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維吾爾族自唐代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成員

中國自古就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大家園。最早開發(fā)中國疆土的是先秦時期的漢、苗、羌、僰、濮、濊、貊、揚越、萊夷、白夷、夷虎、肅謹、犬戎、山戎、伊洛戎、義渠戎、陸渾戎、赤狄、白狄、狐氏狄、林胡、東胡、樓煩等民族。秦漢時期的挹婁、扶余、高句麗、匈奴、鮮卑、丁零、堅昆、呼揭、月氏、烏孫,隋唐時期的奚、契丹、靺鞨、突厥、回紇、吐蕃、黠戛斯,元明清時期的滿、蒙古、回、維吾爾、藏、哈薩克,每個時期都有不同少數(shù)民族生活在中國疆土內(nèi),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促進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都是中國疆土的共同開拓者和共同主人,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成員。至19世紀末,已有漢、壯、回、滿、維吾爾、苗、彝、土家、蒙古、藏、布依、朝鮮、侗、瑤、白、哈尼、哈薩克、黎、傣共19個主要民族生活在中國疆土內(nèi),形成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分布格局。中國不是漢族獨有的家園,而是中國疆土內(nèi)各民族共有的家園。中國疆土內(nèi)各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成員。
維吾爾族自唐代以來就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成員。唐代,在維吾爾聚居區(qū)(漠北)設(shè)立瀚海都督府,標志著維吾爾地方正式納入中國版圖,維吾爾正式歸入中華民族大家庭。維吾爾地方政權(quán)被攻破后,維吾爾族除一部分遷入中原同漢人融合外,其余部分遷入西域。遼代,在維吾爾聚居區(qū)(西域)設(shè)立阿薩蘭回鶻大王府、高昌國大王府、黠戛斯王府、西突厥王府、烏孫國王府、于闐國王府管理軍政事務(wù)。元代,先后在維吾爾聚居區(qū)(西域)設(shè)立別失八里等處行尚書省和北庭都元帥府管理軍政事務(wù)。明代,設(shè)哈密衛(wèi)控制新疆絲綢之路要地,管理維吾爾聚居區(qū)(西域)軍政事務(wù)。清代,1762年設(shè)立伊犁將軍府對維吾爾聚居區(qū)(西域)實行了更加系統(tǒng)的治理政策,1884年在維吾爾聚居區(qū)(西域)設(shè)新疆行省,省名取“他族逼處,故土新歸”之意,標示維吾爾地方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版圖一部分,維吾爾族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一部分。1912年,維吾爾族積極響應(yīng)辛亥革命,維吾爾聚居區(qū)(新疆)成為中華民國的一個行省。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維吾爾聚居區(qū)(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維吾爾族歷史上建立的政權(quán),都是中國疆土內(nèi)的地方政權(quán)形式,都是中國的一部分,都不是獨立的國家。
【原創(chuàng)】維吾爾族自唐代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成員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