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時間只見公婆4次面,老公為她不回家,她依舊怪公婆破壞感情

31歲的楊曉明和28歲的劉曉曉相戀4年結婚4年,因為公婆一家人和老公發(fā)生矛盾,影響夫妻感情,來到節(jié)目組希望進行調解。等到劉曉曉把公婆對她的不公平待遇說出來后,調解員們紛紛指責她,還勸他老公跟她離婚。
劉曉曉是一個90年的女生,和楊曉明談了4年戀愛,因為房子的事情兩人的婚事一拖再拖。為了湊夠房子首付,她自己出了20000塊,楊家父母出30000塊,楊家大哥出50000塊。剩下的楊曉明自己去湊,終于把房子買了下來,寫上了他們兩人的名字。
盡管這樣,劉曉曉還是不開心。因為當初楊家大哥結婚是楊曉明出錢,在楊曉明需要錢買房時,楊家大哥沒有主動把錢還給弟弟。是在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催促最后才拿出了5萬。
房子買好后,接下來就是談彩禮的事。楊曉明雖然是安徽的,但他把房買在了山東。劉曉曉就想著不用他家給彩禮,只要他們有個態(tài)度,意思意思下。
楊曉明父親說了按20年前的六百六來,她理解的意思就是公婆不愿意出彩禮錢。本來這也沒什么,可是他們幫楊家大哥帶孩子,繼續(xù)出錢供三妹讀研,就是不出錢給彩禮。最后彩禮錢是給了,卻是楊曉明掏的錢。
她認為自古以來這彩禮錢就是公婆給兒子準備的,公婆一碗水沒端平,讓她無法接受。她認為公婆就是故意挑撥她和楊曉明之間的關系,甚至不待見她。
要不然,怎么會在楊曉明第一次帶她回家時,全家人把飯一吃,就把她摞在那不聞不問。在她嫁過去時的年三十,也不做飯給她吃。大年初一初二那幾天就光吃年30包的餃子,這餃子里也沒有專門給她包的山東餃子。
怎么看都是公婆在欺負她,更可氣的是,她明明不讓楊曉明回家見父母,他還偷偷瞞著自己見了他們。
每次生怕他們又和楊曉明說自己的壞話,只能又打電話去"警告"他們別亂說,免得破壞他們兩人的感情。
問到楊曉明對曉曉說的這些是否屬實時,楊曉明一邊不停為曉曉說好話,說她是因為關心自己,心疼自己,一邊對解釋起當初的事。

原來他第一次帶曉曉去父母是早上剛打電話,下午兩點到。當時父母一家人是在自己租的房子里住,為了曉曉的到來,特地做了一桌好菜等他們到了才一起吃飯,吃完之后大家就各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第二次和第三次和父母見面分別是兩人在安徽和山東辦酒席,第四次是結婚那年在家過年。在8年時間里與公婆共同生活不超過10天。
兩人在臘月二十八結婚,年三十當天出去逛街買衣服,晚上6點才回去?;厝ブ箫溩右呀洶炅?,里面的餡都放著生姜和大料,曉曉不吃這些加料的。后來楊家父母在第二天為曉曉做好了餡,只要自己放料就可以包來吃了。然而曉曉始終認為他父母應該做好,不做好就是態(tài)度不行。
楊曉明還說,當初父親說彩禮該怎么來就怎么來,并沒有說只給六百六。因為自己有能力,父母這塊對自己非常放心,自己也愿意就兩邊的風俗讓雙方和偕。
為了做個好丈夫,這么多年來,他也不曾回家過幾次,也從來沒有寄錢回去。婚前是父母不需要,婚后是老婆不同意。
曉曉為了他和他父母的事,經常和他吵架,還用衣架,數據線對著他抽。他知道這些年來愧對父母,但也希望和曉曉好好走下去。
所以,他才讓曉曉來到節(jié)目組,讓導師會解決兩人之間的問題。
導師們指出了曉曉的問題,認為她對楊曉明進行了角度剝奪。她一度承認自己的問題,也承認導師們說得非常有道理,她也愿意讓楊曉明做好兒子和丈夫的角度。只要在他父母不對的時候,可以站出來幫她說話就行。
為了安撫曉曉的情緒,現(xiàn)場也連線了曉曉的父母,但對方也一樣站在她的身邊,認為是楊曉明的父母的錯,才導致她女兒心里有結。但問到楊家父母有什么錯的時候,她又說不出來。
一直到最后,曉曉依然認為大家只看到她對公婆的不好,卻沒看到楊曉明因為公婆對她的不好。
真的為曉曉感到悲哀,一段走了8年的感情,與對方父母也只見了4面,相處不過10來天,她就把自己困住了。
所謂的畫地為牢,把自己變成困獸也不外乎如此,大家都拼命地想拉她一把,然而她不愿意沖突束縛,不愿意跳出這口井,去看更廣闊的天空。
對于楊曉明來說,他對曉曉的愛遠超了父母,但也并沒有什么不對。畢竟人生伴侶是要陪自己度過一生的人,但不該的就是明知對方有問題有錯的時候,沒有及時去引導她,讓她成為最好的自己。
更加不應該有了媳婦忘了娘,從總體來看,父母根本沒有做錯什么,也沒有讓他和曉曉分開。哪怕小兒子不回家,不看望他們,這真的是最深明大義的父母和公婆了。
對于曉曉來說,或許太年輕就認識了楊曉明,在對方的愛和保護下生活,從來沒有受過社會的毒打。所以才一直保持著這么天真的想法。或許楊曉明可以嘗試和曉曉分開一段時間,看是否能讓對方醒悟過來,如果不能,這段不良的感情的確是沒有必要繼續(xù)。
最后的愛情和婚姻一定是讓彼此更加好的,如果不能,這段親密關系就是有問題的,要修正升華,要么各自安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