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玩法】三國演弈國際版(鄰家默小七版)
【前提:該玩法并非拓展玩法,屬于獨立玩法?!?br/>

一、設定:棋盤是15×15的大棋盤,去掉4個3×3的棋盤角,全棋盤總共189個格子(正好對應三國亂世開始的年代)。每方本陣領土為3×9的長方形區(qū)域,中心為9×9的正方形區(qū)域。
棋盤黑白格數(shù)目不對等,黑格93白格96,每方本陣右下角為白格。
子力配置上在國際象棋原陣營基礎上每方增加一個兵一個后,東漢(黃方)為一王三后,設定同原版三國演弈棋。
二、棋子走法:
王、車、馬、后(沿斜線行走時,不可跨越空白區(qū)域)均同普通國際象棋。
象:同將棋“龍馬”。沿斜線行走及吃子,格數(shù)不限,不可越子以及穿越棋盤空白區(qū)域(遠攻);四方直走一格,可吃子(近戰(zhàn),以彌補雙象初始位置均在白格的弊端)。
兵:本國境內僅可向前走,每步一格,不可平移或后退,斜前一格吃子。兵在原始位置起步可以走一格也可以走兩格,同普通國際象棋兵;兵走出本國領土后,可四方直走、四方斜吃,每步一格,但不可退回本土;取消兵的升變規(guī)則,否則東漢方三后貶值。
王車易位:每方每局中均有一次機會,易位時,王向要易位的車的方向平移2格,然后車越過王放在王的另一側相鄰格子(即王動2格車動3格)。分為右易位和左易位兩種情況。




需注意!不能易位的條件同普通國際象棋:
1.王或車不能動過;
2.王和車之間不能有其他棋子;

3.王經(jīng)過或到達的格子不能被敵方控制;


4.王易位時不能正被敵方將軍。

吃過路兵:本方兵起步直接走兩格時,若相鄰直線上有敵兵與本兵并排,輪到敵方走棋時,敵兵可以立即斜吃本兵。需要注意的是,輪到敵方走棋時必須立即吃,如果敵方?jīng)]有立即吃,而是走動了其他棋子,再下一回合輪到敵方走棋時就沒有這個權利了。
如圖所示,






補充:若本兵起步直走兩格時觸發(fā)了被將先走規(guī)則,則要視情況而定。如下圖,






三、走棋順序:東吳(綠方)先走,按逆時針順序依次走棋,同樣也有被將先走規(guī)則。
四、其他規(guī)則比如:
1.殺漢與結盟(只有馬可以):設定及規(guī)則以及聯(lián)盟方的規(guī)定皆同三國演弈,聯(lián)盟方的王可以并肩戰(zhàn)斗。
2.兵力收編:同三國演弈,以最后走棋者且最后走棋者能用自己的棋子吃掉戰(zhàn)敗方王的一方為收編者。
3.認負處理:主要針對三方對弈時率先主動認負的一方,認負的一方需要將棋子全部去除,擁漢方則包括漢的棋子在內,同時倒扣1分。
4.勝利條件:包括血戰(zhàn)到底、速戰(zhàn)速決(子力價值參考第五點)、趣味單挑(人物武力值智力值參考下面的專欄)等皆同三國演弈。

