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57用上了第六代發(fā)動機?


盡管本國的所謂空天軍在實戰(zhàn)中的表現堪稱拉胯無比;而且蘇霍伊在最近5年內獲得的新出口訂單寥寥無幾,即使有也是以前合同的少量補充。但是在鄰國的重型隱身機配備18噸級雙發(fā)第4代大推力發(fā)動機一飛沖天之后,蘇霍伊居然馬上宣布:SU57隱身戰(zhàn)斗機已經用上額第六代發(fā)動機!乍聽似乎可以嚇人一跳,一般認為第五代發(fā)動機才是自然變循環(huán)模式的;那么第六代發(fā)動機豈不是都是循環(huán)爆震發(fā)動機?當今這個類型的發(fā)動機絕大部分還沒有走出實驗室,甚至還沒有全尺寸樣機。而蘇霍伊竟然就已經實際裝機試飛了?真實情況遠遠到不了爆震發(fā)動機的水平。原來只是推出了一種二元體制噴嘴的型號,就稱呼其為第六代發(fā)動機。如果按照蘇霍伊的邏輯,過去蘇兩拐與蘇30上普遍配備的,

AL31系列的原始版本,也就是11.5噸級加力推力版,可算典型的第3代軍用渦扇。而后來AL31的升級版本,也就是推力在12噸級以上的,就算是第3.5代渦扇;到了SU57上裝備的AL41FM1,正常軍用推力7噸級,最大加力推力14噸級的,就算是標準的第4代渦扇了。而一直宣傳了七八年,就是不見大面積實際裝機試飛的所謂“產品30”,中間推力號稱有10.7噸,最大加力推力在17噸級以上,極限推力甚至接近18噸級的型號,算是第五代渦扇。現在搞出一個二元矢量版本,就是第六代渦扇?問題是SU系列戰(zhàn)機,從蘇30MKI到蘇35,一直到SU 57,都是采用全向矢量噴嘴,并且一直作為最大賣點,對外聲稱有全面超越二元矢量噴嘴的性能加成。而現在反倒去發(fā)展二元矢量;而且乍看產品外形還相當的粗糙簡陋,

就像是用鐵皮臨時敲打出來的。與F22A上實裝的二元矢量發(fā)動機完全沒法對比最基本的對外觀感。先不說主動放棄全向矢量,去盲目追求并無優(yōu)勢的二元矢量是否有邯鄲學步的嫌疑;單純看如此粗糙的產品外觀,難道蘇霍伊方面真的是認真的?與其追求這種停留在嘴上的代差先進性,還不如認真靜下心來,把SU57上一向存在的正面隱身完全不靠譜,無法開彈艙,機體結構強度嚴重不足等根子上的老毛病給徹底解決,或者至少是部分解決。但是卻沒有一項是認真去做了。不是吹噓什么SU 57上有6部機載雷達,就是說什么空天軍一次性要采購75架,但是真正有一個完全落到實處的嗎?哪怕先不管飛機本身,把產品30認真發(fā)展,起碼先達到可以實現1.5馬赫的超巡指標難道不行嗎?現在卻拿,

一個堪稱現眼的二元矢量噴嘴就硬說什么第六代發(fā)動。問題是這么多年來,SU57到底實戰(zhàn)裝備了多少架?有人說至少快趕上鄰國1.3萬噸級大驅的數量了!這么說來確實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