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懶覺倒計時:結硬寨,打呆仗
今天想寫點干貨:如何“用最笨的方法”背完大量材料。
離睡覺睡到自然醒、火鍋吃到店關門越來越近了,好多同學已經(jīng)按捺不住自己內心的激動了。
只是在勝利之前,大家可千萬要穩(wěn)住,這十幾天是關鍵期。
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我們的長期記憶是無限的,一輩子能記住的東西數(shù)不勝數(shù),但大腦的短期記憶能力是驚人的,我們可以短時間記住大量的材料,并在合適的時候把它提取出來。
很多岸上人說,最后一個月沒別的事,只有一件事,背背背。最后二十天,檢驗自己背誦能力的時候到了。上了考場你會發(fā)現(xiàn),之前看的書、理解的東西可能都不太記得了,但最后十幾二十天里背誦的東西卻能記得八九不離十。
我的背誦方法特別簡單,簡單到令人發(fā)指,就是每天背誦一點點。
這個方法與我的公眾號“積極微習慣”不謀而合。估計很多人看到這兒就X走了,真的很可惜,建議你繼續(xù)往下看,等看到最后還是覺得胡說八道再X掉也不遲。
去年最后一個月,面對肖四肖八和厚厚的專業(yè)課,我好像沒什么好辦法,只能一段一段硬著頭皮去背、默寫,把這個動作循環(huán)反復。
這不是什么新鮮方法,甚至可以說是全網(wǎng)最笨的方法,沒有之一。
只是這個最笨的方法最后卻證明真好用。
我背完了肖四和肖八所有的分析題,最后政治在前期投入不多的情況下拿到了68分。
我也用這個笨方法,把專業(yè)課中的兩本書拆成了20頁A4紙框架圖,默默地畫了兩遍。
這幾年里,我每天背一首詩,結果背完了《千家詩》和《唐詩宋詞大全集》,喜瑪拉雅里還留下了這些音頻(還在繼續(xù)……)。
最重要的是,我認為自己能上岸top2,與我“背誦”這個習慣有很大關系。曾國藩所稱的“結硬寨,打呆仗”,可能就特別適合我這種沒什么天賦的人類。
突出的背誦能力彌補了我的認知和能力不足,讓我在幾個月里掌握了大量背景信息,最終圓夢清華。背誦也是很多人成功的秘訣,只是少有人真的能做到,因為并不容易,即使我們通過分割目標、拆解步驟,把每天背誦的量減到最低,也只有極少的人能堅持下來,雖然大家都知道:堅持就是勝利。
根據(jù)大部分人的復習節(jié)奏,此時應該進入到最后沖刺階段了,離不開大量的背誦。專業(yè)課就不說了,需要長期積累,突擊背誦作用有限。政治是12月份的重頭戲,甚至于很多人在最后十幾天用來背誦肖四和肖八。去年的我就是這樣,最后20天我沒做別的事,就背誦十二套卷。
我離開校園多年,對政治一直不感興趣,前期復習的時候經(jīng)常恍恍惚惚。但因為最后瘋狂背了分析題,居然考了68分,分外驚喜。
政治選擇題錯了8個,扣了16分,這就說明基礎知識薄弱,政治名師們一般認為:“7”是警戒線!而我居然錯了8個。
但萬萬沒想到,后面的簡答題50分,竟然得了34分。
政治國家線55,68這個分數(shù)只要其他幾門不拉垮,上個211或是985都足夠了。如今看來,一直拖著不復習政治,等到肖八出來才死磕,真是一步險棋。幸好我把自己的優(yōu)勢——背誦能力在最后二十幾天里發(fā)揮到了極致,才沒有拖后腿。
我是三跨考生,前期花了很多時間搞懂專業(yè)課,死掉很多腦細胞,導致我一拿起《精講精練》或是《1000題》就困得不行,然后就安慰自己,下次再復習……
每次政治的階段性復習計劃完成率不到30%,最后只好放棄看這書,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肖爺爺和濤哥腿姐身上。
這種策略可能只適合像我一樣,希望靠突擊背誦肖四、肖八的分析題過線的研友,如果你有自己的復習計劃,盡量按部就班地復習。不過,所有的背誦技巧應該都是通用的,無論是政治、英語作文還是專業(yè)課。
那么該如何去背?下面我來細說。
首先你需要評估。
如果想考70分以上,建議肖四肖八從選擇題到分析題的答案都背個滾瓜爛熟。如果你的目標是60分,那么要選擇背肖八。如果你的目標是過線,肖四可也夠了。
這是我的個人想法,不一定正確,也看肖爺爺今年的押題準確率和個人的知識背景。
拿到肖四和肖八,先把選擇題以最快的速度刷完,分析題留著。一天一套最好。然后根據(jù)上面的標準,決定你背其中一個,還是全背。
背誦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我一直倡導的“微習慣”,也有人把它叫作“小步子”原則,但是我喜歡稱它為:結硬寨,打呆仗。
為什么硬?因為這個方法需要我們付出大量的努力。
為什么呆?因為它真的是最不算技巧的技巧。
我們都太渴望“捷徑”和“神功”了(quick-fix),以至于對那些需要動腦、動筆去寫、去挑戰(zhàn)的事情恐懼不已。像我這種“笨方法”可能沒什么人愿意去實踐,如果你已經(jīng)看到了這里,真的建議你去試一試,捷徑是最遠的路,只有最后二十天了,慢就是快。
靠這個“笨方法”,我背完了十二套卷,是的,整整十二套,雖沒到滾瓜爛熟,但能在卷子上默寫出來。
廢話到此為止,來說說具體怎么背。
第一步:量化
既然目標是背完肖四或者肖八的分析題,先來看總共多少題。
肖四應該有5題材料分析題,每題有兩個小問,只背肖四那就是40小題,只背肖八是80道題,肖四肖八全背,那就是120道。
媽呀,這個目標看起有點嚇人!確實,每道題約有300-400字,看著密密麻麻,是不是嚇得你扔掉了手機?
