“流傳著一個古老的神話:彌達斯國王在樹林里久久地尋獵酒神的伴護——聰明的西勒諾斯,卻一直沒有尋到。當(dāng)他終于落到國王手中時,國王問道:對人來說什么是最好最妙的東西?這精靈木然呆立,一聲不吭。直到最后,在國王的逼問下,他突然發(fā)出刺耳的笑聲,說道:“可憐的浮生啊,無常與苦難之子,你為什么要逼我說出你最好不要聽到的話?那最好的東西是你根本得不到的,這就是不要降生,不要存在,成為虛無,不過對于你還有次好的東西——立刻就死?!?/span>
是的,這個故事似乎聽起來有點“恐怖”,但卻反應(yīng)了古希臘人對來自生存的恐懼與困難的認(rèn)知,而作為生物的他們,出自本能想活下去??缮娴目謶峙c困難侵?jǐn)_著他們,從而產(chǎn)生痛苦,因此他們需要一個力量來支撐他們活下去,這時“日神”出現(xiàn)了,他用自己的“光輝”來創(chuàng)造名為“夢”的幻境來隔絕與掩蓋現(xiàn)實的恐懼,美化人生。
概括一下,便是人在現(xiàn)實苦痛的重壓之下,他成為了病人。所以他們需要一種來緩解疼痛的止疼劑——“夢”。
因為每個人在創(chuàng)造夢境方面都是完全的藝術(shù)家,所以夢無疑是一種極為廉價又容易得到東西,因此把夢作為止痛劑,這是極佳的選擇。
事實清楚地證明,我們最內(nèi)在的本質(zhì),我們所有人共同的深層基礎(chǔ),帶著深刻的喜悅和愉快的必要性,親身經(jīng)驗著夢?!岵伞侗瘎〉恼Q生》
朋友們,我們何嘗不是這樣呢!在我們工作學(xué)習(xí)一天后,總是需要放輕松一下,譬如說看視頻,打游戲等之類放松性質(zhì)的活動,而我們這些“長頸鹿”都能在夢中辦到,這也就是為何從尼采角度把它認(rèn)為日神精神——夢的總體概念最好體現(xiàn)的緣由。
這種需求反饋在俄狄浦斯則是早期生活中先是遭遇拋棄,然后幸運被牧羊人撿到交給國王波里玻斯撫養(yǎng),他在往后日子都是幸福生活著,直至那位大臣說出真相。
而在華戀則是認(rèn)識光后的童年生活,這是導(dǎo)致華戀性格發(fā)生改變的重大誘因,由社恐到和普通人無異,甚至可能有點過剩,因此小光在離開華戀去往倫敦之前的時光里,我認(rèn)為這段時間在華戀心中應(yīng)該是十分重要和幸福的,這個何不是一場夢,以至于后面華戀還是想回到那個時候,更準(zhǔn)確的說把那種美好向往轉(zhuǎn)移至小光身上,因為小光是給華戀帶來改變的人,所以她答應(yīng)了光,一直遵守著約定,只為那一場永不醒來的“夢”——“夢能要是永駐就好了”的心聲,在她心中回響。
2.日神的三大要素
那么夢為何如此這般讓人沉迷,這不得談到日神的『三大要素』。
其三大要素大致可以歸結(jié)為:
「完美的,朦朧的,靜穆的」——三個形容詞。
(1)完美的
首先完美的,這是主要的要素,因為這是夢區(qū)別現(xiàn)實的重要內(nèi)在特質(zhì),也是人們會沉迷或者說逃避到夢景的原因,叛逆的物語中,主角們在原本TV版那些悲慘的經(jīng)歷全部消失,已逝之人也全部復(fù)活,人們都幸福地生活著,過著想要的生活。 所論述的完美性在前面談?wù)撝形覀兛蓮亩淼移炙购腿A戀的幸福生活看出來,但是相對少女歌劇的故事發(fā)生日常校園中,因此主角缺少其他作品的悲慘經(jīng)歷的對比,而且往往所遇到問題大多都是少女的心理問題,并沒有生離死別這種,所以完美性在華戀上不夠顯著,主要原因是更多體現(xiàn)在本人超越其他舞臺少女的能力(這在俄狄浦斯也存在,不過具體我們放在后面談)對于光的認(rèn)識(存在一定的扭曲),但是我們不可否認(rèn)的他的存在。
(2)朦朧的
其次——朦朧的,這一條尤其重要,這乃是后面會提到的日神的原則的存在理由。
“然而,夢所不可違背的那種柔和的輪廓,以免引起病理,否則我們就會把外觀誤認(rèn)作為粗糙的現(xiàn)實?!?/strong>——尼采《悲劇的誕生》
我們看到在我們所看的日神世界并非是一種完全現(xiàn)實,而是有輪廓的。而是一種類似于被夢所有籠罩的狀,這是不可看清楚的,現(xiàn)實的殘缺被那種輪廓彌補下,所以才出現(xiàn)完美性。依舊以叛逆的物語為例,曉美焰察覺了這個世界的不正常,然后與杏子一同調(diào)查,在過程中存在一種邊界(無法離開)。
所以在事實上說明夢也存在“邊界”或者說“界限”。
正是因為在這種制約下,人們永得嬰兒般的酣眠之夢。
否則“日神世界”那種完美性也將被所破壞,現(xiàn)實的苦難又將進入人們世界中。
通俗而言就是人在睡覺時不能受外界打擾,否則只會驚醒。
然后破壞輪廓的后果在俄狄浦斯的結(jié)局中我們已經(jīng)看出來了。
先前提到故事中,先知和使者一同揭露真相之后,俄狄浦斯不堪受苦,他用胸針刺穿了他的雙眼。
劇場版里同樣小光接露真相后華戀死了……

