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的莎草科植物之一
2018-10-22 20:30:34
<安徽植物志>(莎草科) 預修訂?( 之一)????????????????????????????????????????????????????蘇宋旺?????? 2012年6月20日 莎草科是單子葉植物中三大科之一,次于蘭科和禾本科之后。全世界有106屬,約5400種。我國有33屬,865種。 1992年<安徽植物志>第5卷記載有17屬,為:1 藨草屬Scirpus ,2 荊三棱屬Bolboschoenus,3 水蔥屬Schoenoplectus,4 龍須草屬Baeothryon,5 毛瓣莎屬Fuirena,6 荸薺屬Eleocharis,7 球柱草屬Bulbostylis,8 飄拂草屬Fimbristylis ,9 刺子莞屬Rhynchospora,10 湖瓜草屬Lipocarpha,11 磚子苗屬 Mariscus,12 水蜈蚣屬 Kyllinga,13 莎草屬 Cyperus,14 水莎草屬 Juncellus,15 扁莎草屬 Pycreus,16 珍珠茅屬 Scleria,17 薹草屬 Carex。 在這17個屬中,2 ?荊三棱屬Bloboschoenus,3? 水蔥屬Schoenoplectus 和4 ?龍須草屬Baeothryon 這三個屬在<中國植物志>11卷(莎草科)中是隸屬于藨草屬Scirpus。<安徽植物志>第5卷(莎草科)在編寫過程中,根據(jù)當時所掌握的文獻資料,經(jīng)過分析研究,未跟從<中國植物志>(莎草科),而是采用將它們分出的觀點。2010年<中國植物志>(英文版)23卷 (莎草科)出版,其中對中文版11卷莎草科中原隸屬于藨草屬的一些類群 如同<安徽植物志>第5卷那樣,將它們分立出來,為:三棱草屬Bloboschoenus??,水蔥屬Schoenoplectus 和針藺屬 Trichophorum???。而<安徽植物志>(莎草科)中的原龍須草屬的拉丁屬名?Baeothryon??則被作為針藺屬Trichophorum的異名。此外,<中國植物志>英文版23卷(莎草科)又將中文版11卷(莎草科)中的磚子苗屬Mariscus和水莎草屬Juncellus回歸合并于莎草屬Cyperus中 。這樣安徽省的莎草科植物僅有15屬。現(xiàn)分述如下: 1 藨草屬Scirpus Linn. 約35種,大多數(shù)分布于北半球溫帶地區(qū),北美也有。我國有12種。安徽省有4種。 (1)華東藨草 Scirpus karuisawensis Makino 產(chǎn)金寨、岳西、桐城、宣州、涇縣等地。生于河、溪邊及山坡、路邊水濕地。分布于東北地區(qū),江蘇、浙江、山東、河南、河北、山西等省。朝? 鮮,日本也有。 (2) 廬山藨草 Scirpus lushanensis Ohwi 產(chǎn)皖南及大別山區(qū)。生于溪邊、沼地及山坡、路邊濕地。分布于廣東、福建、湖南、江西、湖北、浙江、江蘇、山東、山西、廣西、貴州、四川、云南等省(區(qū))。印度,朝鮮,日本,俄羅斯(遠東地區(qū))也有。 (3)?百穗藨草 Scirpus ?ternatanus Reinw. ex? Miq. 產(chǎn)休寧、太湖等地。生于山坡、路邊濕地。分布于海南、廣東、廣西、臺灣、湖南、湖北、四川、江西、山東等省(區(qū))。日本,不丹,印度,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太平洋群島也有。 (4) 百球藨草 Scirpus rosthornii Diels 產(chǎn)黃山。生于山坡、林緣、路邊濕地及溪、沼邊。分布于廣東、福建、湖南、湖北、浙江、江西、山東、河南、廣西、貴州、四川、陜西、云南、西藏、新疆等省(區(qū))。尼泊爾,日本也有。 2 荊三棱屬????? 三棱草屬 (中國植物志 英文版)??? Bolboschoenus (Ascherson) Palla 約8種,分布于世界各地,以東亞和北美為多。我國有3種,安徽省2種。 (1) 荊三棱 (安徽植物志)???? 三棱草?(中國植物志 英文版) Bolboschoenus yagara (Ohwi) Y. C. Yang & M. Zhan 產(chǎn)本省各地。生于湖、河、池塘等淺水中。生于東北、華北,內(nèi)蒙、新疆、貴州、云南、湖北、湖南、浙江、江蘇等省(區(qū))。印度,越南,哈薩克斯坦,朝鮮,日本,歐洲也有。 (2) 扁稈荊三棱 Bolboschoenus planiculmis (Fr. Schmidt) Egor. 產(chǎn)本省各地。生于田邊、溝邊濕地和淺水中。分布于東北,內(nèi)蒙古、陜西、甘肅、青海、新疆、云南、山西、河北、河南、山東、江蘇、浙江、臺灣等省(區(qū))。印度,菲律賓,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塔吉克斯坦,日本,朝鮮,俄羅斯(遠東地區(qū))也有。 3 水蔥屬 Schoenoplectus (H.G.L.Reichenbach) Palla 約77種,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國22種。