別忙著扔!還有第二步。
第二步:拆解
第二步簡單,我們用最高目標打比方,算你要背120個分析題,那么我們還有20天,每天就是6個分析題,對吧?也就是說,每天只需要背6個知識點,九年制義務教育走過來的人,不算多吧?你看,一旦把我們的目標除以20天,每天需要完成的量就很少了。
好消息是,如果只背肖八,任務量更低,只背肖四,那每天只需要背兩題……是不是,一下子變得容易起來了?
第三天:確定
量化并拆分目標后,我們確定了每天要做的事情了:每天最多背6個、最少背2個分析題。
對于備考很久的同學來說,應該不是什么難事。
肖四和肖八不是同一時間出來的,兩套試卷其實有大量重合。你選擇背肖八或者肖四都是可以的,只是,只背肖四稍微有點冒險。去年為了更有把握,我硬著頭皮背完了12套卷的所有分析題。這時期我還每天畫一張專業(yè)課的框架圖,最后二十天的背誦量是相當大的,經(jīng)常從早背到晚。
第四步:背誦
好了,到最后一步了,真的,干就完了,沒有其他的路。
如何背,我繼續(xù)說說我的笨方法。
1)理解答案。雖然死記硬背被人詬病,但你會發(fā)現(xiàn),背過一遍,你會更加理解原文。背誦本身就是增強理解能力的絕佳方法。一首詩,你要是連背都背不出,你能說出寫作技巧、意境、背景、意義嗎?所以,我主張一邊背一邊理解,當然理解后再背會容易些。
2)繼續(xù)拆分背誦材料:假設我們定下的目標是每天6個分析題,還可以再拆,上午背2個,下午2個這樣,晚上再背2個(別把意志力一次性用完,會讓你哭)。
3)背完之后,把答案默寫到答題區(qū):背完一小題,立即第一時間把答案用鉛筆默寫下來。一定要把答案寫滿,這是鞏固記憶的最佳方法。
4)把自己的答案錄制成音頻:刷牙時聽,睡覺前聽,泡腳的時候聽,做面膜的時候也聽。臨近考試,你會發(fā)現(xiàn)各大視頻網(wǎng)站肖四、肖八帶背音頻全冒出來了,為啥?因為碎片化時間要合理利用。
我不建議你聽別人錄的,你完全可以錄制自己的音頻,因為自己的聲音更熟悉,多聽幾遍,就更容易轉化成你的長期記憶。還有一點,錄完一段,這就成了你的作品,甭管聲音好聽不好聽,讀得好不好,看到自己錄制了這么多“作品”,你會很自豪,而自豪是一種積極情緒,會給我們帶來力量。
5)抓住睡前的黃金30分鐘,回想自己背誦的內容。要好好利用睡前30分鐘,因為它們是將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的關鍵,大腦在睡夢中會幫我們整合信息。可以在睡前仔細回想一下自己背了哪些內容,想不起來的話,多想幾遍。當然前提是你不會因為想不起來而焦慮、責怪自己,你要相信大腦,它會幫你。如果你屬于想不起來就睡不著覺的這種,請忽略這一點。
6)利用各種線索輔助記憶。最好的輔助記憶線索就是你自己編出來的口訣和順口溜,背的時候盡量留個心眼,把記憶的內容跟自身聯(lián)系起來。有研究發(fā)現(xiàn),那些跟我們自己有關的內容最容易被回想起來。
7)循環(huán)。不是背一遍就能全記住的,要有這個心理準備,很可能你今天背了,第二天啥也想不起來。我們要允許自己第一遍背誦出現(xiàn)遺忘,盡可能地多循環(huán)幾次。比如第二天把第一天的內容再看或者聽幾遍,默寫一遍最好,能默寫出來的東西,是最不容易忘記的。
8)重新默寫一遍:第一輪完成之后,把上次默寫的答案擦掉(鉛筆寫的),重頭再默寫一遍,這一遍,你要死勁兒想,想不起來,也要用自己的話自圓其說。
兩、三輪下來,這十來套試卷的分析題,就會在你的腦海里留下深刻印象,保證你在考場上能自圓其說(自圓其說,言之成理很重要)。
就是這么個笨方法,我其實并不知道什么更聰明的方法。
去年最后幾十天我基本上都在背東西,背到想哭,但是,當我把答案全都默寫出來、看著滿滿當當?shù)脑嚲?,那種感覺真的很棒;聽著自己錄制的音頻,讓自己的聲音回響在耳機里的感覺也相當不錯。
這里我只拿背誦肖八或者肖四的分析題舉例子,并不是說你背完這些就能考到理想的分數(shù)。建議背誦時,也要分析選擇題錯題和答案,不斷地查漏補缺,找一些排除技巧,只是,我的選擇題錯了8個,技巧這里就不敢多言了。
最后提醒,離火鍋懶覺日只有21天啦,大家辛苦沖刺這20天,解放指日可待!
搜索微信公眾號“積極微習慣”,實踐積極心理學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