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能買進口轎車?實用性強!還能走爛路!

跨界車型誕生于上世紀80年代,初衷是為了兼顧實用性和轎車的駕乘質感而衍生出來的車型,我們常見的轎跑SUV、跨界旅行車就處于這個范疇。以跨界旅行車為例,它們通常具備轎車的舒適性及操控性,離地間隙略有提升也讓它們的通過性稍稍強于普通轎車,另外跨界旅行車還有一大優(yōu)勢就是儲物能力,延伸的后備廂可以提供極為可觀的空間,這必然是一般轎車做不到的優(yōu)勢。
缺少四驅系統(tǒng),但動力調校值得稱贊

近日,在眾多上市新車中,進口大眾高爾夫Alltrack的出現(xiàn)非常低調,但20萬出頭的價錢、進口旅行車的標簽一定震撼到了很多人,今天我們就借著海外官方發(fā)布的一些圖片和大家聊聊國內的大眾高爾夫Alltrack。

首先,與海外版(德版、美版)略有不同,進入中國的高爾夫Alltrack,僅上市了一款新車,但就現(xiàn)有配置信息來看,應該是高爾夫Alltrack的中低配車型,目前國內售價為21.46萬元,比曾在國內售賣的2015款高爾夫舒適旅行版便宜近兩萬元。

(上圖為2015款高爾夫1.4TSI 舒適旅行版)
針對海外的幾款高爾夫Alltrack而言,我們以美國為例,在售的高爾夫Alltrack低配車型的指導價為25955美元,約合人民幣17.5萬元,但某些配置略低于國內版本,整合完的價格和國內價格不會差太多(含一些稅收)。

但國內版本的高爾夫Alltrack和美版、德版除了外觀、內飾的設計保持一致外,幾個版本的高爾夫Alltrack還是有區(qū)別的,換句話說國內在售的高爾夫Alltrack更像是高爾夫普通旅行版更換了跨界風格的軀殼,而海外版則搭配了4MOTION智能四驅系統(tǒng),可以實現(xiàn)多種駕駛風格選擇,國內版本僅提供了前置前驅的驅動形式。

引進國內后的輪圈尺寸為17寸,海外版本還提供了18寸的輪圈,上圖所示的就是一套18寸的輪圈樣式。

(上圖為一汽-大眾高爾夫2019款 280TSI 手動舒適型)
高配高爾夫Alltrack的大燈光源為全LED光源,通過國內的配置信息來看,在售的高爾夫Alltrack只有日間行車燈是LED光源,燈光打開效果和現(xiàn)款一汽-大眾高爾夫類似。

(圖片所示的是德版高爾夫Alltrack內飾圖)
高爾夫Alltrack提供了兩套駐車制動類型,德國版本是電子駐車并且搭載了自動駐車功能,美國版本則是傳統(tǒng)的機械式手剎。幸運的是國內在售的高爾夫Alltrack沿用了德國的駐車制動類型,便捷性上領先于美版。

(圖片所示的是美版高爾夫Alltrack的機械式駐車制動)

至于我們期盼已久的全液晶儀表盤,可能與中國市場無緣。

另外,高爾夫Alltrack中控屏幕的尺寸為8英寸,據(jù)現(xiàn)有資料顯示:車載藍牙、手機互聯(lián)/映射、語音識別控制系統(tǒng)會搭載其中,而新鮮的車聯(lián)網(wǎng)技術并沒有在配置中體現(xiàn)。相比之下,德版的高爾夫Alltrack更具科技感,功能強大且都是一些非常實用的功能。

接下來聊聊我們關心的動力:國內上市的高爾夫Alltrack提供了一套1.8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6擋雙離合的動力總成,這與美版高配車型保持一致,同時另外兩款低、中配車型均為1.8T+6擋手動變速箱的組合。國內在售的高爾夫Alltrack最大功率180馬力,數(shù)據(jù)稍稍高于美版的170馬力,這也要強于曾在國內銷售的任何一輛高爾夫旅行版(除高爾夫R旅行)的數(shù)據(jù)。
實用性強、安全性高,跨界身份通過性增加

早期的旅行車經(jīng)常出沒在客運站附近,主要用來裝載乘客的貨物。隨著旅行車在歐洲興起,人們開始利用旅行車做一些享受生活的趣事,于是它就變成了小資、情懷的代名詞。到國內,由于受到價格影響和國人對旅行車的消極態(tài)度,旅行車市場一度蕭條,可事實上它的載物能力,實用性都是旅行車的優(yōu)勢。

我們以三廂車和旅行車兼具的斯柯達明銳為例:通過車身尺寸的對比發(fā)現(xiàn),斯柯達明銳旅行車的長、高獨占優(yōu)勢,數(shù)據(jù)明顯高于普通三廂版本,而且后備廂的載物能力無論是后排座椅靠背放倒前還是放倒后都要強于明銳三廂版。

最后我們以2019款高爾夫Alltrack、2015款高爾夫1.4T舒適旅行版、2018款明銳旅行車進行簡單對比后發(fā)現(xiàn):明銳旅行車在空間上略占優(yōu)勢,多媒體配置層面也表現(xiàn)出了不錯的性價比,但在發(fā)動機、變速箱、安全配置以及底盤硬件部分還是看到了它的劣勢。相比之下,動力、安全性以及整體的質感高爾夫Alltrack無疑是這場游戲的冠軍,正考慮旅行車的朋友,它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