安徽省有5種,2亞種。 (1) 藨莞 (安徽植物志)?? 三棱水蔥 (中國植物志 英文版) Schoenoplectus triqueter (Linn.) Palla 產(chǎn)本省各地。生于湖、河、溝、塘邊濕地。,分布于廣東、廣西、福建、湖南、湖北、廣西、四川、西藏、甘肅、河北、河南、江蘇等省(區(qū))。 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東南亞,大西洋諸島,歐洲,朝鮮,日本,俄羅斯(遠東地區(qū))也有。 (2) 水蔥 Schoenoplectus? tabernaemontani (C.C.Gnelin) Palla (Schoenoplectus lacustris (L.) palla subsp.validus (Vahl.) T. Koyama) 產(chǎn)本省各地,以沿江地區(qū)較常見,野生或栽培。生于江、湖灘地及溝、塘淺水中。分布于廣東、貴州、四川、新疆、青海、甘肅、陜西、寧夏、山西、河北、湖南、湖北、江蘇、臺灣等省(區(qū))。印度,克什米爾,阿富汗,尼泊爾,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菲律賓,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朝鮮,日本,太平洋群島也有。' (3) 水毛花 Schoenoplectus mucronatus (Linn.) Palla subsp. robustus (Miq.) T. Koyama 產(chǎn)本省各地。生于江、湖灘地及溝、壙邊濕地。分布于海南、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四川、新疆、陜西、山西、山東、江蘇、江西、浙江、臺灣等省(區(qū))。印度,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馬達加斯加,朝鮮,日本也有。 (4) 螢藺 Schoenoplectus juncoides (Roxb.) Palla 產(chǎn)本省各地。生于溝、塘及水田邊濕地。分布于海南、廣東、廣西、四川、重慶、云南、貴州、西藏、新疆、陜西、甘肅、山西、山東、江蘇、江西、浙江、臺灣等省(區(qū))。印度,克什米爾,尼泊爾,泰國,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馬達加斯加,印度洋及太平洋群島也有。 (5) 豬毛草 Schoenoplectus wallichii (Nees) T. Koyama 產(chǎn)本省南部和沿江一帶。生于湖、河邊水濕地和水田。分布于廣東、廣西、貴州、云南、福建、臺灣、湖北、湖南、浙江、江西、江蘇等省(區(qū))。印度,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朝鮮,日本也有。 (6) 側(cè)花莞 (安徽植物志)???? 稻田仰臥稈水蔥 (中國植物志 英文版) Schoenoplectus supinus (Linn.) Palla?subsp. lateriflorus (Gmelin) Sojak 產(chǎn)銅陵、涇縣等地。生于田邊濕地。分布于廣東、廣西、云南、江蘇、臺灣等省(區(qū))。印度,斯里蘭卡,阿富汗,尼泊爾,巴基斯坦,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馬達加斯加,澳大利亞也有。 (7) 單穗水蔥?? (中國植物志 英文版) Schoenoplectus monocephalus (J.Q.He) S. Yun Liang 產(chǎn)阜陽。生于路邊濕地。 4 針藺屬 Trichophorum Persoon 約10種,分布于北極和近北極地區(qū),以及溫帶和熱帶地區(qū)的中、高山。我國有6種。安徽省有1種。 (1) 龍須草(安徽植物志) 玉山針藺? (中國植物志 英文版) Trichophorum subcapitatus (Thwaites & Hooker) D.A.Simpson (Baeothryon subcapitatum (Thwaites) T. Koyama) 產(chǎn)皖南及大別山區(qū)。生于山坡、林緣及石隙水濕處。分布于廣東、福建、臺灣、江西、浙江、湖南、湖北、貴州、四川等省。 印度,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越南,日本也有。 5 芙蘭草屬 Fuirena Rottb. 約30種,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我國有3種,分布于華東、華南和西南各省區(qū)。安徽省有1種。 (1) 毛芙蘭草?? 毛瓣莎 Fuirena ciliaris (Linn.) Roxb. 產(chǎn)銅陵大通等地。生于田邊、河邊濕地。分布于海南、廣東、廣西、臺灣、云南、河北、山東、江蘇等省。印度,老撾,尼泊爾,斯里蘭卡,孟加拉,柬埔寨,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非洲,大洋洲也有。 