因為掩蓋真相上的日神世界是華戀的“元價值”,她自從幼時離開小光后,華戀的人生的意義一直是為了約定而生成,當(dāng)約定消失后愛城華戀她又剩下什么……
正如華戀如是說:

夢是現(xiàn)實的延續(xù),現(xiàn)實是夢的終結(jié)
——EVA劇場版《真心為你》
碇真嗣:我不清楚,我不太明白什么是現(xiàn)實
綾波麗(莉莉絲):你無法正確把握他人的現(xiàn)實與自己的真實之間的鴻溝吧
碇真嗣:我不知道幸福究竟在哪兒
綾波麗(莉莉絲):只有在夢中才能找到幸福吧
碇真嗣:所以這不是現(xiàn)實,而是沒有任何人的世界
綾波麗(莉莉絲):對,是夢
碇真嗣:所以,我也不存在于這里
綾波麗(莉莉絲):你只是在編造能讓自己安心的借口,以此對現(xiàn)實進行報復(fù)
碇真嗣:難道不行嗎
綾波麗(莉莉絲):你是在虛幻之中逃避現(xiàn)實吧
碇真嗣:不能做只有我一個人的夢嗎?
綾波麗(莉莉絲):這并不是夢,只是以此來補償現(xiàn)實而已
碇真嗣:那我的夢在哪兒?
綾波麗(莉莉絲):那是現(xiàn)實的延續(xù)
碇真嗣:那我的現(xiàn)實在哪兒?
綾波麗(莉莉絲):那是夢的終結(jié)

夢離不開現(xiàn)實,現(xiàn)實也需要夢,兩者是互相依存的。
同樣弗洛伊德也曾說過夢境是現(xiàn)實的投影。
夢取自現(xiàn)實,但是不同于現(xiàn)實,這二者密不可分。
夢的界限被被打破之時,則是現(xiàn)實重現(xiàn)身影之時?!纱?strong>第三原則誕生了。
(3)靜穆的
最后日神要素——靜穆的。
(提醒一下:后續(xù)講到“靜穆的”不是保持理性與冷靜,而是類于瑜伽的保持寧靜平和,因此從根本上來說日神精神還是一種非理性的沖動。)
正如前面說道夢就像一層薄紗,那么靜謐是極其重要的,正如第2條原則當(dāng)進一些打破之時,他的苦難就要重復(fù),所以保持筋是最好的正如所謂的也元
正如Bannana所說:

