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姐干貨 | 要善于獎勵自己和懲罰自己(中國傳媒大學新聞與傳播)
Hello!
學弟學妹們大家好!
我是你們的佳妤學姐
今天來給大家分享
中國傳媒大學 新聞與傳播專業(yè)
備考經驗帖干貨!?
學姐/學長信息?/Profile/
佳妤學姐
專業(yè)方向:傳播學
初試390+,初試第二高分上岸!
我為什么想讀研?
在北京工作了一段時間,見到和認識了不少行業(yè)大佬,然后發(fā)現(xiàn)大家都有些共同的特點:高學歷、寬眼界、人脈廣。也許學歷在評價一個人成功與否上不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但是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這個人的學習能力和接收信息的能力。這種能力是無論從事什么職業(yè)都必須要具備的。我渴望與更優(yōu)秀的人共舞,去學習他們身上的亮點和優(yōu)點。當然,在工作中學習也不失為一個好途徑,但學校的學習更為純粹。而且有一句老話是:“書到用時方恨少”,要想在工作中如魚得水,深厚的知識積累必不可少,更重要的是,系統(tǒng)化的學習能夠帶給你更多系統(tǒng)性的思維,讓你的邏輯更加縝密,做事和看待問題更有條理,更明確。
選擇合適的專業(yè)和院校
關于學校的選擇,我一般建議是三個原則。
第一個是“愛我所愛”,選自己特別喜歡,非他不可的學校,這樣你才會有動力去努力,去拼搏。要知道,電視劇這么好看、愛豆這么美、這么帥、東西這么好吃、睡覺這么愉快……考研的過程真的很難熬,誘惑也很多。所以必須要熱愛。
第二個是“我有青云志”,如果是一心想要鉆研所學專業(yè),希望在科研上有所建樹的話,一定選該專業(yè)的“大咖”學校。拿新傳領域來說,清華、北大、人大、中傳、北師大、復旦等都是很好的選擇,學術氛圍有,大咖老師有,優(yōu)質資源有,你要的統(tǒng)統(tǒng)都有。就是一個缺點,難考。不過對于底子不錯,有高追求,真心想學知識的同學來說,值得一試。
第三個是“因地制宜”,這種適用于對學術沒有太高要求,只想要個研究生身份的同學??梢赃x一些相對好考的學校,比如非211,985或者不在“雙一流”行列的學校,這些學校通常競爭比較小,上岸的幾率比較高。這種就可以根據(jù)“就近原則”選擇離家近的,或者“城市原則”選地理位置不錯的。再就是考自己本科的學校,這是所有考研類型里最容易成功的。
關于資料的查找,一般來說,目標院校的官網是最權威的,官網是一定要去找的,再就是各種考研論壇,機構給的信息也可以作為參考。
初試
復習時間線安排
●整體復習規(guī)劃●
我一般建議的復習是面面俱到,勞逸結合。面面俱到是指備考期間雖然時間緊張,但是也不用兩耳不聞窗外事,還是要關注社會熱點,要關注學界動態(tài)。書籍的閱讀也不要太局限,應當在專業(yè)書籍中做適當?shù)难诱?。例如,新傳專業(yè)的備考不能只看傳播學、新聞學的書,人類學、社會學,法學都應該有所涉獵。知識面寬廣即是新傳考研的特點之一,也是新傳學子的基本素養(yǎng)。
勞逸結合那當然就是建議大家在緊張的復習之余也要多關注自己的健康。身體和心理的都要關注,都要調節(jié)。平時要注意飲食和鍛煉,不愛動的就去散步。一定要讓自己保持好的體態(tài)和狀態(tài)。
●關于復試時間線的小建議●
考研復習什么時候開始都不算早,什么時候開始也都不算晚。關鍵是合理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效率。早上的學習時間很關鍵,如果能保持好狀態(tài),早早起來學習,并且效率很高的話,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但是,如果根本起不來,起來了也飄飄然,完全不在狀態(tài)的話,那還是睡去吧。睡醒了便沒有理由再不好好學習、看書,沒有借口就只能說服自己去學習。再者,睡眠充足可以保證大腦的有效運轉,記憶力也好些。
公共課、專業(yè)課備考建議
政治
