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腐蝕鈦合金TA9(Ti-0.2Pd)鈦鈀合金和TA10(Ti-0.3Mo-0.8Ni)鈦鉬鎳合金
耐蝕鈦合金(corrosion resistant titanium alloy)是指適合于在強腐蝕性介質(zhì)中應(yīng)用的鈦合金。耐蝕鈦合金主要為低強合金,合金化提高了工業(yè)純鈦在還原性介質(zhì)中(如鹽酸、硫酸、磷酸、草酸和甲酸等)的耐腐蝕能力。目前比較成熟有鈦鉬、鈦鈀、鈦鉬鎳、鈦鎳、鈦鉭等合金。
鈦鉬合金最早于1952年研究成功,在還原性的鹽酸中具有優(yōu)異的耐蝕性能,Ti-30Mo合金在沸騰的 5%鹽酸、5%硫酸、10磷酸、10%醋酸和50%甲酸中,最大的腐蝕率為0.0254~0.0508mm/a。而純鈦在 93.3℃的 10%硫酸溶液中的腐蝕率達到38.1~50.8mm/a。Ti-30Mo合金在氧化性介質(zhì)中耐蝕性較差。由于高密度鉬的加入,給合金熔煉、加工和焊接帶來一定的困難。由鈦鋁合金派生出鈦鉬鈮、鈦鉬鋯、鈦鉬鈀等耐蝕鈦合金。
鈦鈀合金TA9(Ti-0.2Pd),在氧化性介質(zhì)中具有優(yōu)良的耐蝕性,對還原性介質(zhì)也有一定的耐蝕能力,尤其是改善了在高氯離子濃度介質(zhì)中的抗縫隙腐蝕能力。含0.2%鈀的鈦鈀合金在5%沸騰硫酸中,可以使腐蝕率從48.26mm/a (工業(yè)純鈦)降低到0.508mm/a,相差近 100倍。該合金具有良好的加工、成形和焊接性能,但含有貴金屬鈀的合金成本很高。
鈦鉬鎳合金TA10 (Ti-0.3Mo-0.8Ni)名義成分為Ti-0.3Mo-0.8Ni,是20世紀 70 年代中期美國研究開發(fā) Ti-12 合金,是一種抗縫隙腐蝕鈦合金。該合金在300℃的抗拉強度比純鈦高一倍,抗還原性介質(zhì)的腐蝕能力明顯提高,在 150~200℃的氯化物中不發(fā)生縫隙腐蝕。
鈦鎳合金(Ti-2Ni)在高溫脫鹽裝置中的使用溫度可達 200℃左右。
鈦鉭合金(Ti-5Ta)是抗硝酸腐蝕的α型鈦合金。該合金具有良好的工藝性能和焊接性能,在100~200℃的流動的硝酸中腐蝕率低于0.1mm/a。俄羅斯的牌號是4204合金、日本神戶制鋼的牌號是KS50Ta合金。

