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龍泉山觀景臺

早就聽聞龍泉山觀景臺的大名,想想也知道,離城市那么近的山一定有著能夠很好地俯瞰整個城市的視野,而且自上次造訪龍泉山可能也有十余年,前遂于這周末乘車前往,一睹尊容。

要上山很容易,只用坐地鐵到龍泉驛站,在音樂廣場旁邊坐864路公交車就能直達觀景臺。不過要注意的是,上山的公交車發(fā)車間隔時間很長,大概50分鐘一趟,錯過了就要等很久,我就是差了幾分鐘趕上,就只能坐等下一趟。今天天氣著實不錯,不過太陽大,曬久了也不舒服。

在多輛850路公交車經(jīng)過后,終于等到了864路。上車的只有兩種人,老年人和年輕人,老年人基本都是本地人,而年輕人無一例外都是要上山游玩的,在上山途中有兩人以為這車是下山的還上錯了車。司機有很好的行車意識,因為是走山路,所以每到轉(zhuǎn)彎處都會按喇叭。山路真是難走,每時每刻都像在蹦極似的,隨時都處于失重或者超重狀態(tài)。我曾想過騎車上山,但僅僅是這趟坐車上山就很勸退了,不僅是因為路不好走,更是因為有很多大貨車,還是安全更重要。

經(jīng)過數(shù)十分鐘的顛簸,在就要到目的地的時候,車堵住了,畢竟這里私家車也挺多,再加上大貨車,很難不堵住,司機就叫我們先下車了。沿著公路走一小段,右側(cè)有一條小路向上,這必定就是前往觀景臺的路。
沿著小路向上走,挑空的觀景臺很快便能映入眼簾,背景則是天空與城市輪廓形成的地平線

站在觀景臺上,向城市的方向眺望,才知道天空有多大,城市有多渺小。

太陽真的很大,但是能見度卻依舊不佳,遠處的成都城區(qū)就已經(jīng)籠罩在朦朧的灰色中,更不要奢求能看到雪山了,旁邊有個人看今天天氣好,從30多公里以外的地方開車過來,想要拍幺妹峰,自然也是失望而歸。
不過這里離城區(qū)也有20多公里了,對于成都來說有這樣的能見度也是很難得的,至少我還能辨別出那座電視塔,339天府熊貓塔,也是目前成都的最高樓,起碼在蜀峰468建成前是這樣的。

哎呀這不339嗎,還是看看近處的蜀峰468吧家人們。



觀景臺的另一側(cè),也就是山里面的風(fēng)景也是很不錯的,這里有大名鼎鼎的318國道,還有每年春天都有桃花盛開的桃花故里。




到這,風(fēng)景就已經(jīng)看完了,接下來看看更有趣的。
結(jié)合地質(zhì)圖看,可以發(fā)現(xiàn)觀景臺所處位置的地層是上侏羅統(tǒng)蓬萊鎮(zhèn)組(J3p),大致巖性為紫紅色粉砂巖夾灰綠色泥巖和頁巖,有些地方能看到厚層的紫紅色砂巖,表明當(dāng)時的氣候比較干旱。

這里的紫紅色泥土大概就是這些紫紅色粉砂巖風(fēng)化形成的。


龍泉山主體是龍泉山復(fù)背斜,有句話是這么說的:“向斜成山,背斜成谷?!?,龍泉山就是這樣,觀景臺的位置位于“谷”兩邊的山脊,而觀景臺另一邊的桃花故里就位于“谷”里面,所以觀景臺才有比較好的視野。

除了紫紅色泥土,這里自然也能看到巖層。說起來,除了在山里,巖層好像是個挺少見的東西,在城市里要么被道路和建筑覆蓋,要么被第四系覆蓋。



仔細看,是能夠看出有灰白色的巖層夾在紫紅色巖層中的。


其實能說的還有很多,但找到的資料不是很多,就先這樣吧,下次再到什么地方看看,又能水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