6 荸薺屬 Eleocharis R.Brown 約250種,分布于全球溫暖地區(qū)。我國有35種,遍布全國各地。本省有9種,2變種。 (1) 荸薺 Eleocharis dulcis? (N. L. Burm.) Trinius ex Henschel (Eleocharis dulcis (Burm.f.) Trinius ex Henschel var. tuberosa (Roxb.) T. Koyama) 本省及全國各地均有栽種。生于水田。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熱帶非洲,大洋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島也有。 (2)? 牛毛氈 Eleocharis yokoscensis (Franch. et Savat.) Tang? et F. T. Wang 本省各地均有,生于水田、塘邊、積水沼地。分布于廣東、福建、臺灣、廣西、四川、云南、新疆、東北地區(qū),陜西、山西、山東、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蘇等省(區(qū))。印度,緬甸,越南,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朝鮮,日本,俄羅斯(遠東地區(qū))也有。 (3)? 羽毛荸薺 Eleocharis wichurai? Boeckeler 產(chǎn)岳西等地。生于潮濕山坡、水邊草叢中。,分布于湖北、浙江、江蘇、山東、河北、甘肅、內(nèi)蒙古和東北地區(qū)。朝鮮,日本,俄羅斯(遠東地區(qū))也有。 (4) ?龍師草 Eleocharis tetraquetra Nees ex Wight 產(chǎn)休寧、祁門、黟縣、績溪、青陽、銅陵等地。生于溝、塘邊濕地。分布于海南、廣東、福建、臺灣、浙江、湖南、江西、江蘇、廣西、貴州、云南及東北地區(qū)。印度,尼泊爾,不丹、阿富汗,斯里蘭卡,巴基斯坦,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大洋洲也有。 (5)? 透明鱗荸薺 Eleocharis pellucida J.?Presl & C. Presl 產(chǎn)黃山、岳西、宿松等地。生于溝、塘近水邊和山坡、路邊積水濕地。,分布海南、廣東、福建、廣西、貴州、四川、云南、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蘇、山西、陜西、遼寧等省(區(qū))。 (5) 1? 稻田荸薺 Eleocharis pelluicda J. presl & C. Presl var. japonica (Miquel) Tang & F.T. Wang 稈通常極矮小,下位剛毛短于小堅果,疏生倒刺。小堅果長0.8-0.9? mm.,宿存花柱基通常多少延伸。 生于稻田、淺水處。分布于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浙江、江蘇、河南、四川、云南等省。泰國,朝鮮、日本也有。 (6) ??宻花荸薺 Eleocharis congesta D.Don 產(chǎn)祁門、青陽、安慶、太湖、潛山等地。生于山區(qū)溪、塘、沼邊和林緣濕地。分布云南等省。印度,克什米爾,不丹,尼泊爾,斯里蘭卡,巴基斯坦,泰國,越南,菲律賓,太平洋群島也有。 (7)? 漸尖穗荸薺 Eleocharis attenuata (Franch. et Savat.) Palla 產(chǎn)安慶、合肥等地。生于水田和湖、塘、溝邊。分布于福建、廣西、湖南、湖北、浙江、江蘇、河南、陜西等省(區(qū))。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越南、南朝鮮,日本,俄羅斯(遠東地區(qū))也有。 (8)? 紫果藺 Eleocharis atropurpurea (Retz.) J. Presl & C. Presl 產(chǎn)銅陵、宣州等地。生于水田邊和沿河、湖邊濕地。分布于海南、廣東、臺灣、廣西、貴州、四川、云南、湖南、江蘇等省區(qū)。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馬達加斯加,中美、南美和北美洲,歐洲也有。 (9)? 江南荸薺 Eleocharis migoana Ohwi & T. Koyama 產(chǎn)東至、安慶(模式標本產(chǎn)地)、銅陵、合肥等地。生于溝、塘、湖邊濕地和淺水中。分布于江西、浙江、江蘇等省。 (10)? 剛毛荸薺??? 具剛毛荸薺? (中國植物志 英文版) Eleocharis valleculosa Ohwi var. setosa Ohwi 產(chǎn)蕪湖等地。生于溝、塘邊濕地。分布于貴州、四川、云南、新疆、西藏、青海、甘肅、寧夏、內(nèi)蒙古、陜西、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省(區(qū))。朝鮮,日本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