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清朝歷史上的鐵帽子王到有多鐵呢?

2023-06-25 00:34 作者:真MAX一線天道長  | 我要投稿


清朝的鐵帽子王是王爵世襲罔替的一種俗稱,雖然稱之為鐵帽子王,但如果真覺得鐵帽子王是真的鐵,那么只能說你太天真了。


所謂的鐵帽子王不等于免死金牌,更何況免死金牌有時候皇帝都不會認賬。如果鐵帽子王使最高統(tǒng)治者皇帝不開心了,那么奪爵換人甚至賜死都是常事。


簡單來說,鐵帽子王雖然的確是世襲罔替,但世襲罔替的是王爵而不是戴鐵帽子的人,如果戴鐵帽子的人有錯誤了,還是可以隨時換人來戴的,所以鐵的只是這個帽子只是這個王爵罷了,而不是鐵的是這個人。


下面貧道來大概說說清朝的十二大鐵帽子王。


鐵帽子王的歷史雖然可以追溯到清初,但鐵帽子王完善成立于清朝的乾隆年間。


乾隆年間確定了八位開國時功勞赫赫的宗室王爺,分別是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莊親王碩塞、克勤郡王岳托、順承郡王勒克德渾。


這八位鐵帽子王屬于功封。


還有四位鐵帽子王并非是清朝開國時期的功臣,屬于是恩封。


這四位分別是怡親王允祥(雍正帝在位時期最為信任的十三弟)、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這三位都是晚清宗室中的朝廷重臣)。


如果有鐵帽子王獲罪的話,輕則罰俸,重則奪爵,以其旁支襲爵,甚至還會賜死獲罪之人的。

下面我們來看看十二大鐵帽子王的襲爵情況。


初代禮親王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次子代善,禮親王爵位共傳10世,12人襲爵,其中有2人被奪爵。


初代鄭親王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侄子濟爾哈朗。


鄭親王爵位共傳10世,17人襲爵,其中有5人被奪爵。


初代睿親王是清初威名赫赫的攝政王多爾袞,他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睿親王爵位共傳11世,不算追封的,共8人襲爵。


初代豫親王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五子多鐸,豫親王爵位共傳9世,13人襲爵,其中有2人被奪爵。


初代肅親王是清太宗皇太極長子豪格,肅親王爵位共傳9世,10人襲爵。


初代莊親王是清太宗皇太極第五子碩塞,莊親王爵位共傳8世,11人襲爵,其中2人被奪爵。


初代多羅克勤郡王是禮親王代善長子岳托,克勤郡王爵位共傳13世,17人襲爵,其中3人被奪爵。


初代多羅順承郡王是禮親王代善之孫勒克德渾。(來自貧道獨家原創(chuàng))順承郡王爵位共傳10世,15人襲爵,其中3人被奪爵。


清朝中后期恩封的四位鐵帽子王情況如下。


初代怡親王是康熙帝第十三子胤祥,怡親王爵位共傳8世,9人襲爵。


初代恭親王是道光帝第六子奕訢。恭親王爵位共傳3世,2人襲爵。


初代醇親王是道光帝奕譞,是光緒帝的生父,末代皇帝溥儀的親爺爺。醇親王爵位只傳給了兒子一代。


初代慶親王是乾隆十七子永璘的嫡孫奕劻。隨著清亡,其王爵只有一代。


從以上十二大鐵帽子王的支系世襲情況可以看出,鐵帽子王其實也就是王爵穩(wěn)定,戴鐵帽子的可不穩(wěn),像奪爵由旁系支脈襲爵得多的是。


像賜死情況也有,比如說咸豐帝駕崩之后,兩宮太后慈禧與慈安和恭親王奕訢針對顧命八大臣聯(lián)手發(fā)動了北京政變以后,顧命八大臣中的怡親王載垣還有鄭親王端華兩大鐵帽子王就被賜以自盡而死。


所以說鐵帽子王這個爵位是鐵的不能再鐵了,但戴鐵帽子的人可就不一定了,惹皇上不高興了,奪爵給了其他人,甚至賜死都是常有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的轉(zhuǎn)發(fā)和點個贊長按5秒給個三連,順便關(guān)注天天,關(guān)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壽百,年入千萬

清朝歷史上的鐵帽子王到有多鐵呢?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南木林县| 古田县| 呼图壁县| 宿迁市| 金昌市| 光泽县| 舟曲县| 马边| 沈丘县| 昌平区| 长子县| 沧州市| 广安市| 三原县| 上蔡县| 宁城县| 黄龙县| 湄潭县| 井研县| 新化县| 湛江市| 临沂市| 泰顺县| 六枝特区| 武城县| 安丘市| 浪卡子县| 瑞安市| 喜德县| 江陵县| 黎平县| 濮阳市| 同江市| 双城市| 定安县| 青阳县| 乐清市| 卫辉市| 陵川县| 舟山市| 古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