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是拿到倫藝本科雙offer的重要秘訣
錄取學生分享


01.對專業(yè)的理解
我的作品是比較偏向于純藝方向的紡織品設計,它不只是對傳統(tǒng)面料的改造,同時也是對不同材料的探索。除此以外,我的大多數作品還運用了傳統(tǒng)的手工藝進行制作,比如用大量的硅膠、泥土、燈光等來呈現自己的作品,這些都是屬于純藝紡織品設計的范圍。我覺得純藝范圍是很廣闊的,它不只體現在最后的作品呈現,還可以結合燈光、電影、XD(多維元素)、還有一些行為表演的形式來展現。而紡織品設計會更多偏向于面料的感知、改造或創(chuàng)作等。
我覺得學這兩門專業(yè)除了需要培養(yǎng)好扎實的藝術基礎,還需要有對不同材料的感覺能力,并且愿意進行不同的嘗試和創(chuàng)新,做出屬于自己想要的設計。

02.在天麟ICA的收獲
# 夯實基礎
我是通過身邊的朋友和學長了解到天麟ICA的。在這里的學習,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我們剛開始的基礎課程,老師教了很多不同方向的內容,這為我之后的學習打了很好的基礎。來到天麟ICA后,我的時間管理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對于學藝術的學生來說,能夠在有限時間內高效規(guī)劃并完成自己的作品是很重要的。另外,我對項目制作的熟練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設計作品也更加得心應手。

# 教學模式
我之前在普高讀書時,更多是按照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要求去打卡,最后爭取獲得高分。在天麟ICA,老師則會帶我們做自己的項目內容,去觀察概念和主題;你還可以跟老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也會有小組活動,還有很多不同實驗等,可以根據自己的進度自由發(fā)揮。
在天麟ICA學習是一個逐漸遞增的過程,從最開始的基礎課比如繪畫、寫生等,到不同材料實驗,再到作品的發(fā)展與呈現等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在外面學習的話,他們可能會給一些結構式的模板,讓你填充一些畫面或調整排版等方式,像打卡式學習,最后的成品很容易類同。
天麟ICA更注重培養(yǎng)發(fā)揮我們自己的特長,去做自己的研究。這里不僅僅是為了升學,更重要的還有培養(yǎng)我們的思維和學習方法。

# 拿到Offer最大幫助
我能拿到倫敦藝術大學兩個本科錄取,離不開老師的幫助和同學的鼓勵。每次在項目快結束時,老師都會給大量的意見讓我們參考,老師根據每個學生的情況,給很多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靈感思路,這些對我們進一步思考起到很大幫助。在天麟ICA的這段學習經歷,除了讓我提升了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也幫助我更新梳理了自己的制作流程,最后完成了申請的準備。

# 面試心得
面試官在面試時會針對項目作品問很多細節(jié),從而確定你對自己的作品和創(chuàng)作思路是否足夠了解;在回答選擇學校和專業(yè)的理由時,你要讓面試官看到你對學校課程的了解以及對專業(yè)的熱誠;在跟面試官溝通時,你要保持談話的流利度。
在面試前顧問老師會每天跟我進行模擬練習,我覺得這個過程很重要,它會讓我對自己的作品更加熟悉,面試前可以多準備幾個不同的話題,多去練習回答,確保在最后面試時每個話題都能脫口而出。

03.關于創(chuàng)作分享
# 創(chuàng)作啟發(fā)
當我遇到瓶頸時,我會去咨詢導師的意見,會觀看身邊朋友的作品,也會去外面走走,去記錄一下自己的靈感啟發(fā)。我喜歡一位雕塑設計師Louise Bourgeois,她通常在作品中會運用不同硬度的材料,比如說皮布、水泥、混凝土等,使雕塑作品呈現出非常強勁的情緒感。

# 學習建議
我希望學弟學妹們要保持好奇和探索的心態(tài),要不斷挖掘自己的故事和主題;不要只停留在思考階段,盡可能多去做,當你開始去做的時候,會有更多的東西等著你去開發(fā)。

# 作品分享
我對自己作品比較滿意的是《liquor stranger》,它是一個由不同材料做成的可視化裝置,它可以跟觀眾進行互動體驗。在作品里我使用了AB膠,還用了一些顏料和加了液體的水管,使它有扭動的效果,在最后的成品上我還使用了燈光來營造不同氛圍。

04.期待
在未來我仍要保持不斷探索和嘗試的精神,希望可以有機會接觸一些新的領域,期待在UAL能和不同領域的老師和同學進行合作。

備注:本圖文素材源自倫敦藝術大學及天麟海外藝術創(chuàng)意啟發(fā)中心,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