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異四年,一個失敗的父親寫給女兒的信
親愛的乖女兒: 當(dāng)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你已經(jīng)十八歲了。不知道現(xiàn)在的你是什么樣的,我甚至無法具體的想象出你的樣子。 在爸爸心里你還是那個小小的,臉粉嘟嘟的,喜歡牽著爸爸手不愛說話,走哪兒一定會跟著的小朋友。你小時候我是真擔(dān)心你這性子會被人欺負(fù),總怕你受了委屈又不敢和家里人說,我這個父親做的真的挺失敗的! 決定給你寫這幾封信,不是想你原諒我,也不是想干預(yù)你的生活。只是作為一個過來人想在你長大成人的這一刻給你說點經(jīng)驗和感悟,興許你也用不上,但多少遇到了也算有個參考。 先說說“婚姻”吧。我和你母親相識于微,哪怕至今我都很感謝她在我一無所有的時候堅定的選擇了我。 我和她的婚姻并不是個錯誤,起碼我不這么認(rèn)為。她是我第一個愿意付出全部去呵護的女人。 但我們的婚姻還是毋庸置疑的失敗了,到底是為什么呢? 這個問題我也想了很久,最終也不得不承認(rèn)婚姻絕不僅僅是一次堅定的選擇。它是你每天都需要面對的無數(shù)選擇,早上吃水煮蛋還是荷包蛋,是不是每天都得洗澡洗衣服,晚上下班能不能和同事聚餐,周末可不可以睡一整天不出門…… 如果你以后也遇見一個義無反顧選擇你的人,相信我,不要急于感動,也不要著急承諾。等等看,如果你們能在日復(fù)一日的選擇里感到輕松愉悅,不會彼此覺得委屈勉強,不會心有不甘。那時候再考慮婚姻也不遲。 反之,如果對方明明選擇了你,卻在日常相處里讓你感受到了壓抑無奈委屈,那就要謹(jǐn)慎了。 比起選擇,爸爸更希望告訴你,婚姻里最需要的是智慧。 曾經(jīng)我也以為只有愛是婚姻的必需品,后來慢慢發(fā)現(xiàn)不是那么回事。尤其在有了你之后,我慢慢發(fā)現(xiàn)婚姻里兩個人是否擁有生活的智慧顯得極其重要。 生活本就是一地雞毛,不同的是有的人只會束手無策甚至把腦袋埋到毛里當(dāng)鴕鳥,而有的人則能慢條斯理的把它們捆成雞毛撣子。 爸爸希望你能是后者,這很難,甚至它會顛覆你某些被灌輸作為女性的一貫認(rèn)知。 但只有你敢于直面生活的一切,愿意花心思花時間去為自己爭取,能夠讓自己不抱怨不氣餒不消極,甚至是不依賴別人。努力的綻放自己,你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生活的智慧卻不止于此,倘若有人一定要你做非黑即白的選擇,又或者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你在幾個艱難的條件里選一個。 那么你一定要警惕,甚至要拉警報。因為零和游戲是這個世界相對低級的生存法則。一旦陷入這種誤區(qū),你將失去一切更好的可能性。 保持獨立思考,有自己的邏輯,學(xué)會跳出命題,用更宏大的格局和視角考慮問題,找出更具有開創(chuàng)性最好能雙贏的解決方案。這才是人生智慧的高級體現(xiàn)。 當(dāng)然這里面的矛盾和艱難也會數(shù)不勝數(shù),但不用怕,你可以不會表達甚至不會溝通,沒辦法說服別人。你只要能用這樣的標(biāo)準(zhǔn)要求自己,你就一定能活的比任何人都充實開心。 最后,爸爸想告訴你,不要迷信“愛情”。這里是“迷信”不是“相信”,差了一個字,意思就完全不一樣了。 所謂的迷信是認(rèn)為,只要有愛情,就一定是絕對正確的答案,是命中注定。 現(xiàn)實卻要骨感的多,有了愛情那僅僅就是擁有了入場券。我們可以相信愛情,但這里的相信更多是遇到問題坦誠溝通,給對方足夠的信任,同時自己也得付出相應(yīng)的耐心和精力。 沒有什么是理所當(dāng)然不勞而獲的,哪怕是愛情也需要不斷付出小心呵護。 或許你看完了這封遲來的說教意味很強的信會不知所措,別著急我的孩子,不需要著急著明白或著感動,甚至是憎恨和憤怒。都不著急。 你還有的是時間,可以慢慢想想,只有你自己想明白的事,才真正屬于你自己。 愛你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