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 I,CAT II,CAT III分別代表什么意思?
? ? ?首先,CAT I,CATII,CATIII,是通指盲降種類I,II,III,而不是貓I,貓II,貓III。CAT是英文單詞category(種類)的縮寫。
? ? 盲降,又稱儀表著陸系統(tǒng),航空字典上的標準寫法是:ILS Instrument Land System
盲降是儀表著陸系統(tǒng)的俗稱。因為儀表著陸系統(tǒng)能在低天氣標準或飛行員看不到任何目視參考的天氣下,引導飛機進近著陸,所以人們就把儀表著陸系統(tǒng)稱為盲降。

儀表著陸系統(tǒng)的大致運行過程如下:
? ? ? ILS進場首先是下滑到大約3000英尺,斜向接近機場。在輸入指定跑道ILS通訊信標頻率之后,開始導航。當成功捕獲到ILS信號時,自動駕駛的方向?qū)Ш介_關(guān)會自動關(guān)閉,自動進場。當飛行器對準跑道之后,開啟接近機場導航(Approach Hold),飛行器會自動下滑。
? ? ? 儀表著陸系統(tǒng)通常由一個甚高頻(VHF)航向信標臺、一個特高頻(UHF)下滑信標臺和幾個甚高頻(VHF)指點標組成。航向信標臺給出與跑道中心線對準的航向面,下滑信標給出仰角2.5°—3.5°的下滑面,這兩個面的交線即是儀表著陸系統(tǒng)給出的飛機進近著陸的準確路線。指點標沿進近路線提供鍵控校準點即距離跑道入口一定距離處的高度校驗,以及距離入口的距離。飛機從建立盲降到最后著陸階段,若飛機低于盲降提供的下滑線,盲降系統(tǒng)就會發(fā)出告警。(如圖1)

盲降的作用在天氣惡劣、能見度低的情況下顯得尤為突出。它可以在飛行員肉眼難以發(fā)現(xiàn)跑道或標志時,給飛機提供一個可靠的進近著陸通道,以便讓飛行員掌握位置、方位、下降高度,從而安全著陸。根據(jù)盲降的精密度,盲降給飛機提供的進近著陸標準不一樣,因此盲降可分為I類、II類、III類標準。
1.I類盲降
Ⅰ類盲降的天氣標準是前方能見度不低于800米(半英里)或跑道視程不小于550米,著陸最低標準的決斷高不低于60米(200英尺),也就是說,Ⅰ類盲降系統(tǒng)可引導飛機在下滑道上,自動駕駛下降至機輪距跑道標高高度60米的高度。若在此高度飛行員看清跑道即可實施落地,否則就得復飛。
2.II類盲降
Ⅱ類盲降標準是前方能見度為400米(1/4英里)或跑道視程不小于350米,著陸最低標準的決斷高不低于30米(100英尺)。同Ⅰ類一樣,自動駕駛下降至決斷高度30米,若飛行員目視到跑道,即可實施著陸,否則就得復飛。
3.III類盲降及其衍生出來的其他標準
Ⅲ類盲降的天氣標準指任何高度都不能有效地看到跑道,只能由駕駛員自行作出著陸的決定,無決斷高度。
Ⅲ類盲降又可細分為ⅢAⅢBⅢC三個子類。
ⅢA類的天氣標準是前方能見度200米(700英尺)、決斷高低于30米或無決斷高度,但應(yīng)考慮有足夠的中止著陸距離,跑道視程不小于200米;
ⅢB類的天氣標準是前方能見度50米(150英尺),決斷高度低于15米或無決斷高,跑道視程小于200米但不小于50米,保證接地后有足夠允許滑行的距離;
ⅢC類無決斷高和無跑道視程的限制,也就是說“伸手不見五指”的情況下,憑借盲降引導可自動駕駛安全著陸滑行。目前ICAO還沒有批準ⅢC類運行。
我國目前?。▍^(qū))局級及以上機場和大部分航站都已裝有盲降,近幾年新建和擴建的機場均裝有雙向盲降,其中只有北京、廣州、上海機場的盲降系統(tǒng)達到了Ⅱ類運行標準,其余機場都按Ⅰ類標準開放。
儀表著陸系統(tǒng)在實際運作中的作用是巨大的,1998年除夕,廈門機場能見度始終在1500米左右,天氣不算太壞,但由于當時盲降系統(tǒng)大修中,無法使用,造成當天機場實際處于關(guān)閉狀況,全天僅降落一架飛機,其他航班全部備降或取消,在除夕發(fā)生這樣的情況,可以想象它對機場運作、機場形象的影響有多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