無法觸及,因而閃耀
為什么,因為真實的太陽太過耀眼,讓人無法直視,所以月亮能被注視?!侗┨蓱?zhàn)隊》

正所謂“距離產(chǎn)生美”,因此保持一定距離,對于保持自己的美好生活和審美是極為重要。
五、日神的需要和存在根源
正如那則傳說所言的生活的本質(zhì)是虛無的,其導(dǎo)致日神需要,究其根本那虛無性的內(nèi)在原因是什么?——尼采認(rèn)為是這一切乃是“個體原理化”的支配作用,而這詞來源于叔本華的對康德“先天認(rèn)識形式”的解釋,叔本華認(rèn)為世界本質(zhì)是“意志”,那是一種沒有意義的盲目的生命沖動。世界一旦進入認(rèn)識,便對主體(我們)呈現(xiàn)為現(xiàn)象,也就是我們自身對世界的認(rèn)知,他稱之為“表象”。由于個體原理化的支配,我們執(zhí)迷于現(xiàn)象,生出差別心和種種痛苦。即所謂意志生成世界,所以我們應(yīng)該擺脫個體原理化的束縛,認(rèn)清意志是一體的,進而認(rèn)清意志的無意義,自覺地否定生命意志。
這里不妨用eva的“莉莉絲”、“智慧之果”、“心之壁”作為替代理解的對象(盡管用其他體系來解釋,也可能不可避免會出現(xiàn)人不明白的情況,但是相對而言至少理解加深了百分之幾……),“世界意志”就是“莉莉絲”,人類本是一體的,從“莉莉絲”那里誕生,但是由于吃下智慧之果即個體原理化的原因,人類原本ET立場分裂,形成各個個體,進而有了心之壁,叔本華的思想類似于“人類補完計劃”,不同的是,eva是放棄個體回歸莉莉絲,但是人依舊可以把自己獨立出來,而叔本華的要想回歸“意志”只能放棄生命,不再存在。存在一定相似性,但是相對而言叔本華更加悲觀,這也是為什么后世把他作為悲觀主義或者說虛無主義的代表。
當(dāng)然以上僅僅作為替代以方便了解,務(wù)必不要混淆。
而作為其的弟子尼采也是深受影響,在《悲劇的誕生》中沿用了該詞(但是僅限于《悲劇的誕生》處女作中,因為在后期尼采是否認(rèn)這種二元世界說,有必要提出這里尼采對意志認(rèn)識更趨向宇宙本身的生成),區(qū)別于叔本華的否定生命,他在希臘悲劇中看到的兩種精神,使他改造叔本華的部分思想,重新賦予新的意義,進而肯定了生命。
日神便是其中之一,正如之前希臘人看到生存的恐怖,以及生命背后的意志的虛無性,但是為了活下去,他們需要一個存在,給與他們生存的意義,美化生活,進而活下去。正是這種的需要,從而誕了生日神精神以及奧林匹斯神話,希臘悲劇。
尼采是這樣對奧林匹斯神話的作用解釋:
“這個民族如此的敏感,其欲望如此的熱烈,如此的特別容易痛苦,如果人生不是一種被一種更高的光輝所普照,在他們的眾神上顯示給他們,他們能有什么辦法能忍受這人生呢?”
在古希臘中戰(zhàn)爭、瘟疫、饑荒等災(zāi)難是常有的事情,無數(shù)人因此死去生命。


(當(dāng)然也可能某些傭兵也是古希臘人的恐懼來源,馬拉卡.mp4)

“在這些神靈的明麗陽光下的,人能感到生存是值得努力的。因此,關(guān)于這些人物,現(xiàn)在人們可以逆襲西勒諾斯的智慧而斷言:‘對于他們最壞的就是立即要死,其次是遲早要死。’”
那么回想華戀最初的自己是不是也沒有目的,怕生。

但是由于小光的出現(xiàn)改變,正如日神般閃耀,在那種陽光下,華戀開始有了初始目的和夢想,開始覺得生活有了意義。


?“在最后的TV版revue中,華戀說“舞臺少女是依靠舞臺生存,對她而言小光就是舞臺?!?br>
?