先說政治吧,因為它沒啥好說的,就很簡單,不過也不好考高分。對于政治的復習我建議10月份開始就行了,不用太早,早了根本記不住。但是,這也不意味著在10月前完全不管。閑暇時還是應該多看新聞,了解國家大事和國家的大政方針,頂層設計,這些信息平時積累,考前就不會背到想哭了。學習不是為了考試,但考試必須要去學習。
英語
英語跟政治就不太一樣了,它必須是常態(tài)化的學習。如果基礎一般,那就老老實實上課,背單詞,刷題吧。英語的真題很重要,這個很多上課老師也都會強調,但很多人用真題也是有誤區(qū)的。不是把真題都做會了就能考好了,做真題只是為了練習和總結,去尋找一般性的結論和方法。所以重點是學會解題的方法,而不是會做真題。所以我不建議一刷二刷三刷,刷到后來答案背下來了,題依然不會做。我自己比較常用的方法是,刷三年前的題,刷兩遍。一遍做題,一遍精讀、精解、精看。然后用最近兩年的題去檢驗成果,最近一年的去模擬。至少對我自己來說,這個方法還可以,考研英語一80。
再一個也是平時的積累,語言學習很重要的是語境和語感,除了做題,也還有不少美好的方式可以學英語。聽英文歌,看英劇、美劇,聽英文新聞、故事等等。減壓兼學習,何樂而不為呢。聽力和閱讀是輸入,考試和使用是輸出,你只有不斷保持輸入的能力才有輸出的可能。So,利用一切可能學習英語吧,There is no shortcut!? ? ? ? ? ? ? ?
專業(yè)課
新傳的專業(yè)課大部分學校都是分為實務部分和理論部分的,對于考實務的學校來說,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去看新聞,看好新聞,尤其是關注那些一線媒體的報道。比如新華社、人民日報,他們的新聞大多非常規(guī)范,是很少出錯的寫作范式。澎湃、新京報、南方周末這類媒體的寫作方式比較靈活,有不少優(yōu)質的報道,當然也不少翻車的情況,大家辯證去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己所用。評論是很多考生的“不能言說之痛”,其實它沒有這么難,就是有邏輯,有觀點地就事論事。邏輯通順,觀點明確,語言通順,基本就是一篇合格的評論了。
往上進階就是,視角獨特,觀點新異。要練就這一點,必須從日常開始,遇事多思考,多了解,多查閱資料,一點一點積累,這樣才能在你需要用的時候自主提取。評論可以多看看,新京報評論、紅辣椒評論還有曹林的評論也不錯,針砭時弊,角度精準,語言犀利,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但有時候過于犀利也使他受到頗多質疑。另外,人民日報和新華社的評論也可以多看看,評論語言很是標準,但有時候過于板正,缺乏看點。所以對于評論的參考,大家也是要辯證看待的。
還有一部分學校從前年開始進行考綱改革,不再以實務和理論作為新傳考察的直接對象了。比如,中傳的新傳學碩從去年開始改革,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實力,包括文史哲方面的知識面??疾旆绞揭矎淖鲱}變成了小論文,這使得考試的難度不斷加大,更加考研學生對專業(yè)知識的掌握。
小論文的考察方式在備考上就需要大家立足本專業(yè),并不斷深挖與之相關的各種內容了。因為,論文本身就是對某個點的深度論證和挖掘,小論文代表了學校知識考察深度的強化。
所以,多看書,多思考,多結合。
其他建議
考研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但既然選擇了就要風雨兼程,要有一往無前的勇氣和信心。我不建議大家用“警鐘式”的自我調節(jié)方法,比如,如果我考不上,我就如何,我的家人父母就如何……這種心理暗示只會強化你的壓力,對于推進學習沒有多大的用處。我更喜歡用“暢想式”的方法,比如,如果我考上了,我可以干什么,我可以去見什么人等等。這會讓你的考研充滿了希望和期待,至于之后會不會變,管他呢。
平時,也要善于獎勵自己和懲罰自己,學習超進度了,獎勵自己點什么。因為玩手機或者其他事情耽誤學習了,懲罰自己加背50個單詞或者多看一篇論文。總之,要善于跟自己和解,但也不要太容易放過自己。這個度的把握是大家“歷劫”路上必須學會的。
最后,“功不唐捐,玉汝于成”,無論考哪所學校,都希望聽到大家勝利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