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齡裸辭考公半年后,心態(tài)崩了,怎么自愈?
有人提了這樣一個問題:
從裸辭時信心滿滿、滿腔激情到參加了2022省考及事業(yè)單位考試均沒進面的失落,再到距離2023國考還剩48天參加粉筆??妓氖喾值谋罎?,一邊在深夜emo否定自己,一邊又在計劃著明天學什么怎么學,感覺裸辭大半年來心態(tài)變老了,人也老了
要后悔就不能裸辭,要裸辭就不要后悔。
因為裸辭本身更多的是斷掉自己后路,想要破釜沉舟的行為。
破釜沉舟的出處《史記·項羽本紀》記錄:
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破釜沉舟之后,士卒必死之心,也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但是裸辭最后并不是破釜沉舟,因為看似把后路給斷了,但實際上考不上還能繼續(xù)找工作,只是少了每天工作的這一點后顧之憂。
另外,裸辭沒有考慮到個人是否到底適不適合公務員考試,只是單純的覺得,我想要考上,我得付出點什么才能得到點什么,而在沒有付出時間之前,我先把工作辭了,也純當是付出了。但這種付出真的有必要嗎?自己有沒有想過,這是不是一種自欺欺人呢?
另外,自己真的有必要給自己加這個負擔嗎?
也就是如果進入不到體制內(nèi),自己是不是沒什么出路,沒什么希望,沒什么未來了?
當然說這話很說教,但是所有裸辭的人,不如真的想想,自己是否適合,再考慮這件事。
公務員考試呢,他就擺在那里,甚至從各地的筆試、面試題目都在那里,在裸辭之前不妨真的看看真題,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做的下去,看看自己到底適不適合這公務員考試再嘗試。
另外,你當初覺得公務員考試只是不斷地重復練習就能夠考上嗎?因為公務員考試中,筆試、面試再到考察環(huán)節(jié),可以說主觀性在不斷的加強。因為越發(fā)靠近選人用人的最后幾道關卡,因此也更加具備主觀性。即便你有幸通過了筆試,從競爭激烈而且具備難度的面試脫穎而出也不是個簡單事,另外如果你考的是較高層級的公務員,你要知道考察也是差額考察,這樣主觀性更強,能從中脫穎而出的,幸運兒已經(jīng)比較少了。
所以說,不能認為公務員考試是個簡單到易如反掌的事情,實際上他是個不斷在篩選人才的過程。
至于心態(tài)崩了怎么治愈,這個要么你的成績能短時間內(nèi)給你提振信心,要么就放棄這過程,一了百了,要么就老老實實準備國考,不看成績看過程,因為這些??急旧淼臉嫵珊碗y度就和真實考試中有所差距。等你真正考完這次國考看看成績,如果確實投入和產(chǎn)出不成正比,那么就抓緊考慮其他門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