六、〖神☆樂☆光〗——“日神精神”的代表
這時我們回顧下華戀與俄狄浦斯,或許就有不同看法。
俄狄浦斯,作為被預(yù)言之孩子,其出生后的人生就是被注定好的悲劇,嬰孩時被父母拋棄,成年時殺父娶母,老年的時候又流放在外。
但是慶幸時俄狄浦斯,總會得到一段,最少最后死得其所。
孩童時期的華戀在初次遇到小光時是如何——怕生,沒有夢想。
就好似牧羊人拯救了俄狄浦斯一般,神樂光拯救了愛城華戀。
但是由于小光的出現(xiàn)改變,正如日神般閃耀,在那種陽光下,華戀開始有了目的和夢想,覺得生活有了意義,華戀如同希臘人一樣渴求一種光輝,來彌補現(xiàn)實的不足。
在這些神靈的明麗陽光下,人感到生存是值得努力追求的,而荷馬式人物的真正悲痛在于和生存分離,尤其是過早分離。因此,關(guān)于這些人物,現(xiàn)在人們可以逆西勒諾斯的智慧而斷言:“對于他們,最壞是立即要死,其次壞是遲早要死。”
而我可斷言小光就是華戀的“日神”,當(dāng)然以童年時期光與戀的第一次見面來論證顯然是不充分的。
因此我將詳細(xì)論證神樂光與日神的關(guān)系。
從名字出發(fā)“神樂光”的神樂二字是日本為了要祈禱,在神面前,讓神開心而跳的日本古有的舞蹈,在《日本書紀(jì)》中記載:
天照大神因為她的胞弟須佐之男到處闖禍而生氣,所以自己躲進了天巖戶,致使天地昏暗,災(zāi)禍不斷。其他眾神為了讓天照大神從天巖戶出來,想盡了辦法也沒有成功。
直到天鈿女命開始跳舞,使得其他眾神開始?xì)g呼,才讓天照大神覺得好奇因此探出頭觀望,正是這個行為才有機會讓一位天手力男神拽出天照大神,使世界重獲光明。自此那位天鈿女命的舞蹈不斷發(fā)展成為了現(xiàn)在的“神樂舞”,而那位天照大神就是日本的日神。
因此從中我們可以得出神樂光與日神的關(guān)系緊密,另外還記得光在的德語的意思嗎?
沒錯外形與光明,現(xiàn)在有理由說神樂光就是日神的化身,但還是不夠充分。
這時我們回到劇場版最后的revue《最后的臺詞》中,小光與華戀這樣唱的
“”還有劇場版也說過中“舞臺少女是依靠舞臺生存的,那么小光就是我的舞臺?!?/p>
這不正是希臘人對日神的依賴嗎?現(xiàn)在我可以足夠自信可以斷言小光是華戀的日神,同時也是日神精神的代表。
除外不只是只有神樂光,還有華戀是這樣,而且還有兩位舞臺少女也如是。

在了解《俄狄浦斯王》后,我們大致可以在華戀身上找到劇中主角“俄狄浦斯”相似的特征——不自知與超強的能力,前者是超人的智慧,后者則是必勝的“nonono劍法”。無論如何這已經(jīng)違背了“日神的原則”——“自度”,即使是“認(rèn)識自己”和“勿過度”。這時想必各位長頸鹿們已經(jīng)感到充滿問號吧?不要著急,我會在后面詳細(xì)解釋
在前傳漫畫中,華戀和俄狄浦斯一樣,入學(xué)考試充滿自信。
無論是唱歌忘詞
?