新增的6位武將的武力值智力值:
【吳】朱然:武力2智力2
【吳】諸葛瑾:武力1智力4
【魏】曹彰:武力3智力1
【魏】司馬懿:武力3智力5(智力與諸葛亮平級)
【蜀】姜維:武力4智力4
【蜀】劉封:武力3智力2
5.積分制:全局分3分,勝者2分,先負者1分(安慰分,三方皆在時主動認輸?shù)牡箍?分),最后輸?shù)?分(最后主動認輸?shù)囊环讲豢鄯郑?,和棋每?分。
6.和棋:參考國際象棋。
6.1、只要有任何一方無子可動即和;
6.2、只要有任何一方被長將即和;
6.3、全局或局部三次局面重復和棋;
6.4、50回合自然限招和棋;
6.5、定形和棋——包括單王對單王、王單馬對單王、王單兵對單王(兵取消升變規(guī)則因此也是和棋)。【普通國際象棋王單象對單王也是和棋,然而由于三國演弈國際版將象增強,導致單象也可以殺單王……】
6.6、提議和棋。
五、子力價值(用于速戰(zhàn)速決模式):后10分、車5分、象5分(因為龍馬近身戰(zhàn)斗力勝過車并且也是遠距離攻擊子力)、馬3分、兵1分,王忽略不計,每方綜合價值55分。
六、棋盤坐標:采用仿國際象棋式坐標。以蜀漢(紅方)視角為基準,以東漢(黃方)與蜀漢(紅方)之間的棋盤角為起點,從左到右依次是A~O,從下到上依次是1~15。
蜀漢(紅方)本陣為1~3線、東吳(綠方)本陣為M~O線、曹魏(藍方)本陣為13~15線,東漢(黃方)就是A、B、C線。
比如,蜀君主初始位置坐標為H1。
七、武將對應人物設定:
綠方:東吳
王:孫權,后:太史慈、甘寧,車:周瑜、呂蒙,馬:程普、黃蓋,象:陸遜、魯肅,兵:凌統(tǒng)、周泰、徐盛、丁奉、韓當、蔣欽、潘璋、朱然、諸葛瑾。
藍方:曹魏
王:曹操,后:典韋、許褚,車:夏侯惇、夏侯淵,馬:張遼、張郃,象:郭嘉、荀彧,兵:龐德、徐晃、曹仁、曹洪、于禁、樂進、李典、曹彰、司馬懿。
紅方:蜀漢
王:劉備,后:趙云、姜維,車:關羽、張飛,馬:馬超、魏延,象:諸葛亮、龐統(tǒng),兵:黃忠、關興、關平、周倉、張苞、廖化、沙摩柯、王平、劉封。
黃方:東漢
王:劉協(xié),后:皇甫嵩、呂布、華雄。
【人物設定介紹】
綠藍紅每方各18位三國名將,基本采用三國演弈棋官方創(chuàng)作團隊的人物設定,并在此基礎上每方再各加2位,東漢方則是去掉董卓。(官方的人物設定其實就是主要參考三國前期,即189~220年。)
再來說各兵種的設定原則,
王就是曹操、孫權、劉備,這個毋庸置疑。
后就是每方各自陣營里武力值頂尖的猛將,將國際象棋的后男性化,以符合后在棋盤上極強的戰(zhàn)斗力。其實本人在設計的時候,也想過將后設定為女將,比如東吳的大喬、小喬,蜀漢的孫尚香、黃月英,曹魏的蔡文姬、甄姬,東漢的伏皇后、呂玲綺、貂蟬。但是考慮到女將的戰(zhàn)斗力不符合后的強大威力,因此作罷。
車基本采用官方原版設定,即一開始跟隨各方主公的忠實將領或功勛卓著的。
馬則是智謀超群或勇武過人的將領,比如東吳程普黃蓋,皆為三世虎臣,蜀漢的魏延也是忠心耿耿有大將之才,其余的基本同官方設定。
象,由于走法采用將棋“龍馬”走法,因此無論是遠距離攻擊還是近身格斗都十分強大,其威力可與車相媲美。但是本人的設定皆為三方的主要謀士,按理說謀臣武力值一般不會太高,但為什么還要這樣設定呢?原因是,象的超高戰(zhàn)斗力可以理解為以智謀取勝,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這不正好符合三方的6位謀士的特色么?比如蜀漢名相諸葛孔明、東吳俊才陸遜陸伯言、有王佐之才的曹魏荀彧,其智謀都可堪比十萬雄兵。
兵的設定基本就是各方剩下的將領以及增加的人物,比如,曹魏曹彰(曹操之子)、司馬懿(三國中后期著名謀士、政治家,但在三國初期名氣較?。?;東吳朱然、諸葛瑾;蜀漢劉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