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給出的愛,是孩子所需要的嗎?
每個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
我們都會有這樣的感受:當我們在與別人相處時,如果是被尊重的,我們感受到的是安全的,溫暖的,同時也能感到被理解和接納。
我們的父母或者作為父母的我們經(jīng)常給孩子自己認為的關(guān)心和愛,但被給予者感受到的卻不一定是關(guān)心和愛。
很多時候?qū)Ψ浇o我們的愛并沒有讓我們感覺舒服,我們也常常不能給予對方需要的愛和關(guān)心。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有些媽媽認為蘋果或雞蛋是有營養(yǎng)的好東西,孩子小時候每天讓孩子必須吃一個,等孩子長大了討厭透了蘋果雞蛋,再也不想吃了。
這個模式熟悉嗎?父母感覺對孩子付出了全部的愛,認為把最好的都給了孩子,可孩子怎么還是一副不快樂、不滿足的樣子!
父母給孩子的都是自己認為的愛,孩子不覺得那是愛,有些愛不是在滿足孩子的需求,不是孩子想要的。
我們不得不承認在這個快速發(fā)展的時代,不同年代人之間的巨大差異。
就像七十歲挨過餓的爺爺奶奶已經(jīng)無法理解00后對美食的淡漠了,無法理解有很多他們認為的好東西對這個時代的孩子沒有吸引力了。
這個時代的孩子有了更多的選擇和更高的心理和精神層面的需求,“與時俱進”真的很重要。
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現(xiàn)在很多孩子出生就跨越了最基礎(chǔ)的需求,跟父輩祖輩小時候從衣食開始的需求完全不同了。
同樣,對待愛人也有同樣的問題,我們給對方的是否是TA需要的?要想給的恰到好處,就要從對方的需求出發(fā),而不是以我們自己的喜好為標準。
不是每個女人都喜歡名牌包,也不是每個男人都喜歡手表。讓我們帶上愛,張開好奇的眼睛,用心去看到TA真正的需求吧。
無論是對孩子,對父母還是對愛人,我們給對方的關(guān)心和愛是不是他們所渴望和需要的呢?我們是在滿足對方還是在滿足自己曾經(jīng)的匱乏?
雖然我們對對方滿懷愛心,但仍需回到謙卑的心態(tài),站在對方的角度,尊重對方。
我們給出的是對方真正需要的,才真正能滋養(yǎng)對方,這樣的愛才會流動起來。
生活中,當我們被真正需要的愛滿足后,可以提升自身的價值感,增強我們的自信心,激發(fā)出向上向善的動力,做更好的自己。
祝福你給出和收到的都是彼此需要的愛!
作者:齊秀麗 心理咨詢師
想學習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可以掃碼下方海報二維碼參加我們的《幸福親子關(guān)系重塑》28天訓練營。
《幸福親子關(guān)系重塑》
??點擊下方二維碼,掃碼報名訓練營
掃碼加助理
領(lǐng)取更多免費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