還是自我介紹

又或者是舞蹈

?

就算是這樣考試出了諸多錯誤,卻依舊成功考取了圣翔,而真晝對其評價是“非常特別……”(褒義)
我們不能看出華戀和俄狄浦斯一樣在前期就是充滿好運?!
現(xiàn)在回過看日神的三要素:「完美的,朦朧的,靜穆的」
所謂完美其實是對現(xiàn)實世界間的缺陷的一種美化,相對于日神的夢世界來說,現(xiàn)實世界是存在巨多的缺陷,因而我們會生出大量苦難,所以需要美化了那一部分缺陷,因而相對來說是完美的;其次朦朧的,因為區(qū)別于現(xiàn)實,以免于和現(xiàn)實相似引起份,如同一層薄紗,這是為了隔絕現(xiàn)實的苦難。最后靜穆的,乃是保護這層薄紗,維持著日神的世界運轉(zhuǎn),不被苦難侵?jǐn)_。
正因為如此我們只能靜觀,不可以觸碰得到的掩蓋現(xiàn)實的真相,否則直面于我們視線,從而大大的痛苦又自然發(fā)生,人不得不重新面對世界意志的表象給予的麻煩。
第三要素則引出了自度,自度是日神最基本的原則,一旦違反了原則,那人必將遭受苦難。
?再論夢的意義。日神只承認(rèn)一個法則——對個人采限的遵守,即希臘人所說的適度。
作為德行之神,日神要求它的信奉者適度以及為了做到適度——有自知之明。于是,與美的審美必要性提出了“認(rèn)識你自己”和“勿過度”
自負(fù)和過度則被視為非日神領(lǐng)域的勢不兩立的惡魔,因面是日神前泰坦時代的特征,以及日神外蠻邦世界的特征。普羅米修斯因為他對人類的泰坦式的愛,必定遭到[鷹的撕啄;俄狄浦斯因為他過分聰明,解開斯芬克司之謎,必定陷進罪惡的亂倫旋渦——這就是德爾斐神對希臘古史的解釋。
所以在這個定義上,我們可以把小光看作華戀的夢,也就是夢中情人,她的海倫。
尤其是最初的兒童時代,前面說過由于光,她得以生存;
但是華戀太過依賴光,所以在劇場版兒時小光也說華戀太依賴自己了。?

如果沒有光,他就做不了事,這一點TV版也恰恰反映了,華戀在最后的revue說了沒有小光的starlight,不可以稱為starlight,這一點就很明顯是過度,而所導(dǎo)致恰恰指預(yù)言,但是華戀離開了日神世界。
而相對應(yīng)在俄狄浦斯里面本該生活在那個王國之中里面,他是幸福的,但是由于某大臣出言不遜。他開始尋找自己的秘密,從而脫離了那個夢的世界,踏上了路程,接近了真相。
其后面表現(xiàn)的超出常人的智慧和與能力的勇敢,卻是使他導(dǎo)致消極的,因為他超出了日神的邊界。
?華戀何嘗不是呢?
其中預(yù)言便是作為日神的告誡出現(xiàn)了。
八.、莫伊拉(命運,μο?ρα)
它反映了命運,而命運作為個體原理化的一種直觀的反應(yīng)。
所以,神正論(Theodicee)從來不是一個希臘問題,我們不該苛求眾神對世界存在及其狀態(tài)承擔(dān)責(zé)任。哪怕神靈也要服從avayxn(必然性):這是最罕見的智慧所做的告白。
在許多的希臘的神話,它象征著的之前所說的神正論,象征日神的景觀和自度,所謂的預(yù)言就是日神的告誡而作為。
?成了那個神界的背景。希臘人熟知生存的恐怖和可怕,卻想將之掩蓋,以便能夠活下去,用歌德的比方來說,便是把十字架掩藏在玫瑰花下面。那個光彩照人的奧林匹斯神界之所以獲得了統(tǒng)治,正是要用宙斯、阿波羅、赫耳墨斯 等光輝形象掩蓋黑暗的wouga(莫依拉”)森林,后者決定了阿喀琉斯的早死和俄狄浦斯的可憎婚姻。
作為華戀的預(yù)言在哪里?很明顯她的第一次預(yù)言是StartLight,作為日神的代表小光發(fā)出邀請函。

