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14 文言文二則第一課時教案
14 文言文二則
教學目標
1.會寫“援、懼”等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字詞的意思;能對照注釋,想想每句話的意思,了解故事的內容。
4.懂得《學弈》中蘊含的道理,知道《兩小兒辯日》中兩個小孩是怎樣說明自己的觀點的。
5.感受文言文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文言詞句的意思,把握故事的內容。
2.懂得 《學弈》中蘊含的道理,知道《兩小兒辯日》中兩個小孩是怎樣說明自己的觀點的。
教學策略
1.識字寫字
在課文的講解中穿插識字教學,著重指導多音字和通假字。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的字形,在反復的練寫中識記。
2.朗讀教學
采取多種形式進行朗讀教學,讓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讀中感受文言文的韻味,在讀中感悟文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在讀中獲得思想啟迪,在讀中提高學習文言文的能力,在讀中背誦積累。
3.閱讀理解
本課可以按照“朗讀課文--理解內容--領悟道理”的教學思路展開。首先指導學生朗讀文言文;然后結合注釋,理解文言詞句;最后引導學生試著講述故事,領悟其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完成課文預習作業(yè)。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學弈》
課時目標
1.會寫“援、俱、弗”3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了解故事的內容。
3.能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學過程
板塊一? 故事導入,解讀課題
1.故事導入:孟母三遷。
孟子小時候很貪玩,還喜歡模仿他人。他家原來住在墳地附近,所以他常常玩筑墳墓或學別人哭拜的游戲。孟子的母親認為這樣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可是孟子又模仿做生意的人夸口叫賣。孟母認為這個環(huán)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學堂旁邊。于是,孟子就跟著學生學習禮節(jié)和知識。孟母心里很高興,認為這里才是適合兒子居住的地方,就不再搬家了。
2.了解孟子:誰來給我們介紹下孟子的生平?
學生交流后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軻,戰(zhàn)國時期鄒國(現山東鄒城)人。戰(zhàn)國時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以后的儒學大師,被尊稱為“亞圣”,后世將他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3.解釋課題。
“弈”指什么?“學弈”又是什么意思呢?(相機出示古人下棋的圖片)
4.引導質疑。
教師相機點撥,梳理問題并歸納。(板書:誰學下棋?跟誰學下棋?學的結果怎么樣?)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浴懊夏溉w”的故事導入,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不知不覺中對學生進行了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接下來介紹孟子,引入課題,解釋課題,提綱挈領?!耙蓜t有進”,引導學生去質疑,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
板塊二? 指導朗讀,熟讀課文
1.初讀課文,提出問題。
(1)引導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提出朗讀時有困難的地方。
(2)指名讀,發(fā)現容易讀錯的詞句。
2.范讀課文,指導朗讀。
(1)教師范讀課文,努力做到讀得有聲有色,流暢自如(最好能背誦)。
(2)教師提示學生注意一些重點句子,適當進行教讀。
(3)指導學習多音字:“繳”和“為”。
(4)正音:“為是其智弗若與”一句中的“為”讀四聲。
課件出示: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5)指導歸納出朗讀文言文的要點:一是讀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頓要得當。
3.反復練讀,熟讀課文。
(1)讓學生反復朗讀,讀通讀順。
(2)同桌互讀課文,互相糾正錯誤。
(3)運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如指名讀、賽讀、齊讀等。
【設計意圖】讓學生以讀通、讀順、讀出味道為學習文言文的起點,注重朗讀方法的指導。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動口、動腦、誦讀古文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時也感受到誦讀古文的樂趣。在多次誦讀中,學生既了解了文言文的特點,又為進一步學習文言文打下了基礎。
板塊三? 理解詞句,把握文意
1.對照注釋,理解字詞。
(1)學生對照文后注釋,自己嘗試弄懂每句話的意思。
(2)理解故事的內容,教師及時指導。
2.合作學習,及時點撥。
(1)同桌合作學習,互相解疑釋惑。
(2)教師指導難理解的詞句。
①理解“之”在不同句子里的不同意思。
②學習通假字“與”:同“歟”,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跟“嗎”“呢”的作用相同。
③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弗若:不如。然:這樣。
3.疏通全文,理解大意。
(1)學生自由結合注釋讀懂句子的意思,再將每句話的意思連起來。
(2)小組合作交流課文大意。
(3)指名說說課文大意。
【設計意圖】這個板塊,采取的是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方式。自主學習不等于放手不管,而是讓學生借助注釋,理解詞句,教師在適當的時機進行點撥。小學生對文言文接觸不多,合作學習剛好彌補了學生自學的不足。
板塊四? 領悟道理,深化認識
1.啟發(fā)思考,領悟道理。
(1)這兩個人是怎么學下棋的?在文中畫出相關的句子。
引導學生交流,相機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2)學的結果怎么樣?(課件出示: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3)是什么原因使后一個徒弟“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是后一個徒弟的智力不如前一個嗎?
①學生交流討論。
②理解句意。說一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4)他們倆學下棋時各持有什么樣的態(tài)度?
①一人專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
②理解“專心致志”一詞。
③詞語積累:你們還能用不同的成語概括這兩個人的表現嗎?(一心一意心不在焉)
2.聯(lián)系生活,深化認識。
(1)請學生談談學習體會。(無論做什么事,只有專心致志才能成功)
(2)你能聯(lián)系實際說一說嗎?(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學習中的經歷發(fā)言,認識到不專心產生的不良結果,增強做事應當專心致志的意識)
3.練習寫字,鞏固延伸。
(1)指導寫字。(課件田字格中出示:援、俱、弗)
(2)學生仔細觀察,交流書寫要點。
(3)教師范寫,學生練習。
(4)展示評價,再次練寫。
4.同桌互相講故事。 背誦課文。
【設計意圖】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悟寓意,加深了其對課文的理解。教師在此環(huán)節(jié)引領學生走進文本,又由文本回到現實,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突出了本課的教育意義。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