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樵先賢練拳語錄

搬運過來供大家一觀
一、上山集訓雖然辛苦,卻是一項很好的人生體驗。練拳能使身體健康,強健的體魄,方是學業(yè)、事業(yè)的基礎。練好身體,不只自己精神愉快,也使父母欣慰。
二、國術追求目標首在「正心修身」,故能培養(yǎng)定力、耐力;當然,練拳的好處不是一時可看得見,日積月累之后,便知其效果。
三、練拳產生問題時,必須多想多問,大家彼此砌磋琢磨才有進步。
四、練拳能調整生理,包括筋骨肉,但絕對不要過度逞強,以免傷身,甚至走火入魔。
五、練拳乃為「發(fā)泄」的好方法。心情不佳時,則可打打拳,發(fā)發(fā)勁,對空揮拳,散到郁氣,便能心平氣和。
六、練拳有時要發(fā)發(fā)聲,發(fā)生部位有二:一是丹田,一是肺部,「哈」聲發(fā)自丹田,「哼」聲發(fā)自肺部。
七、到了山上,務必萬念俱消,全神貫注於練拳上,練拳時必須莊重,休閑時必須活潑開朗。
八、吾人必須每天保養(yǎng)三個地方:頭、腹、腳。
(一)頭要冷,及冷靜。
(二)腹要空,不要過飽。
(三)腳要暖,時時要活動。
九、人是一個小宇宙。一日三餐有如四季。早餐要吃得好,如春季種籽萌芽,需要充分的養(yǎng)份供給生長。午餐要吃飽,如夏季活動量大,需要充分的食物供給;晚餐要吃得少,如秋季稻麥已熟可收割,需要量減少?;蛲砩细静怀允澄?,如冬季,冬藏,萬物很少有活動。
十、練拳要穩(wěn),一招一式不可馬虎。從練拳中體會出眼隨手走,手隨腰轉,步隨身換。
十一、五臟為人身最脆弱部份。五臟:心、肝、脾、肺、腎。五臟配合五行,於拳套中就是:心火沖,拳向上;肝木擴,拳向外張;脾土捅,如馬步弓捶;肺金縮,拳內****水沉,拳下打。應用於拳套時,每一動作皆發(fā)一個勁道,才能達到致敵效果。
十二、練拳必須合乎生理及力學,合乎生理就是內臟平穩(wěn)定位,合乎力學就是依照發(fā)勁力學原理。
up注:發(fā)聲說是八極拳中的擤氣技巧,不要模仿容易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