就像阿波羅對俄狄浦斯的預(yù)言,這是整部悲劇的核心,同樣情況starlight包括華戀在內(nèi)的舞臺少女都有所遇見未來。
?而在古希臘是存在神諭者的,那些人自稱是為阿波羅傳達預(yù)言的使者,在很多方面影響著希臘人們生活。
這一方面,神樂光就是神諭者,影響著華戀,影響故事的走向。

或許,神樂光從來沒有想到是過去的自己坑了現(xiàn)在的自己吧!

還記得俄狄浦斯在阿波羅預(yù)言后怎么樣了,沒有聽從勸告下自我逃避,在不知不覺中觸發(fā)了預(yù)言。
依舊華戀也是相同,并沒有聽從勸告,反而登上舞臺。

那么預(yù)言已經(jīng)警告了華戀——你不可過度,也預(yù)示著苦難的臨近,并且是小光離開原因,和拉伊俄斯一樣恐懼預(yù)言成真。
?命運正如長頸鹿說TOPSTAR是站上命運舞臺的之人,因此所謂的命運,早在StartLight的舞臺就已經(jīng)開始了。
九、“不聽、不看、不查”-—「日神世界」的失而復(fù)得
“人們得以生存,則必須形成一個世界。
喪失世界者,終需獲得自己的世界 。”
失去神樂光,華戀因此沉湎于夢境的幻覺,為了使這幻覺不受攪擾,便向自己喊道:“這是一個夢,我要把它夢下去!”因此生成出一個日神世界,在這里光也成幻覺。
關(guān)于這位素樸的藝術(shù)家,夢的類比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fā)。我們不妨想象一個做夢的人,他沉湎于夢境的幻覺,為了使這幻覺不受攪擾,便向自己喊道:“這是一個夢,我要把它夢下去!”從這里我們可以推斷,夢的靜觀有一種深沉內(nèi)在的快樂。另一方面,為了能夠帶著靜觀的這種快樂做夢,就必須完全忘掉白晝及其煩人的糾纏。

那么它自己為了修改而形成了一個日神的世界,也就是所謂的不聽、不看‘’、不查。恰恰是和真嗣一樣,為了更好生活而修改事實,逃避自我。
有些人也許記得,如同我那樣,當(dāng)夢中遭到危險和驚嚇時,有時會鼓勵自己,結(jié)果喊出聲來;“這是一個夢!我要把它夢下去!

華戀恰是的世界一樣,正如前面“神正論”,她相信小光和自己一樣也朝著約定的方向努力,加之,自己因為遵守約定導(dǎo)致自己的信息差,所以華戀眼中所看到神樂光,是自己幻想出來的神樂光,哪怕查了信息,也是自己覺得有問題,會辜負(fù)小光,所以從來都沒理解光的感受。

眾神就這樣為人的生活辯護,其方式是它們自己來過同一種生活——唯有這是充足的神正論(Theodicee)!
在某種意義上確實是欺騙自己和迷惑自己,太可悲了,或許這也是為了生存而不得已的智慧。畢竟華戀還沒有做好“重估一切的價值”
獻身于一個完美的夢中世界,高尚品性的最頂級智慧!逃避真理,為了能從遠(yuǎn)處隔著云層向它膜拜!與現(xiàn)實和解,因為它是一個謎!拒絕猜謎,因為我們不是神!充滿喜悅地倒在塵土中,在不幸中感到幸福安寧!在人的最高表現(xiàn)中達于人的最高自棄!把生存的恐怖可怕手段神化和美化,成為超度生存的拯救手段!在蔑視生命中享受生命的歡樂!在否定意志中慶祝意志的凱旋!——尼采《酒神世界觀》 周國平譯
但很明顯這種行為也是過度的,這就是為何最后華戀,還是依照命運登上了舞臺,相對于悲慘的希臘故事中俄狄浦斯來說,華戀是幸運的,恰恰因為另一位舞臺少女的日神需要,他又踏入了另一個日神的世界得以繼續(xù)幸福生活,也就大場奈奈——輪回。
十、?華戀與日神的綿長關(guān)系
另外兩位日神天堂真矢和大場奈奈,其二人分別代表著日神的特性與作用。
第一位,大場奈奈。?
為了自己小小的幸福,開啟輪回,因此華戀免受苦難。

同樣因為不自度的原因吧,nana的很明顯失去了自己的日神世界。
第二位,天堂真矢

此一境界的更高真理和完美性把他提升為箴言之神?!岵伞毒粕袷澜缬^》·周國平譯
因此華戀的傲慢和自大的緣故,于是又有一位來幫助了她,真矢她確實是如此的完美符合日神要素,面對華戀如此的固執(zhí)與傲慢,她要履行日神職責(zé),告誡華戀不可不自度,但是華戀她只能理解一部分,所以依舊華戀是按照命運的形跡,她的苦難就是來源這樣的傲慢,無理的不自度的原則。
這也就是為什么華戀一生都要受到苦難,而StartLight在本質(zhì)上也是悲劇,所以必須有人要承擔(dān)這個苦難。
那么為什么華戀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了嗎?
真的只是傲慢嗎?
或者說那份不自度來源哪里?
那我們就必須談到一個事實……?
“希臘舞臺上一切著名的角色,普羅米修斯和俄狄浦斯的都只是這位最初主角酒神的面具,在所有的面具下藏著一個神,這就是著名角色,之所以往往具有如此經(jīng)典的理想性的主要內(nèi)容?!?/span>
由此得到一個公式?
酒神=俄狄浦斯=華戀?
現(xiàn)在我們通過這公式可以知道華戀背后隱藏的真相……
不過
還是請讓我用哲學(xué)話語的口吻
說一句:
“愛城華戀,你真是一個狡猾的人,
竟然用那日神的外貌,迷惑了我們雙眼,
使我們不得發(fā)現(xiàn)其酒神的本質(zhì)。”
是的,他的本質(zhì)從來不是什么“日神阿波羅”,而是“酒神狄俄尼索斯”。
這里我們就必須談到酒神——狄俄尼索斯,作為《悲劇的誕生》中另一位“希臘的神祇”,他反映的則是生命的激情與超脫。
但目前眼光還是回到日神,因為酒神由于篇幅問題將放到下期來講。
最后以阿波羅的愛情故事為結(jié)尾:
一天,阿波羅看到小愛神正拿著弓箭玩。他毫不客氣地警告丘比特說:“喂!弓箭是很危險的東西,小孩子不要隨便拿來玩?!倍凵袂鸨忍赜袃芍痔貏e的箭:凡是被他用那支黃金制成的利箭射到的人,心中會立刻燃起戀愛的熱情;要是被另外一支鉛做的鈍箭射到的人,就會十分厭惡愛情。
丘比特被阿波羅這么一說,心里很不服氣。他趁著阿波羅不注意的時候,“嗖”的一聲把愛情之箭射向阿波羅,阿波羅心中立刻燃起了愛情的火焰。正巧這時,來了河神的女兒達芙妮,調(diào)皮的丘比特把那支鉛制的鈍箭射向達夫妮,這個美麗少女立刻就變得十分厭惡愛情。
被愛情之箭射中的阿波羅已經(jīng)深深地愛上了達芙妮,于是他立刻對達芙妮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墒沁_芙妮卻很不高興的說:“走開!我討厭愛情!離我遠(yuǎn)一點!”說著就像羚羊似的往山谷里飛奔而去??墒前⒉_對于追求達夫妮并不灰心,他拿著豎琴,彈奏出優(yōu)美的曲子。不論誰聽到阿波羅的琴聲,都會情不自禁的走到他面前聆聽他的演奏。
躲在深山里的達芙妮也聽到了這優(yōu)美的琴聲,也不知不覺地陶醉了。“哪兒來的這么動人的琴聲?我要看看是誰在彈奏。”說著,達芙妮早已經(jīng)被琴聲迷住了,走向了阿波羅。躲在一塊大石頭后面彈著豎琴的阿波羅立刻跳了出來,走上前要擁抱達芙妮。
達芙妮看到阿波羅,拔腿就跑。阿波羅在后面苦苦追趕,并且大聲叫喊:“我又不是你的仇人,也不是兇猛的野獸,更不是無理取鬧的莽漢,你為什么要躲著我呢?”盡管阿波羅在后面不停的對達芙妮呼喊,可達芙妮仍然當(dāng)作沒聽到,繼續(xù)向前飛奔。
不過達芙妮跑的再快,也跑不過阿波羅。跑了好一陣子,達芙妮已經(jīng)跑的筋疲力盡,上氣不接下氣。最后,她倒在地上,而面前則是一條大河,眼看著阿波羅就要追上了,達芙妮急得大叫:“救命啊!救命啊!”這時候,河神聽見了達芙妮的求救聲來到她面前,達芙妮說:“求求你父親,無論怎么樣都好請讓我擺脫阿波羅吧”
河神無奈用神力把她變成了一顆月桂樹。只見達夫妮的秀發(fā)變成了樹葉,手腕變成了樹枝,兩條腿變成了樹干,兩只腳和腳趾變成了樹根,深深地扎入了泥土中。
阿波羅看到了懊悔萬分,他很傷心的抱著月桂樹哭泣,可是月桂樹卻不停的搖動。雖然達芙妮已經(jīng)變成了月桂樹,但是阿波羅依然愛著她。
?
因此阿波羅的愛情悲劇正好象征華戀與光的感情,華戀和日神一樣自大,而光像河神女兒達芙妮,被“鉛箭”射穿影響下逃避著華戀,不過那個“鉛箭”則是對華戀與自己的害怕。
可惜最后tv版結(jié)局中,小光代替了他接受了苦難,華戀才有機會改寫結(jié)局,酒神的本質(zhì),這一點在TV總集片中得到了證明。
長頸鹿預(yù)言了華戀的死亡,并且拉開了劇場版“狂野巴洛克”的序幕,而這正符合酒神的經(jīng)歷,只要沒有重生,否則華戀依舊要遭受痛苦。所以想要避免這種情況,必須獲得完成酒神的秘儀獲得真正的重生,而那真正的重生又在哪里,就在劇場版《燃燒的舞臺》的“最后的臺詞”中,不過少女該如何應(yīng)對呢?
過去一切終將了斷,死與新生,酒神的密儀,約定之塔的破滅,華戀一切價值的重估,下一期,看,酒神與日神的同盟下,舞臺少女,我再生產(chǎn)??!
愛誠華戀的重生——“最后的臺詞……”
參考資料:
書籍:
《悲劇的誕生》——尼采著· 周國平譯
《悲劇的誕生》附帶
? ?酒神世界觀——周國平譯
(?序言·注解——周國平著)動畫:
《新世紀(jì)福音戰(zhàn)士》舊劇場版——死與新生
《魔法少女小圓》劇場版《叛逆的物語》
游戲:
《刺客信條奧德賽》
神話:《古希臘神話》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感謝
@文七傳個火?@女神綾波麗?@星散のrevue
@FISHER_魚?@言行_kirin?@omo要停止內(nèi)耗
給予的幫助與靈感
@幻之字幕組 (提供劇場版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